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開箱試用內容共分為:
1.開箱與外型設計
2.實際試用坦
A.滾輪
B.握力棒
C.甩棒
D.伏地挺身器
E.重力帶
F.飛旋核心
3.結論
1.開箱與外型設計 |
對於這款『超輪』產品,如果經常看運動頻道的朋友應該多少會有些印象,因為電視廣告經常可以看到,而且這次還找了以體格強健出名的藝人劉畊宏擔任代言人。可以看到產品的外盒上就有劉畊宏惡狠狠的盯著你看,看得我心裡都毛毛的,看來想偷懶都不行了...(喂!)

這次的超輪使用的滾輪設計上,加入了煞車的功能。而超輪更能衍伸出無數種的運動動作。

盒子的兩側可以看到輪子的實際設計。

盒裝的另一面可以看到就印有大約與超輪等比尺寸的超輪圖樣。

再來看到外盒的背面。

左邊印有產品的基本資料還有盒裝的內容物清單。

而在使用這樣器材時,還是有些細節需要注意,才能避免受傷並達到運動效果,至於相關的注意項目在文後實際體驗時會再一起分享。

接著將盒裝打開將內容物全部取出。

最上方為超輪的本體、左中為重力帶、左下為門擋、又中為示範光碟,而右下為操作手冊。其中光碟與操作手冊中都有訓練動作的教學,不過在內容上有些不同,建議兩個部份都可以參考。光碟內容主要是由劉畊宏示範,如何使用超輪在六分鐘的時間內完成全身的訓練。

首先看到超輪的本體設計。

可以看到超輪與一般的健腹輪最大的不同地方,在於使用了四個尺寸較小的輪子。

中央的握把使用了具有紋路的泡棉包覆,讓超輪有止滑吸汗的功能,同時增加使用者的舒適性。

左右兩側設計了一體成形的圓弧形鉤環。

再靠近中央一些,可以看到金屬握把的部份,上面有多層次的螺紋止滑設計。

這個握把的寬度尺寸,是根據歐美人士的尺寸做設計,所以在實際使用上手腕距離兩個輪子間明顯還有一些空間,不至於會被輪子夾到手。

最後看到輪子的部份。

這次超輪的一大設計重點,同時也是這項產品的專利,就是在四個大輪子的前方還設計了四個小小的煞車輪,只要往前時將煞車輪接觸地面,就能輕鬆將超輪煞住,避免使用者在做健腹動作時因為力量不足而發生意外受傷的情況。


接著看到重力帶的部份,這條黑色的重力帶具有十三磅的阻尼效果,搭配上超輪使用能創造出無數種的訓練動作。

重力帶的兩端設計了金屬的掛鉤,能扣在超輪兩側的金屬鉤環上。

除了扣上之外,同時還有旋鈕的設計也記得要鎖上,這樣才能確保在運動過程中扣環不會脫落造成意外的發生。

同時重力帶末端的部份還設計了一層橡膠做包覆,避免金屬撞擊到門時造成破壞以及減輕撞擊的噪音。

另外還有一個門擋的設計,這是在使用飛旋核心動作時需要使用到的安全確保裝置,後面會說明這個設計要如何安裝使用。

2.實際試用 |
這次的實際試用,是根據超輪的六大主要訓練功能做區分,依序包含了滾輪、握力棒、甩棒、伏地挺身器、重力帶與飛旋核心等項目。在使用前先簡單的說明一下筆者個人的運動習慣,運動的項目有打籃球、慢跑還有上間歇訓練的課程,一週大約運動兩到三次,平均一次大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偶而會上健身房,不過時間並不固定也沒有特別做重量訓練,基本上就是讓自己有保持持續運動的習慣而已。身高為179公分,體重為73公斤,之前使用家用體脂計量的體脂肪為19-20左右。
A.滾輪
由於產品名稱為超輪,首先第一個使用的就是滾輪的功能。過去個人也都有使用健腹輪的習慣,款式為有內建回力帶設計的類型,但因為全身的肌力沒有像代言人劉畊宏一樣強,所以個人使用健腹輪時都是採用跪姿的方式做訓練,如果使用站力的方式只要做個兩下就買單了...
但採用跪姿的方式做訓練,膝蓋直接接觸地面會很痛,所以通常會搭配上軟墊做使用,所以我就找了條稍微有點厚度的小被子折疊起來當作軟墊使用,可以幾乎完全減輕膝蓋的不舒適感。

針對超輪官方也有推出運動專用墊,不過目前這項產品是另外選購的喔!

