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減碳,吃大量脂肪,也不會變胖嗎?

現在市面上流行減碳飲食,理論是說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之後會提高血糖,之後會產生胰島素。
胰島素會把多餘的血糖能量儲存進去脂肪細胞,所以身體脂肪會變多。

因此就建議減少碳水的攝取,多攝取脂肪。

請問一下,如果真的不吃碳水,只吃脂肪,那身體就不會產生胰島素。
身體不產生胰島素,吃進去的脂肪能量就不會被儲存進去細胞脂肪內,而會被燃燒。

我的問題是:
如果攝取的脂肪能量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熱量,請問也一樣不會被儲存進去細胞脂肪嗎?
簡單說就是 脂肪因為不會產生胰島素,所以吃再多都不會胖嗎?

如果脂肪吃過多一樣會變胖,但因為脂肪不會產生胰島素,那脂肪的能量是怎麼被送到脂肪細胞內呢?


謝謝指教~
2020-06-13 18: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脂肪
前提是你要計算你吃的總熱量要低於基礎代謝量
可以吃脂肪不代表你攝取熱量可以超過
超過就是會囤積
另外這類的影片在YOUTUBE多到爆
看個教學就會很清楚了
誇張哥 wrote:
前提是你要計算你吃的總熱量要低於基礎代謝量
可以吃脂肪不代表你攝取熱量可以超過
超過就是會囤積
另外這類的影片在YOUTUBE多到爆
看個教學就會很清楚了


是,我的猜想也是吃超過基礎代謝就會囤積在脂肪細胞內。
因為吃 碳水化合物 跟 蛋白質 都會產生"胰島素",所以 碳水化合物 跟 蛋白質 吃超過基礎代謝,就會變胖
(是的,那怕是只吃蛋白質,只要吃超過基礎代謝也會變胖,因為吃蛋白質也是會產生胰島素)。

但因為吃脂肪"不會產生胰島素",而身體將熱量儲存進脂肪細胞讓人變胖,應該是"胰島素的作用"。

所以我就好奇,只吃脂肪,在沒有產生胰島素的前提下,身體怎麼樣把脂肪的熱量存進脂肪細胞內呢?
itomakoto wrote:
現在市面上流行減碳飲...(恕刪)


1. 脂肪儲存到脂肪細胞是經過一系列的apo-xxx lipoprotein而不是胰島素。


2. 胰島素的功能是促進肝臟轉換葡萄糖成脂肪。同時抑制脂肪細胞把脂肪分解成糖。

3. 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是血糖,有血糖就有胰島素,血糖高胰島素就多,血糖低胰島素就低。無法分泌胰島素的人就是1型糖尿病病人,或是沒有胰臟的人,或是死人。

脂肪代謝還有很多細節,樓主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本生化的書看。不要太相信市面上的訊息,因為“市面上”很多觀念根本錯的離譜。
tennebrae wrote:
1. 脂肪儲存到脂肪細胞是經過一系列的apo-xxx lipoprotein而不是胰島素。(恕刪)


原來如此 。
網路上的健身資料一般比較常提到吃碳水與蛋白質,透過血糖與胰島素轉化成身體脂肪。

而吃脂肪變成身體脂肪就比較少看到相關資訊。

所以吃脂肪變成身體脂肪是另外一種原因(apo-xxx lipoprotein),我才去找找看相關的知識。
謝謝tennebrae大給我一個方向。
你自己要小心 上次你說64的時候想辦一些活動 我怕你被盯上 親~捨不得你
我不確定我的想法對不對 但是參考參考 如果有錯的話就以你的為主


現在市面上流行減碳飲食,理論是說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之後會提高血糖,之後會產生胰島素。
胰島素會把多餘的血糖能量儲存進去脂肪細胞,所以身體脂肪會變多。

因此就建議減少碳水的攝取,多攝取脂肪。

請問一下,如果真的不吃碳水,只吃脂肪,那身體就不會產生胰島素。
身體不產生胰島素,吃進去的脂肪能量就不會被儲存進去細胞脂肪內,而會被燃燒。

脂肪是相對比較不會產生胰島素,但不是完全不產生胰島素.
碳水 100 % 蛋白質60% 脂肪10%

我的問題是:
如果攝取的脂肪能量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熱量,請問也一樣不會被儲存進去細胞脂肪嗎?
簡單說就是 脂肪因為不會產生胰島素,所以吃再多都不會胖嗎?

這是錯的,脂肪吃太多也是會胖的

如果脂肪吃過多一樣會變胖,但因為脂肪不會產生胰島素,那脂肪的能量是怎麼被送到脂肪細胞內呢?

