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保持好體態,新手菜單請益

近期在網路上看了大量健身的文章,
但看越多卻越糊塗,怕自己亂練會得到反效果甚至受傷,
目前只有在社區健身房踩飛輪車(大約保持140的心率踩30分鐘/天)

我是女生 165/47 2X歲
健身目的是想訓練心肺功能和保持良好體態(能練出一點線條更好),
因為前兩年長時間窩在電腦前過著幾乎0運動的日子,
直到最近久坐時越來越容易腰酸背痛才驚覺不妙,
或許是坐姿不良的關係導致輕微駝背及骨盆後傾的現象伴隨發生,
所以也希望藉由健身訓練肌肉強度來改善這些問題。


1.我目前心肺功能及肌力應該都不太好,是否應該先加強這部分才能開始做重訓呢?

2.如果想要做長期,兼顧身材曲線跟健康的運動一定要上健身房嗎?有需要的話也不排斥自行買啞鈴等簡單器材(另外社區健身房有飛輪車.跑步機等簡單設施可以使用)

3.做重訓需要搭配心率嗎?目前手邊有心率錶,但網路上分享文似乎都是搭配跑步為主。

可以的話希望能給我一個準備的方向或菜單
感謝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2015-08-11 23: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菜單 體態
youtube搜尋各種訓練的影片,自己再挑適合自己體力的去做

五星文

乂KARA乂 wrote:
近期在網路上看了大...(恕刪)

妳不要想太多,先找個運動,任意一項都行
跑步/健走/健身房妳拿的起來的/籃球/⋯⋯⋯⋯
控制相關飲食,持續1~3個月看看
可搭配能記錄的App或手寫資料督促自己
重點!先養成運動習慣再討論!
重訓不要想的太可怕

練肌力先從你可以負擔的重量開始
然後先從 胸/背/腿 這個3大肌群開始下手
胸:臥推
背:滑輪下拉
腿:深蹲
一開始姿勢正確很重要,等習慣了再慢慢將肌群拆開來做,好更加深入的刺激肌肉
等重訓完之後再開始做有氧,可以訓練心肺跟消脂肪

最後請記得,運動前後一定要吃東西來補充

jackiechiu wrote:
妳不要想太多,先找...(恕刪)


沒錯~同意你
重點中的重點
先養成運動習慣
養成習慣後再談
沒恆心毅力,一切都是空談

乂KARA乂 wrote:
健身目的是想訓練心肺功能和保持良好體態(能練出一點線條更好)(恕刪)


游泳加上壺玲或啞鈴應該就可以了,
游泳可以訓練心肺功能跟雕塑線條,水中的阻力就是很好的幫助,
壺玲或啞鈴拿來訓練核心,不過你也可以從徒手訓練開始,例如深蹲或棒式,
持之以恆是最重要的。
我之前也是全然沒概念,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暫無上健身房的安排
我是從徒手訓練開始的
當時覺得,與其看youtube 照著做, 不知道那些動作是否有超過自己的負擔能力,而讓自己受傷
(其實Google play上超多APP可以提供各式各樣的GYM影片作鍛鍊)
不如先買一本入門書籍做研究,會比較有概念

我的第一本書是【妳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女版)
這本真的對於全然沒概念,沒進行過肌力訓練的人非常適合
包含如何從自己肌力的進步去調整動作的難易度,還有學習訓練菜單的規劃...
等開始有概念之後,如果你的英文OK,就可以購入【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APP
(不是書喔!)
學習更多的動作來挑戰自己
如果比較懶惰不想要花腦筋挑選跟安排訓練動作
倒是可以買【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附贈的DVD
照著三個不同層級慢慢鍛鍊自己
我自己從女版書的動作練起來,跳到DVD的時候是直接從中階的開始做 (初階太輕鬆了)
但是現在迷上 APP的變化,真的又可以玩很久 (訓練一段時間)

ps. DVD裡面的訓練方式,也真的超棒的~
TABATA, 階梯式...等等,當初光看書上敘述還不大懂差異性在哪
等練了DVD才知道,各個動作可以怎麼安排,怎麼玩(傳說中的菜單)

APP裡每個動作都有示範影片, 會比你看書上的圖片清楚
但是APP上的影片並沒有像隨書附贈的DVD有中文字幕跟語音的動作講解,就單純是無聲的示範動作而已
而動作講解是用非常簡單易懂的英文字作描述

不過,我在上星期趁網路書店在特價買入另外一本大家都很推薦的
【四週練出一身肌】
裡面除了徒手訓練之外,還有器材的解說
他的編排方式比較像【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APP上的安排
是用身體部位去區別不同的動作

感覺上要從徒手跨入器材,這本書真的很不錯 (但請忽略書名的"四週", 訓練這檔事情沒有速成的啦~)
你也會大家提到的那些動作名稱比較清楚!

至於器材的部份,真心建議,等你真的練出興趣之後再考慮要不要購入....
例如啞鈴的部份,搞不好你是練武奇才,練沒多久重量就要增加了呀....
到時後不就要重買過?

不如先從徒手的肌力訓練開始,多了解一下自己的能耐,再來評估
搞不好,到時你會覺得予其自己弄器材不如直接挑選喜歡的健身房去運動...

莉菲亞 wrote:
我之前也是全然沒概...(恕刪)


謝謝你這麼細心詳盡的解答.
我決定照著你的方法試試看了
或許我想得比較多.不過也是擔心受傷.
我身邊認識不少人受過運動傷害才會有所警惕.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