(照片由岱宇國際提供)
實際在使用超輪的健腹功能時,因為有四個輪子所以在施力的時候個人覺得會比常見的單輪更穩定一些。而且如果沒力時,只要稍微將手腕往下壓就能夠把四個輪子剎住,避免輪子一直往前滑造成下巴直接撞擊到地面的情況。

實際使用起來煞車的效果非常明顯,只要一下壓就完全煞住了!不過這裡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心裡已經預期會使用到煞車功能的時候,在手往前推的同時,煞車輪要盡量與地面保持不要太遠的距離,而且身體往前延伸的過程中,手腕要預留一些可以下壓的空間,否則當你身體延伸手又伸到最長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煞車輪距離地面還有一小段距離,而手腕也沒辦法往下壓時,還是會有跌倒的可能喔!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地面要平坦乾淨,如果有油漬的話煞車輪可是會失效的喔XD

嘗試往左右兩側做延伸訓以訓練腹外斜肌與腹內斜肌。

由於超輪使用了四輪的設計,個人覺得在做側向的延伸時明顯更穩定些。

另外嘗試身體側躺的方式向前延伸做側腹的訓練,雙手做起來也比較穩。

但我個人覺得用單手做延伸時出力的感覺更好。

而且調整單手握住握把的位置,也會有不同的出力感受。


B.握力棒
超輪第二個功能在於中間有彈簧設計所以能彎曲,變成握力棒來訓練肩膀、胸部與手臂的部份。握力棒的部份可以透過正握或是反握,形成不同的出力方式。


最基本的動作就是將超輪放在腹部的前方,掌心向下握住握把,上臂平行身體兩側後雙手向下彎曲,手肘靠近身體。而超輪的彈簧阻力個人覺得有蠻明顯的鍛鍊效果,因為對我來說要連續彎曲很多次,其實並不容易...

雙手掌心改成向上握住握把後做彎曲。

另外,將雙手向前平舉微彎後做彎曲的動作,對我來說明顯更困難了一些,照片看起來只是在強顏歡笑罷了XD

不論是掌心向上或是向下的握法,平舉後的彎曲法對我來說都明顯較為吃力...

印象中小時候常看到大人會使用握力棒來鍛鍊肩膀與胸部,不過個人經驗上幾乎沒有使用過這項器材,不過實際使用一小段時間後發現,每次做完手臂都很明顯有痠痛感,對我來說確實有訓練的效果。
C.甩棒
超輪的另一項功能就是甩棒訓練。使用的方式就是單手握住泡棉位置後將超輪平舉,接著甩動讓超輪做來回的擺動,由於超輪本身就有約兩公斤的重量,再加上要控制來回擺動的力量,藉此訓練到肩膀與手臂的部份。如果有當過兵的男性朋友在新訓的時候應該有聽過『霹靂手』的處罰吧!就是單手拿著步槍平舉後,做快速的前後來回,個人覺得這個甩棒動作做起來的感覺有點類似霹靂手的概念。

這個動作同時可以搭配弓箭步的動作,同時運動到下半身。

改用水平平舉時,甩動超輪也會有不同的運動效果。

側面的部份上下甩動,感覺整個人都變壯了一些!(誤)

