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受限當時只要有近視就無法報考機師的限制,
若自己想學飛也只有到美國或澳洲的選擇,
但所費不貲並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因此這個夢想只能深埋心中以為不可能實現,
時常抬頭仰望天空的飛機想著:
好希望自己能親自駕駛飛機從起飛一路到完成降落,
哪怕只有一趟那該有多好啊!?
沒想到多年後國內出現了飛行訓練學校,
訓練機師不稀奇,能體驗飛行不稀奇,
能體驗飛行又親自操控飛機,還能做飛行員資質評估的課程!?
這不就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夢想嗎!?
因此我下定決定要一圓這個以為不可能的夢想。
廢話多了,
因文長故分別針對三部分做分享,
飛行評鑑:我的圓夢飛行-1課程分享
飛行評鑑:我的圓夢飛行-2課程生活
飛行評鑑:我的圓夢飛行-3圓夢後記
提供給未來有興趣前進航空業或只是想一圓夢想的朋友們參考,
另為避免葉佩雯嫌疑,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自行搜尋相關課程或私訊問題。
------------------------------------------------------(分隔線)
FG課程分享及介紹: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參加的飛行評鑑(以下簡稱FG)的課程,
整套課程包含兩天共16小時的地面學科(教材:Basic Aeronautical Knowledge)、
COMPASS (飛行員特質評估系統)測驗
兩天各1.5小時模擬機訓練、
三天各1.5小時的實機訓練體驗,
完成課程後約三周會收到評鑑課程的評估表及飛行總評,
整個課程都在台東豐年機場進行,
前兩天的學科一定要連續兩天,
後面模擬機及實機飛行部分則可視自身需求,
可再排連續5天課程一次結束,
或視自身需求安排其他日期陸續完成課程,
我個人是選擇一次連續上完,
因為一方面趁課程還熟悉時會比較上手,
一方面實機飛行還要看其他正式學員課程排飛狀況,
還有天候及機械例行維修保養的不確定因素,
不一定真的可以在你選的日期放飛。
由於訓練校區是飛行管制區,
法規限制非正式學員不能申請通行證,
因此進出都要請櫃檯的學長協助出來開門。
第一天上課的地面學科教材是Basic Aeronautical Knowledge,
(Aviation Theory Center出版)
教材內容會比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提供的PHAK(Pilot's Handbook of Aeronautical Knowledge)容易一些,
雖然教材內容是全英文,
但教官說FG課程主要還是以中文授課為主,
到PPL(自用駕駛員執照)階段就會以全英文授課了。
第一天課程內容大致上是飛機構造的介紹,
以及飛機是如何飛?怎麼控制?儀表各項系統的介紹及作用。
由於是比較枯燥一點的理論與專有名詞,
若不是對飛行有熱情有興趣,
一般人應該頗容易就直接睡著了。
第二天學科則是把前一天還沒上完的內容上完,
包含大氣壓力、航空生理及航空法規的課程,
要知道如何看氣壓造成的氣流還有風力,
也要瞭解大氣如何對生理造成什麼影響,
另外還有介紹非常粗略的一些航空法規。
地面學科結束後有學科的測驗,
雖然學員們對於航空知識普遍都不太熟悉,
但只要上課有認真聽分數都不會太差,
考題雖不算難但要兩天之內記一堆專有名詞還是會混亂。
結果很可惜我考了65分,差一題就70分及格了。
兩天的地面學科結束後,
接下來兩天是模擬機的課程,
第一堂1.5小時模擬機的課程主要是先認識駕駛艙的操作介面,
還有跟航管ATC的通話練習,
以及從開動引擎、滑行、起飛、降落及關機的各項checklist,
