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調整票價後的交通價格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2050310.aspx

最近新聞顯示台鐵要漲26.8%的票價,為了評估以後搭大眾工具出門的成本,以下做了評估

以台中為中心點出發
客運的部分週一早上的票價,台鐵則是用電子票證搭自強號,乘上1.27倍
高鐵則是用全票價算

結果如下:
宜蘭
火車:679
公車:483(經台北轉車)

台東
火車:983

基隆
火車:485
公車:367

屏東
火車:584
公車:370

台北
火車:403
公車:338
高鐵:700

高雄
火車:523
公車:350
高鐵:790(左營)

桃園
火車:320
公車:280
高鐵:540

台南
火車:388
公車:270
高鐵:650

新竹
火車:177
公車:200
高鐵:410

嘉義
火車:212
公車:200
高鐵:380

苗栗
火車:98
高鐵:270

雲林
火車:124(斗六)
高鐵:230(虎尾)
公車:257(北港)

彰化
火車:33
公車:68

南投(埔里)
公車:196

花蓮
火車:962
2025-02-06 10:12 發佈
很少搭沒差,先節流減少虧損比較重要,籌傭高官先減薪,等有績效再加回來,調整票價只會流失更多客源。
支持漲價但反對高官加薪跟酬庸,都30年凍漲了,再不調整票價對台鐵跟客運都不好,客運公司都倒光對民眾也不好吧
個人覺得帳價合理(30年未漲)

但是:
設備未更新
如:
a. 新自強位置難座 (老人/腰椎問題 更是雪上加霜)
b.app 訂位 座位號碼編排難理解 認證碼難辨識(可參考高鐵)

意見:
漲價後退票手續費跟著漲-->不合理 (高鐵 次/20元)

請台鐵與交通部人員要接地氣點,實際去了解一下 旅客需求!
我個人覺得,我還要花時間習慣一下,漲價後的價格,不是說漲價不好,就是有一點覺得 出門 旅行的動力,不如漲價以前。

另外 最近經常聽朋友抱怨,漲價後 台鐵服務 的各種亂象,例如 值班乘務員吵架、經常出包、列車故障 頻率增加...,真的會希望 漲價後 可以有更好的品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