D.伏地挺身器
相信不少喜歡健身的朋友都有買伏地挺身器,超輪其中一項功能便是用來輔助伏地挺身訓練。只要前輪向前並將煞車輪下壓,身體便完全固定不會向前滑動。

確定固定不會滑動後就能進行伏地挺身的動作,如果體能比較不足夠的朋友就能採用跪姿。

除了一般的伏地挺身外,同時還能加入握力棒的訓練,就是首先將超輪向內做彎曲,並確保煞車輪抵住地面不會滑動。

接著再做伏地挺身的動作,這樣會比一般的伏地挺身多訓練到二頭還有背肌的部份,也明顯更累一些。

另外也可以單手撐地,另一手抓著超輪,身體下去的時候向外推,向上的時候再將超輪往身體的方向收。

而握住超輪的那一手還能調整出去的方向,可以往斜上方、正側方或是斜下方做延伸。

之前在上間歇訓練課程時,這個動作是使用圓形的啞鈴進行,一隻手伏地另一隻手將放在地面的啞鈴往前或是往正側的方向推出讓啞鈴滾動,同時再將它滾回靠近身體的位置。

E.重力帶
由於重力帶有十三磅的阻尼效果,所以超輪在搭配上重力帶之後,再加上不同的握姿,又能增加許多不同的訓練變化。不過要再強調一次,就是使用重力帶的時候切記一定要將兩端的安全鎖完全鎖緊,避免在運動的時候鬆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下半身採用弓箭步的方式將重力帶的中段踩住,掌心採用向下的方式握住超輪。

可以鍛鍊到三頭肌與三角肌的部份。

如果雙手是向前方推出後再將超輪向上舉,又能多鍛鍊到核心的部份,而且明顯更困難一些。

另外改用掌心向上的握法時,則能鍛鍊到二頭與三頭肌的部份。

平舉的話同樣能多運動到核心肌群的部份

深蹲這個動作最近幾年非常的流行,尤其是在健身房一定都能看到使用槓鈴、啞鈴或是壺鈴進行深蹲,而且不分男女!我個人也很常做深蹲這個動作,因為幾年前膝蓋十字韌帶有重建過,要靠深蹲來鍛鍊到股四頭肌還有臀部,不過我並不會過度的負重,因為很怕膝蓋會再次受傷,所以通常是使用磅數較少的壺鈴或是啞鈴來做,如果有教練指導時才會使用槓鈴。
而超輪搭配上重力帶後同樣能增加深蹲時的效果,首先雙腳要將踩在腳下的重力帶撐開到與肩膀寬度略為相等的距離。

接著將超輪向上推至於脖子的後方,並扛在肩膀上。如此一來就能做來回的深蹲動作,至於深蹲的標準動作網路上有很多的資料可以找到,這裡就不再多做討論,我個人的做法是在我自己舒適又穩定的情況下做上下來回,至於蹲下時因為我不會蹲到太低所以膝蓋是不太會超過腳尖。

不過不曉得是我姿勢不正確還是超輪的重力帶長度不夠長,我在深蹲時站起來的時候很卡,會覺得沒辦法完全站立起來,整個人變得很憋。後來詢問過岱宇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筆者自己腳下沒有把重力帶撐開,如果正確撐開的話依照我的身高長度是足夠的。

另外,使用超輪的好處是在中間的海綿壓在脖子上並不會不舒服,如果是在健身房使用槓鈴時,如果負重過重時做完會覺得脖子後面有點不太舒服,我自己有的時候即使有墊毛巾還是會覺得有點卡,健身房提供的海綿我又覺得有點髒...
另外也可以做類似向上推舉的動作。單腳踩住重力帶雙手掌心朝上。

不過這個動作不曉得是我的姿勢不正確、肌力不足亦或是繩子不夠長的緣故,與蹲舉一樣做起來有點卡,手臂的部份感覺只能向上舉到照片中的程度...

後來改採用跪姿將重力帶固定在膝蓋下,做起來才不會有卡卡的感覺,雙手就能向上舉了。

說明書上還有一個動作,是將重力帶固定在背後雙手往前推,不過帶子的長度這個時候又會顯得略長,雙手沒有感受到任何的阻力。解決的方法是將重力帶盤捲在鈎環柱上,縮短長度就能增加阻力。

另外還有個動作可以做,就是腳踩弓箭步的姿勢,將重力帶固定在手腕上做出類似拉弓的動作,不過個人覺得這個動作做起來的強度比較低一些。

如果要增加強度的話,就在手腕的部份將重力帶多纏繞幾圈縮短長度,就能增加強度。

除了深蹲外,坐在墊子上還能做出不同的變化,訓練到腹肌、核心還有股四頭肌的部位。坐在墊子上將重力帶踩在腳底固定,將重力帶在脛骨前反轉一圈拉好確認固定,握住超輪的中心並將掌心朝下。

接著雙腳用力伸直懸空,身體往後躺雙手向後拉。

另外也能改將雙手抱在泡棉的位置身體往後躺,做起來會比上一個稍微輕鬆一些。

再進階一點還可以加入類似划船的動作,做起來其實相當的累啊...

