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重量訓練一個不新不舊問題

因為以前長期都是找教練上課
但是感覺太花錢
也練一段時間了
很希望自己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訓練
在這其中有個非常大的困惑.........訓練課表安排?
因為自己一直是練肌肥大路線
教練也都一直帶肌肥大的課表(從新手以來到現在都是這樣)
教練一直灌輸說
例如我今天練腿
課表內容可能是ABCDE五個項目
或許A是槓鈴深蹲
但是一段時間之後ABCDE這樣練法已經練到沒感覺(就算加重量也沒感覺)
那就是課表要改成保留A
然後換掉BCDE為FGHI這樣
之後再一段時間FGHI也練到沒感覺
又要再換這四個項目,而不是加重量

因為是說要用不同的方式再去刺激肌肉
他才會增長
對一般人而言怎麼做到說如此?
1.這樣變成要一直學新的動作,難道練出很健美身材的都是這樣?要學新動作看書也不盡然能一直學新動作阿?(書畢竟有限)
2.就算學新動作,也很難說知道到底動作有無標準
3.一般而言大家是如何學會自己編自己菜單?

問了笨問題..............................
2017-12-27 8:15 發佈
~
您已經上過一段時間的教練課~可是最基本的教練都沒講清楚嗎?
小弟窮~也沒時間~且是練健力為主~不過訓練道理是通用的~
一般重量訓練會依照肌耐力期~肌肥大期~最大肌力期~DELOAD期去安排~
如果您一直跑肌肥大課表~效果不會很好~
但也不是一定要跑這幾個周期~小弟自己其實只有跑肌肥大期跟最大肌力期
耐力期~太無聊
DELOAD期~因為訓練時間沒法固定~常常被小孩DELOAD~
另外您提到動作刺激疲勞的問題~一般有5個方向去解決人體適應性~
1.換動作~
2.加入離心向心控制~
3.減少組間休息時間~加強代謝壓力的刺激
4.增加重量~
5.變化課表~例如~由12RM X5組改成 金字塔訓練或 5X5等其他方式
總之方法很多~也應該不只小弟提的這5種~
最後~祝福您練好練滿~
kevin7326 wrote:
因為以前長期都是找...(恕刪)


換動作有助於刺激肌肉, 還有多學點動作也是好的, 最少在未來你安排自己菜單時候多點選項. 我倒覺得如果你的教練只教你幾個動作, 那才虧大勒. 理論跟概念上網看就有, 但正確姿勢還是需要有人帶才好
剛接觸健身時候
教練全都是帶肌耐力訓練
動作都比較簡單
但是每組每項都是15下

後來進入肌肥大
就開始每組每項都是12下或10下而已
(有增加一些新的動作,不多)
現在很不想再找教練
看起來這裡面也不是想的那麼簡單
針對樓主的問題
1.這樣變成要一直學新的動作,難道練出很健美身材的都是這樣?要學新動作看書也不盡然能一直學新動作阿?(書畢竟有限)
2.就算學新動作,也很難說知道到底動作有無標準
3.一般而言大家是如何學會自己編自己菜單?

1.所謂新動作也可以是一段時間沒做的動作,身體已經不記得這個動作了,就是新動作。
2.肌肉練上來之後,肌肉感受度也會提升,到時候觀察自己肌肉感受度以及關節受力狀態去調整姿勢以及施力方式。
3.我是19年前接觸重訓。那個時候沒有個人教練,都是跟學長、前輩、師兄一起練。
好處是不用錢,壞處是很多東西講不清楚或是我聽不明白,有些要等到受傷才會領悟原理。
我現在很多知識是當初受傷的經驗累積下來的。那個時候跟過的前輩好幾個,每個都有自己的經驗談跟健身習慣。
總之就是大量學,再去消化成自己的姿勢/知識。然後也整理一套自己的訓練方式。然後去教人,教人的時候也會一遍遍淬鍊自己的經驗知識。

話說幾年前在萵苣教人的時候被趕走好幾次,說不能私下授課,還被威脅再教人要取消會籍。
互相幫忙SUPPORT多少會聊到自己的重訓經,所以很難拿捏聊天跟教課的區別。搞的後來很難找到人一起練。

diohunter-lin wrote:

另外您提到動作刺激疲勞的問題~一般有5個方向去解決人體適應性~

1.換動作~

2.加入離心向心控制~

3.減少組間休息時間~加強代謝壓力的刺激

4.增加重量~

5.變化課表~例如~由12RM X5組改成 金字塔訓練或 5X5等其他方式

總之方法很多~也應該不只小弟提的這5種~

最後~祝福您練好練滿~ ...(恕刪)



非常棒的分享........
你問題簡而言之還是在如何肌肥大
爬文可以找到一堆

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增肌三大方向:力學張力.代謝壓力.肌肉損傷
說穿了就是在這三大項中去做組合與變化
這影片給你參考(水肥有翻成3集,值得一看)


其實重訓的動作,都被淬煉了那麼久,也就那幾項動作
久沒做的動作就可重新拿來轉換,不是一直自創或翻新什麼動作,是你誤解了
以後你練久了你也許也會有你自己的變化式
藍波波-是誰 wrote:
針對樓主的問題
1....(恕刪)

哇,真的假的,居然還被說要取消會籍= ="
感覺你那間萵苣超嚴格,我這間都沒在管,現在還是很常跟朋友互練
還是他們覺得我們太廢、太不專業,根本不像在教人XD

不能跟朋友互相support真的蠻悲劇

Challenger0628 wrote:
哇,真的假的,居然...(恕刪)

健身房我是不知道,游泳池的話有些也不行,之前我也不知道就帶著朋友的小孩去游泳池教他游泳。教了差不多10分鐘就被救生員制止了,他告訴我游泳池禁止私自教學,然後告訴我要教學必須買教學票入場。我後來連去那家游泳池都不想去。
會不會是同樣的動作,組數,重量,做膩了?缺少變化?

除了上面大大建議的,例如肌耐力肌大力周期交換外,小弟個人是同一動作:槓鈴/啞鈴交替,雙腿/單腿輪流。多點變化就不容易膩,也會忘了卡關的悶感。

比方說,深蹲做膩了或卡關了,就換後腳抬高蹲走弓箭步側蹲等等變化,也可提供不同方位的刺激。供參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