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ODY量測部位別肌肉量疑問

INBODY量測部位別肌肉量疑問
圖片為我的資料,好奇問一個問題,最右邊部位別肌肉量,我有同事最近開始健身三個月多,
他量出來的部位別肌肉量只低我一點(小數點後的差距),下肢數據跟我差不多,但我練的重量是他的兩倍以上,但數據卻差不多
儀器量測是根據什麼計算?
2017-10-14 10:55 發佈
你們的身高相同嗎?身高一樣的人四支長度也可能有差,如果四支較長的人即使肌肉外觀較小,重量可能差不多。
但是我建議用同一台inbody來定期比較自己身體的變化,和適度調整身體各部位重訓有氧的強度,而不是拿來跟其他人比較
我們不同健身房沒辦法用同台儀器量,他高我兩公分體重少我2kg,
我偏重訓不做有氧,只是好奇那數據是依據甚麼量測出來的~數值接近但承受重量不同~


本來就是參考值

所以這有什麼問題嗎

生活習慣,成長背景,基因,飲食,年紀,訓練品質,不同時間測量,訓練前後測量,都不一樣

而且每個人在重訓前的肌肉量本來就不一樣了

重訓後成長的速度也都不一樣,即使練一樣,也可能他的基因就比你好一點

比這個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

有成長就好







misleading4026 wrote:
圖片為我的資料,好...(恕刪)


樓主說練的重量是同事的兩倍多,可否說的清楚些呢
兩倍多其實差很多,他二頭舉15公斤你舉30公斤,他深蹲100公斤你200公斤??
我還是覺得這種東西還是脫下衣服照鏡子最有準拉,這個只是你自己量出來後兩個月後再量一次做比較罷了
....先撇開每個人天生的肌肉量 肌肉力量不同

相同的肌肉量 根本就不代表著相同的肌肉力量好咩

A練習的方式 肌肥大為主 8~15下的重量 偶爾才去碰大重量

所以他的肌肉量 50KG 卻有著漂亮的線條 看起來肥大的肌肉

B訓練的方式 肌力為主 1~6下的重量是他長期訓練的模式 偶爾才去碰小重量

但是他的肌肉量也是50KG 線條沒有很明顯 但是他的肌肉有爆發力 有力量能夠承受更重的負荷


儀器只能利用電波來判斷 "他身上的肌肉量" 卻無法判斷他的肌肉偏向哪個方面

你們是用同一台機器(不是同品牌同型號,而是同一台)量的嗎?
如果不是,那可能是機器誤差,
真正可以量出比較正確數值的機器要上百萬。

另外你的同事是不是很胖?
胖的人隨時在負重訓練,腿部肌肉比較發達。
coffee681084 wrote:
....先撇開每個人...(恕刪)
我覺得健力選手也是超大的
從對方生活習慣、作息及飲食習慣都有關係
也可能是先天的基因,原因實在有點多
如果本身訓練及飲食狀況都在計畫中
那就繼續保持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