因為蛋白質與脂肪都可以經由醣質新生轉變為醣類,就算你完全不吃碳水和蛋白質,身體是可以將你多吃的脂肪轉成碳水,這樣碳水被偵測到了,胰島素也就分泌了。


謝謝指教~

-----分隔線 -----

如果要少吃,首先你可以完全禁斷的就是碳水,因為碳水身體可以自己製造。
至於蛋白質(必須胺基酸)則是要吃夠,因為身體是需要的。脂肪(必需脂肪酸)可以有吃就好,因為你沒吃夠脂肪,你肚子上本來就有一圈的庫存可以用,肥肉本來就是拿來燒的,但是肌肉可不是拿來燒的。

所以如果我是你,我絕不會用吃大量脂肪的方式。而是吃足夠的蛋白質,這樣就可以了 (甚至不需額外補油,因為蛋白質通常也會伴隨著油,例如五花肉,牛排)

至於基礎代謝這種東西,我是不管也不在乎也不認同。
itomakoto wrote:
現在市面上流行減碳飲(恕刪)


碳水化合物遠比蛋白質跟脂肪更容易刺激胰島素,這是確定的。
但不吃碳水,只吃脂肪,那身體就不會產生胰島素? 這是錯的。

首先,人體內的胰島素無時無刻都會分泌,只是在空腹時維持在低水平。但只要開始進食,為了把進食後血液中提高的血糖轉移給細胞,胰臟就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不然你的血糖就會過高。至於分泌多少,取決於吃了什麼東西。

脂肪的確比較不會刺激胰島素,但當你吃下過多的脂肪,身體還是會將這些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及甘油,並在同一時間藉由血液循環全身,運送到肝臟部位。 另一方面,甘油會在肝臟藉由糖質新生反應轉換成葡萄糖。也就是說,人體會自行製造必需的葡萄糖並補充不足的部分,藉此控制血糖濃度。但如果有用不完的葡萄糖,還是會以脂肪的型態儲存起來。

只是,3000大卡的碳水跟1500大卡的蛋白質+1500大卡的脂肪,對身體胰島素水平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外,我覺得你的擔心是多餘的,富含油脂的食物你吃不了多少的...
胰島素除了合成脂肪,合成肌肉也需要胰島素。
所以,如果在減碳 (不要說減碳好了,直接講斷碳,因為每個人的減碳標準不一),如果斷碳 ,則在練肌肉的過程中,增肌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應付的方法 ---> 吃比較低脂的蛋白質,例如雞胸肉,高純度蛋白質也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像是乳清蛋白,吃下去胰島素可以飆升。

所以在增肌減脂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要吃碳水,只要吃高純度蛋白質,就可以增肌了。

迷思:
1. 你能這樣一輩子嗎?
你可以減碳+吃大量脂肪吃一輩子嗎? 不要用你的想法來框架別人。你不行不代表別人不行。我沒說減碳+大量脂肪是對的,只是不用動不動就說別人不行。

2. 何謂主流?
主流不一定就是對的。 所以主流飲食也不一定就是對的。台灣是亞洲第一胖的國家,所以你說台灣的主流飲食沒問題,那你的邏輯可能....

3. 何謂正常?
常常聽人說,等以後恢復正常飲食之後...blah blah blah。如果正常飲食是讓整個台灣陷入肥胖,糖尿病盛行,洗腎率世界第一,這個正常飲食還能稱之正常嗎? 自殺飲食吧~~~

4. 真正有用的飲食方式?
一個真正有用的飲食方式,應該是所有人都適用,不分性別不分年齡 (除了小孩/孕婦/慢性病人),常常看到網路上有20歲年輕人,PPT/DCARD上面說有多會講就有多會講,常跑健身房,常po飲食菜單,並以自己的身材為傲,一進電梯就要自拍,但是他的父母怎麼就沒這個身材?? 你在乎父母的健康,應該要極力推廣你認為對的飲食方式,讓你那50歲的爸媽恢復到28歲的身材啊? 還是其實你的飲食方式,只對你有用,對你父母直接失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合理懷疑,你那套飲食方式/訓練方式,等你到了50歲,你父母50歲長怎樣就是你50歲的樣子。

5. 醫生說的就是對的嗎?
台灣醫師分兩種,一種是崇尚自然醫學的醫生,叫NATURE DOCTOR, 一種超會開藥,你只要去掛號,就可以拿一堆的藥回家吃,1個月後再回診,再拿一堆藥,這種叫MEDICAL DOCTOR。台灣99% 都是MEDICAL DOCTOR. 台灣人貪小便宜的個性,花錢看病沒打到針沒拿到藥,感覺就沒回本。當然自然醫學的醫生,在台灣很難賺大錢,當醫生不是就是要賺大錢的嗎? 你當一個醫生,每個月沒賺個30萬,醫生娘會放過你嗎?

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的健康,開始嘗試去多聽聽自然醫學醫生的建議。他們會教你如何飲食,如何生活,如何運動。就是不會教你如何吃藥吃補。
第一步
管制你吃進去總熱量不論你吃啥 (連熱量都不想控制甭減肥了)
第二步
用蛋白質跟油脂加大量青菜取帶你攝取熱量的來源 忍不住的話可以吃極少量的碳水(降低血糖波動)
第三步
控制每天空腹的時間 也就是常看到的168 186 204 231(讓你的身保常保持酮狀態)
第四步
追求好的蛋白質 油脂(看各人)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