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G-SHOCK 在 2023 年時曾透過 AI 人工智慧推出「DREAM PROJECT#2」計畫,打造了全球限量僅一只的 18K 金「G-SHOCK G-D001」,甚至還曾快閃來台展示過,最後更拍出千萬台幣並將收益捐贈給環保組織,但當時的我覺得有點天馬行空,畢竟「AI 設計的錶」聽起來還是有點虛幻。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DREAM PROJECT#2|G-SHOCK G-D001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想不到兩年後所發表的 MTG-B4000,正是 AI 與人類工藝協力的成果,外型頗有向「G-SHOCK G-D001」致敬的意味,可以說是大幅跳脫過去 MT-G 的既有輪廓,不過仍舊以 G-SHOCK 拿手的碳纖維與金屬不鏽鋼材質作為主要結構,接著就由吉姆的實際配戴及體驗來分享我對 MTG-B4000 的看法吧!



/// G-SHOCK MTG-B4000 外觀與特色介紹

外紙盒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內錶盒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錶枕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MTG-B4000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打開盒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 MT-G 一貫的硬盒,質感佳、內襯與錶枕保護也都到位;配件方面說明書、原廠保卡、防塵貼膜一應俱全。平時沒配戴時也可以這樣放窗邊,讓太陽光為它補充電力,這也是 Tough Solar 的優勢所在。

MTG-B4000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立體錶框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複合材質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我對 MTG-B4000 的第一印象就是「尺碼變小」了!查了一下相關數據果然不出所料,錶徑大概只有 45mm(不含錶冠),算是給 MT-G 愛好者全新的選擇,畢竟過去的 MT-G 錶款的錶徑在 50mm 以上的比比皆是。這次 MTG-B4000 同時推出的兩種配色,分別是本篇的「MTG-B4000B-1A2」,而另一款就是「MTG-B4000-1A」,前者的特別之處就是在錶圈和其他不鏽鋼零件上採用新開發的藍灰色離子 IP 處理,會隨著光線角度帶來不同的色澤變化。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MTG-B4000 錶帶的連接零件被直接嵌入錶殼框架中,透過碳纖維與金屬混合材質的組合,形成一個高強度的防護結構;同時取消傳統螺絲設計的錶耳,讓整體更穩固耐用。外殼則運用多層玻璃碳纖維堆疊切割,打造出線條鮮明、層次立體的外觀輪廓。

再來 MTG-B4000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外錶圈的設計,過去它們家比較琢磨在錶圈的造型,除了傳統的圓形之外還有 6 角、8 角或 12 角這些特殊造型;而 MTG-B4000 是以圓形為基礎再加上立體切削讓部分的內錶圈顯露出來。光用照片並不是那麼容易凸顯這些細節,如果有機會到店家試戴的話,絕對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另外金屬錶圈結合髮絲紋與 Sallaz 鏡面拋光兩種不同處理方式,細節收邊講究讓光澤變化更豐富,以凸顯整體質感。

24/12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模式/星期/電量指示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第二地時間/日期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這次 MTG-B4000 同樣搭載了 G-SHOCK 經典的 Triple G Resist 結構,抗衝擊、抗離心力、抗震三防技術;內部機芯包在碳纖維強化樹脂殼裡,外層再用不鏽鋼組件保護,結合高密度安裝技術,不只更耐用厚度也是控制得宜,揮別過去 MT-G 那種厚重感。鏡面則是採用藍寶石水晶玻璃,具備防刮抗磨損特性,再來鬧鈴、碼錶、世界時間這些日常需求功能也一應俱全,基本腕錶該有的都有,但還是無法與智慧錶相提並論就是了!

錶盤延續 G-SHOCK 的製錶工藝,多層次結構搭配多子盤與大尺寸指針來堆疊出立體感,功能規格方面,MTG-B4000 算是把高階 G-SHOCK 該有的都塞滿了,Tough Solar 太陽能供電、Multi Band 6 六局電波校時,加上 Bluetooth 手機連線,透過 CASIO WATCHES App 就能自動校時,完全不用自己動手調整。

白色 LED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夜光指針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在錶盤的七點鐘與八點鐘之間具備LED超亮照明的功能,操作方式很簡單,只要按下錶身右側上方的按鈕即可,亮度相當充裕足以照片整個錶盤;時標與指針皆有夜光塗料,吸光後一段時間再進入低光源環境就能看出效果。

