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公司無專業 一聯盟一航廈規劃符國際趨勢

斥資一千三百多億,預計於2025年完工的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下稱第三航廈),原本應是台灣人引頸期盼的嶄新門面,華航企業工會、全國航空業總工會認為,在桃園機場公司(下稱機場公司)不專業的安排下,卻可能淪為國際笑柄。

華航企業工會等指出,第三航廈於2016年開始興建後,便著手規劃第三航廈使用分配。2018年訂定的原則依3個國際航空聯盟做分配,相同聯盟的航空公司分配在相同航廈,亦即未來將由華航與所屬「天合聯盟」其他航空公司進駐第三航廈;長榮航空及所屬「星空聯盟」航空公司分配第二航廈;「寰宇一家」航空公司和廉航則分配在第一航廈。並請各航空公司預先籌劃在桃園機場的營運及相關作業。

一聯盟一航廈規劃方式,不但方便旅客轉機,讓轉機作業更有效率,航空公司也節省成本,亦與國際趨勢相符。詎料,兩個月前,桃機公司卻一改先前規劃,並對外發布消息,第三航廈之規劃將改朝向以航線分配為原則,讓華航、長榮和星宇航空都能進駐。

機場公司若真以航線分配第三航廈使用,將使航空公司不同航線會分配在不同航廈,增加旅客轉機不便,旅客可能得在航廈間飛奔去轉機,增加時間成本,也增加走錯航廈錯過班機的機率,行李跨航廈轉接也有困擾。

以美國出發經台灣轉機到東南亞的旅客為例,就可能面臨因美國航線與東南亞航線分據不同航廈,導致其在有限的轉機時間內,因為無法迅速找到銜接航機所在的航廈與登機門,導致錯過航班、或為了趕上航班而在航廈間疲於奔命的情況。

不但外籍旅客轉機極為不便,對台灣人亦有許多不便之處。

1. 香港回台的班機,因接飛美國班,故飛機停靠在美國航線的航廈,則香港回台的旅客必須跨航廈到香港航線的航廈提領行李。

2. 倘若香港回台的班機有幸停靠在香港線自己的航廈,該香港班旅客沒有跨航廈提領行李的問題;但接飛的美國班旅客,就必須在美國線航廈托運行李後,從美國線航廈移動到飛機停靠的香港線航廈,若check in時間較晚,該美國線旅客就必須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航廈間狂奔,否則一旦沒趕上該美國班機起飛時間,不但該旅客錯過班機而導致個人行程大亂,該美國班的旅客也將因為NO SHOW的旅客托運行李要從下貨艙移出,而Delay班機起飛時間。

3. 完美的情況是該飛機從香港返台後停靠在香港線航廈,在客人全部離機後,再將飛機拖行至接飛的美國線航廈。遺憾的是,在機場繁忙的時段此舉幾乎不可行,就算勉強為之,桃園機場也將締造各家飛機頻繁的的航廈間拖行移動的世界奇景,並且耗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

機場是出入國家的大門,是外籍人士認識台灣的第一印象,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資源,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第三跑道建設計劃是全台最大的公共工程,但機場公司對於第三航廈的安排方式,將使公共建設耗費鉅資的心血付諸東流:不但外籍轉機旅客對台灣留下糟糕的第一印象,對台灣人也產生極大不便。





真的是醬嗎?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22-11-10 7:46 發佈
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以航空公司或聯盟來分佔航廈
有助於公司的整體經營及地勤代理
長久以來華航佔T1A側, 國泰佔T1B側,長榮佔T2C側
就是這樣的邏輯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
兩岸開始直航時
所有直航航班一律放在T2
畢竟國安風險還是要考慮一下
直到執飛的公司愈來愈多了
尤其還不少復興,立榮,廈航,春秋等相對小公司
上飛機要坐巴士的
最方便當然就是排在A1,B1一帶了
因為A10,B10已經拆掉了

以航線來分配航廈,至少對檢疫及安檢便利許多
在911, SARS, COVID,非洲豬瘟之後,這點其實很值得重視
但對航空公司一定不便
因為每個航廈都要設點,資源都要配三份
所以這篇文章帶風向的成份很大
但是文章漏洞很多
尤其對照第二段及最後一段
重點就是:
"我大華航不能獨佔美美新新的T3,哭哭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