另外就是起飛後基本的上升、下降、5度到30度轉彎的練習。
而第二堂模擬機課程大致就是再複習第一堂的操作,
並且做一些缺點的修正及建議,
主要還是再熟悉各項駕駛面板操作位置、checklist及Briefing。
模擬機的教室空調其實算冷(推測可能是要冷卻主機!?或模擬天上的氣溫!?),
觀摩的學員真的建議要穿外套,
但我自己只有第一天上模擬機有穿外套,
最後兩天都沒有穿外套下機還是一身汗,
因為實在太緊張而且自己又是個蔡英文,
ATC的各項指令常常不記得或沒唸好,
好險做checklist的部分還算流暢。
引擎發動後從滑行道taxi到起飛道準備起飛時,
由於不習慣用雙腳踏板操控滑行方向,
而且還要一邊滑行一邊作各項checklist,
結果就只能用悲劇來形容超級蛇行的慘狀,
常常勉強完成後莫名其妙帶了機頭就起飛了,
起飛後教官教了如何利用配平來穩定高度、速度,
還有翻轉時如何保持高度及速度再配平,
另外就是練習利用動力保持資態穩定上升或下降。
一開始可能是因玩過模擬飛行的關係,
有點太過度依賴及專注在儀表上的數據,
教官發現後心一狠直接把我的儀表介面關黑,
逼我一定要靠目視外界參考點來調整,
雖然說綠島的訓練空域應該是風光明媚,
但我常忙到無瑕欣賞機外風光,
為了維持飛行姿態導致腦筋短路,
聽不進去又無法思考,
教官所說的飛上去腦袋會變笨真的所言不假。
而且要一邊操縱飛機一邊要做checklist真的頗困難,
要注意高度、速度不能掉,航向也不能偏掉,
還要完成一項一項的檢查。
模擬最後因時間不夠沒機會教降落的部分,
因此最後教官讓我自己嘗試降落當然就是以失敗收場啦~
而FG課程其實還有一個測驗是COMPASS (飛行員特質評估系統)測驗,
通常會安排在某一天的模擬機課程接續進行,
COMPASS測驗主要是讓自己知道自己的飛行潛質有多少,
這項測驗包含了:
1、方向辨識(Orientation):透過儀表來推理飛機的相對位置。
2、手眼協調(Control):眼睛盯著螢幕,同時運用搖桿及踏板操控。
3、飛行測驗(Slalom):操控搖桿讓飛機維持在不斷改變的航道內。
4、多工處裡(Taskmanager):除了要留意數字變化,在對應區隨時調整正確數字,還須注意當螢幕出現紅色警示時,能及時於對應位置對應。
5、短期記憶(Memory):記住項目及參數,在對應區回答正確項目及參數。
6、數學運算(Mathematics):基本數學運算。
測驗時間看個人速度平均大約需2個小時到2個半小時左右,
但由於測驗相當注重準確性,
各指標的測驗也會讓你有練習的時間,
若不瞭解說明也可以選擇重新介紹,
因此建議穩穩作答即可。
除了地面學科的上課時間是固定的以外,
模擬機、COMPASS測驗、實機飛行課程時間均由簽派室安排,
並於前一天晚上公布隔天課程報到時間。
每次實機課程報到時都要先做酒測及索取臨時工作證,
進機棚前也要先到機場過安檢跟換證,
再由接駁車載去機棚,
而每次飛行結束後教官也都會針對今天駕駛的狀況做修正提醒,
結束後再由接駁車經安檢站載回校區。
實機課程開始前會由教官指示一同檢查機身及外觀無異狀,
檢查完就上機聽ATIS(氣象廣播)及設定squawk cord(應答機),
做完各項checklist後因時間緊迫(而且我英文真的不太流暢),
教官就接手協助跟航管聯繫取得許可,
滑出後也是由教官簡報起飛資訊及緊急狀況應變的Briefing,
而我協助一邊控制滑行一邊繼續完成各項檢查,
滑行到起飛道做完起飛前的最後檢查以後,
引擎動力推到Max以後,腳放煞車開始往前衝,
維持跑道中線加速到40海浬(V1)、65海浬(VR)拉機頭就起飛了,
結果才剛起飛就一陣強風把我們吹的忽上忽下,
教官立刻接手爬升到540呎後收power到92%持續爬升、
機身穩定後爬升至到2000呎時收flap並讓我繼續接手爬升到4000呎,
並往花東縱谷的訓練空域航行,
由於鹿野的空域還有另外一架訓練機在,
於是我們先繼續往前飛到玉里空域等待,
直到另外一架訓練機返航後我們才又回到鹿野空域,
