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健身開始日,身高178公分體重72,就沒再吃有糖或澱粉類食物,期間每周運動2次,一次運動2小時(包含休息時間,由於我心肺功能較差所以休息的次數會較多),運動包含了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慢跑踩飛輪,但有氧運動佔的比率比較少,大多數都重視無氧運動,每次都做到肌肉力竭。
這樣的飲食搭配運動持續了23日(其間偶爾會接觸到一點澱粉與一點甜飲料,但都很少量),然後體重就減了4公斤多,但很明顯的是肚子小了很多,但是由於只在短時間內就瘦了4公斤,不禁會懷疑這4公斤內有多少是脂肪?有多少是肌肉?
很單心我減的是肌肉佔較多…所以來請教各位朋友們,我的減重方式正确嗎?
囧囧囧囧囧囧一 wrote:
那什麼才叫做無氧?...(恕刪)
人體運動需要ATP來提供能量,ATP可以由身體進行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合成。
ATP是一種合成分子,用來儲存和傳遞化學能量
無氧代謝能夠短時間內在不需要氧氣的狀態合成ATP,但是維持時間不長;
而有氧代謝需要氧氣參與合成ATP,但是能夠長時間進行。
運動中消耗的ATP以有氧代謝產生為主的就是有氧運動。
什麼是有氧運動? 什麼是無氧運動?
可以低強度、你的呼吸可以讓你進行長時間的運動,大部分都歸類在有氧運動,例如慢跑、飛輪、滑步
跟呼吸無關的運動,就會歸類在無氧運動,例如重訓、間歇,舉個例子,你做重訓的時候,運動過程中,呼吸對於這個運動來講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只能做30秒或是數下,不呼吸也可以進行的(當然不呼吸做重訓可能會有奴責效應,還是得換氣呼吸)就會歸類在無氧運動
再舉個例子,如果進行的飛輪,上面我將之歸類在有氧運動,倘若把阻力加高,站姿跑步,強度拉到很高,採個30秒、1分鐘就無法再進行了,那麼這樣的訓練就變成無氧運動,所以並不是用運動項目歸類有氧無氧,而是運動的情況是否採用氧氣來完成,當然大部分運動項目的"運動方式"都已經被定義好了,所以這些運動項目就會被歸類在有氧或是無氧
ThomasTCH wrote:
人體運動需要ATP...(恕刪)
事實上間歇運動在一些專業規劃裡面還是被歸類為有氧類效果的訓練.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intensity_interval_training
http://www.builtlean.com/2010/06/04/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hiit-best-cardio-to-burn-fat/
重點在於他可以用較少的時間,
但也對於體能要求要更高,
所以是進階者看情況服用.
Follow these three HIIT tips to take your workouts to the next level and make consistent body composition and strength improvements. A typical HIIT session should last anywhere between 4 minutes (like Tabata) and 15 minutes. Overuse injuries can arise if workouts are too long; cap HIIT workouts at 30 minutes.
http://www.mensfitness.com/training/pro-tips/3-tips-maxing-out-hiit-workout
至於樓主才玩 23 天, 一周兩次, 都練兩個小時......
心肺功能還不好需要多休息,
可以不用想太多不可能有能力做到的狀況.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