右側錶冠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右側按鍵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左側按鍵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碳纖維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第一眼看到 MTG-B4000 讓我覺得與 G-SHOCK G-D001 最大的相似之處,就屬錶身右邊的「大錶冠」,這應該是 MT-G 系列中數一數二大顆的,且有趣的是錶冠旁居然沒有「護橋」的保護,這不僅在 MT-G 系列中罕見,對於 G-SHOCK 家族來說也稱得上是突破性的設計。錶身左側及右側的按鍵再搭配錶冠可執行所有功能,比較複雜的設定也可以透過藍牙連線以 APP 進行設定會比較省事。

金屬背蓋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錶耳處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錶帶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吉姆覺得比較可惜的是 MTG-B4000 的背蓋,並未像 G-SHOCK G-D001 採用旋入式背蓋,而是沿用 MTG-B3000 的設計,以四顆螺絲來固定。錶帶連接零件直接整合至錶殼框架,不像 MTG-B3000 採用快拆結構,看起來用一般的錶耳叉工具就能施工;至於 MTG-B4000 這次兩種型號統一提供橡膠錶帶的選項,沒有金屬錶帶也是我覺得小遺憾的部分,如果有跟錶身一樣有不銹鋼錶帶的話,整體質感應該會優。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以吉姆的體型 183/80 為例,我個人長年來是習慣戴 44mm 以上的腕錶,再大的 MT-G 也都曾體驗過,畫面中可以看到 MTG-B4000 的錶身到錶帶的弧線相當完美,能完美的貼合在我的手腕上,我大概扣到第四格能拉到最緊也最貼合的狀態,但上圖我大概是扣到第五格會比較舒服。



/// G-SHOCK MTG-B4000 配戴感受與結語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在實際配戴的這段時間,我覺得 MTG-B4000 最大的改進,就是把過去 MT-G 常見的「大塊頭」收斂得更貼合手腕;45mm 的尺寸對我來說不算小,但佩戴起來卻意外舒服,加上錶耳設計的改良,讓它比過往的 MT-G 更 Fit。外觀質感依舊維持高水準,碳纖維與金屬的層次感在光線下很有細節,大錶冠更充滿了辨識度;加上 Tough Solar、Multi Band 6 與藍牙連線,基本功能也完全到位。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當然,它還是有些小遺憾,例如背蓋依舊是四顆螺絲固定,並未採用更簡約的旋入式設計、錶帶目前僅有橡膠版本,比較難營造高級感。不過撇開這些細節不談,這款錶的整體完成度其實相當高,兼顧日常佩戴的舒適與 G-SHOCK 一貫的硬派形象。

G-SHOCK MTG-B4000 體驗報告|AI 聯手設計師、開啟硬派新美學!
對一般人而言 3~4 萬就可以買到傳統的瑞士機械錶,但如果你本來就是 G-SHOCK 鐵粉,對於這只 MTG-B4000 來說更是代表著品牌,正式踏入 AI 設計的新時代,就像是 MT-G 系列的一個新分水嶺,它不再只是強調份量感,而是開始在佩戴體驗與設計平衡上找到一個更理想的定位。

若你本來就喜歡大錶的氣勢,但又怕太笨重,這款 MTG-B4000 或許正是「剛剛好」的最佳解方;至於價格的部分其實電商滿多甜甜價可以挖寶的,甚至有 7 折以下的折扣唷~千萬別被牌價給嚇到了!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2025-09-25 9:00 發佈
頭香
指針G-SHOCK別有另一種風味
質感不錯,但價格會勸退人
只是的確電商可以看看外,西門町/永和也有實體店可以問問,問完以後說不定就買了
別問我怎麼知道
來猜卡西歐什麼時候會撐不下去??
吉姆林
吉姆林 樓主

歐洲錶廠應該比較辛苦[笑到噴淚]

2025-09-25 22:15
設計精良 很不錯的手錶 硬錶 很棒
類似GD-001的外觀特別好看
吉姆林 wrote:
G-SHOCK 在 2023...(恕刪)


感覺不錯~但是現在都帶智慧錶了
只能看看囉!!
好看,而且這錶徑感覺撐得起來
很明顯的感受到CASIO很努力的一邊提升MRG的身價,一邊讓MTG更加親民化
驚 這不是g shock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