從機心.外觀打磨與功能 在30000價位帶上是很不錯的入門選擇
有一定程度的花俏.手伸出去不失體面.也不會低調到認不出來
也有一些錶友指出這支錶的細節不是很好.不如加一點錢攻某錶
加不加碼看個人...往上加一點oris mido 往下減有天梭.外觀品質也是有差
而最近po開箱的朋友都是第一支瑞士錶.閱錶經驗不夠.大概也很難體會
什麼叫吹毛求疵的細節.與細膩的工藝.
好啦(拍桌)!好話說到這裡.題目開宗明義就是要雞蛋挑骨頭了
秉持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精神.就要開始對外觀做一個龜毛的評估了


1.表殼
征服者的切割加工角度準確度還不錯.不銹鋼反射處理就....還算OK.表耳處可能經過太多次加工研磨.導致反射有點扭曲渙散

2.錶面
有放射狀紋路.加分不少.算是滿花俏的.夜光也很花俏....但是要吐曹的是他的logo.翅膀logo是平面的.在視覺上很廉價.而且logo內部細線很多.已經超過肉眼可以辨識的範圍.遠看就變成一陀銀色而已(請用左上圖來比對).看到一陀沒細節的東西感到更廉價.勞力士等牌子logo能注意到此點.皇冠與字體的辨識度很好.就不會覺得廉價

3.計時盤
很薄是很帥沒錯.精密度不錯.沒有反轉的公差.但不是很好轉.做的薄又偏緊轉個幾下手會痛.而盤上刻度偏複雜.一時間要找12點鐘的三角形有點困難.


4.鏡面
有些潛水錶會做弧面鏡面(第二張).這樣跟計時盤的斜角可以呼應.或是機鏡面刻意做厚一點.讓玻璃與即時盤有個高差.這樣算是一種收邊的細節.征服者是全平面鏡面也沒高差.也沒有放大窗.只能說顯的有點單調平凡了



5.龍頭
我認為是細節的敗筆
logo浮雕糊成一團.止滑紋路太粗糙太淺.不夠立體.有護弓的錶.龍頭製作比較不用擔心撞擊等問題.其實可以保留更多角度的.不要說超高價表.看看ORIS就知道對於龍頭的用心了
6.錶帶


錶帶本身還不錯.實心彎頭也做得很好.但是講到彎頭與表殼相接處.就是細節失敗的所在.該死的彎頭的弧度與表殼有誤差.導致光澤也有誤差.現在cnc技術誤差這麼大嗎?暈倒!!!!


7.錶扣
一個字:爛
上面浪琴的刻字與防水深度的刻字簡直是醜到爆
因為用壓模的.字體旁的不銹鋼都變形了.翻過來看刻字背面還有壓過頭打磨痕跡
雷射.噴砂.撞針等技術不用.用最不精密的壓模
幾千塊的INVICTA的刻字都還比這細膩
而且無故加個30bar(300meter)醜字樣個人認為有點多餘(錶面上就有了.這變再刻一次有意義嗎?)
而且我極少在手錶上看到括號(﹍)這也令我傻眼
整體來說錶扣打磨與工藝只有5000塊手錶的水準
這越看越吐血
請看海馬的錶扣.就可以分出之間的高下

8.底蓋
做工沒什麼問題.刻字很好看.要兔曹的還是有
底板翅膀看起來活像煤油打火機外面的浮雕
為什麼翅膀旁邊要擺星星.越看越像kuso美國國安局國防部


9.包裝
這算是很雅致精美 不會像天梭包裝 好像買個美劇dvd回家
10.重量
170g重量不輕但算還可以
我另一支同錶徑.同寬度鋼帶的dievas要205g(因為比較厚)
順便提同錶徑prc200機械是185g
註:我的秤最小單位是5g
結論:
這次找碴只針對做工.沒有討論美感
就做工而言:他是三萬的錶沒錯.不是十萬的海馬.也不是幾十萬的水鬼.
除了外型討喜外.其餘並沒有[超]水準的演出
最後文末還是要來記回馬槍
本錶....浪琴的LOGO出現了4次....唉...會不會有點多(盒子上不算喔)
這次次分別在:
1.錶面>>>太小
2.龍頭>>>太小太糊
3.錶扣>>>太粗糙
4.底蓋>>>太具像
看完這四次.我還是不知道浪琴LOGO真正是長怎樣
這也算是一絕了.
所以在此附上浪琴的「長翅膀的沙漏」給各位欣賞一下(我以前以為那沙漏是羅馬式塔盾牌...笑)
.
.
.


2013/4/26回馬槍2
所幸來狠批一下
這支錶定位在運動潛水錶.(廢話...都有個海字了)
但外型卻多了一分斯文氣息.西裝襯衫搭也好看
說好聽叫做「能文能武 文武兼備」.套些作文範本.俗爛的形容詞(咳...清喉嚨)
「在豪邁中卻不失優雅.在文雅中帶點活力.」
因此外型很吸引初入錶界的人.好像25歲人士的制服一樣.也導致撞表機率大增
講難聽叫「不文不武 不倫不類」.沒有運動表的實用霸氣.也沒有紳士錶的細膩.
反而很沒特色.而且還會褪色.適合沒特色的人配戴(我嗎!?)
套些俗俗俗俗爛的廣告詞
「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混在一起做爆漿撒尿牛丸」
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