接著開始操作各項練習,
分別用10°、30°、45°左右各轉彎360度,
要回到原航道且要維持高度及速度,
轉45°是最困難的,要一直拉機頭不然會掉高度,
但拉機頭又會很明顯的感覺到上升的G力,
教官看我飛的還算穩定,身體也沒有不舒服,
就讓我體驗失速及俯衝G力,
俯衝G力太大瞬間會從座位頂到天花板,
很像坐大怒神一樣的刺激。
回程教官讓我帶桿飛回機場並要下降到1100呎,
降落的時候再由教官帶了3次的touch and go,
並示範用如何運用收放動力及方向舵降落,
以及不同flap對降落的差異,
第一天飛行由於機場有些風勢(約10NT),
為避免危險都是由教官直接做landing,
返回機棚後完成了人生的首航。
第二堂實飛的課程雖然已經有了第一天飛行的體驗,
但上機前依舊讓我感到緊張,
上機後教官讓我試著將各項checklist全部完整做完,
另外也讓我跟航管請求引擎發動、航向計畫及滑出滑行道,
這次是飛到綠島的訓練空域,
但由於當天有三架訓練機同時都在綠島空域,
因此航管對於各訓練機的高度相當留意,
我只要一不小心超過預定高度馬上就會被航管要求回到預定高度。
由於這天的還是有些風勢(約8NT),
從起飛後就一路被風吹得搖搖晃晃,
由教官接手飛離海岸邊直到海域才比較平穩一些,
穩定後教官讓我再複習並熟悉第一天的操控,
包含基本的目視飛行、用10°、30°、45°各作轉彎360度等項目,
要返回機場做三次touch and go時,
飛機一接近海岸邊又被強風吹得搖搖晃晃,
降落時還因側風太強,教官用側滑的方式才完成降落,
終於有一次風勢稍弱教官才同意讓我跟他一起帶桿降落,
能完成降落的感覺真的是超棒啦!
最後一堂實飛課程教官要我把飛行的高度提升到9000ft,
教官說因為一萬呎就要戴氧氣罩所以不能再更高了,
而教官在讓我做完基本的訓練之後,
說正式學員在做sleep turn(45°彎)項目的要求,
必須要完成360°轉彎後保持航向並要控制在100呎的高度誤差,
教官說我左右轉都有達到標準,還叫我考慮直接當他的學員好了,
之後返場讓我體驗低空衝場後的急速爬升G力,
一口氣以每分鐘三千多呎的爬升率感受難以言喻的貼背感,
課程接近尾聲由於事前我有向教官提出希望能嘗試landing的部分,
教官當時聽到這個請求露出了「Are you kidding me?」的表情,
剛好今天風勢平穩因此教官就教了如何降落,
讓我稍微練習了以後教官說:
「最後一趟了,起飛後繞機場一圈降落你都自己操作吧!」
哇!真是太棒了,我夢寐以求的時刻來臨了!
「不能失誤喔!後面有民航機要準備進場。」教官提醒我,
「OK!沒問題!I have control」我充滿信心地回答,
依程序起飛後我開始做各項checklist及設定,
結果有一個我已經操作很多次要關閉的開關我居然搞錯位置了,
差點關到引擎系統的開關,
好險教官有注意我手的位置不正確立即制止,
教官說要是真的關錯,以我們才剛起飛的高度可能就要緊急降落了,
有了這個插曲我更小心的操作每一個步驟,
終於到了最後要降落的時刻,
對準了跑道、放了flap、穩定機身後利用收放油門控制進場高度,
「200ft!」,「Stable,continue.」。「50ft、40ft、30ft…」
著陸時稍微拉起機頭讓主輪自然的觸地並滑行,
接著再用方向舵維持滑行在跑道中線,
教官:「OK!很好,雖然有風的幫忙,但還是恭喜你成功了,剩下由我控制吧。」
我終於完成長久以來沒有機會完成的夢想!
我真的獨立完成從起飛到降落的所有流程了!
心裡不禁開心吶喊著:「YES!我成功了!」
完成所有的課程後,
在登機回家前巧遇了正要返回訓練學校的學姐,
我開心的跟他揮了手說再見,
載著滿滿的感激與感動踏上返家的班機,
謝謝幫助我圓夢的教官們,
也謝謝民宿老闆的鼓勵與生活上的協助,
更謝謝老婆大人支持我不顧一切的圓夢。
雖然很可惜她沒能如願拿到先生的意外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