F.飛旋核心
最後看到的是飛旋核心的使用方式。在使用這個功能前,首先要將門擋固定在門後的門縫上,因為泡棉跟側帶的材質都是軟的,可以稍微減輕傷到門結構的疑慮。

而在門的另一邊(也就是要運動的那一邊),則是要將固定扣環扣上,同樣的要記得把安全鎖鎖上,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喔!

飛旋核心的動作是屬於多重組合運動,藉由核心肌群帶動身體的小肌肉,在短時間內透過組合變化達到肌力與心肺有氧的訓練。
這次拍攝的場地是借用同事家的客廳,他的客廳從照片中的左到右為兩米八的距離。但我覺得這樣的距離要使用飛旋核心的功能還是稍微有點壓迫,而在我自己的家使用時,因為沒有適合的門與空間可以使用這個功能,這次的飛旋核心動作就只有在同事家試用了一個下午。不過因為在同事的客廳沒有穿運動鞋,一些比較大的跳躍動作就略過沒有嘗試了。又如果要我把這個器材帶到公園用這項動作,除非有很多人一起陪我做,否則要我一個人做還真是讓人害羞XD

飛梭核心幾個比較簡單的動作,就是利用腳步的移動搭配上類似打擊的動作,透過來回的移動與打擊出力對抗阻力,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大量的運動。

再進階一點則是能再搭配上握力棒的功能,增加一些彎曲超輪的動作,一面要對抗重力帶的阻力一面還要做彎曲,做起來確實很累啊...

有個比較特別的動作,是做類似釣魚甩竿的動作,因為超輪的中間會彎曲,所以要想辦法將超輪做平衡,手越往下握會越難控制,但也越有訓練的效果。

如果是喜歡打棒球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重力帶來練習揮棒的動作。

另外坐在地上的時候,則能進行類似划船的動作。

一般在健身房的時候做的划船機方向比較固定,但使用超輪時因為門擋的位置可以自行調整高低,再加上重力帶的方向性比較多變化,所以可以做的動作範圍明顯更多了一些。

另外這次試用期間,筆者也邀請了一位有運動習慣的女性朋友試用一個下午。她大約是在兩年前開始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一周大約會上一到兩次的TRX課程,再搭配上一到兩次的慢跑,所以一周下來最多會運動三到四天的時間,半馬的成績為兩小時十五分。身高為160公分體重為48公斤。
她第一次拿到超輪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重量比她心理預期的還要更重一些。而在握力棒的功能上,她已經用力到脖子都爆青筋了彎曲的程度還是很小XD(建議女生還是從基本動作開始慢慢訓練,手臂打直的情況下要把超輪彎曲,個人覺得確實不是很容易。)

而在甩棒的功能下,單手她個人是沒辦法順利讓甩棒做正確的擺動,但雙手的情況下就可以。


她自己過去雖然有上TRX做腹部的訓練,但從來沒有使用過健腹輪,因為會擔心力量不足造成受傷,但這次使用超輪因為有煞車輪的關係,所以她比較敢嘗試,雖然沒有辦法將手完全向前伸直,但至少能在能力的安全範圍內做到這個運動。

至於搭配上重力帶的訓練,她則認為做起來很累,因為重力帶的阻力對她來說有很明顯的挑戰感。

而在體驗完的隔天她表示自己的手跟腳都很痠,如果持續都做的話應該會有效果。

3.結論 |
這次短時間與超輪相處下來,雖然個人在身體的外觀上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不過每次做完的隔天有運動到的部位都明顯的有痠軟的感覺,而且在手臂的部份個人覺得也有更加結實(連筆著的女朋友也這麼說

依照筆者的運動習慣來說,能夠運動的時間一直都不太固定,雖然間歇訓練的課程一周有排一堂,但身為一個勤奮的上班族(咦?),往往臨時的加班就可能導致一陣子沒辦法上課,每次缺一至兩堂課,中間如果又都沒有去運動,等到再下一次上課時又會明顯感到覺得肌力又退回到了原點...至於那種出差一小段時間的,等到下一次上課的時候還能夠撐完全場就阿彌陀佛囉XD所以如果能夠搭配超輪這種類型的器材做訓練,對我個人來說確實會有一定的維持效果。
不過說實話,在飛旋核心訓練的部份,如果家裡的空間比較有限的話(再加上如果做出跳躍的動作還要承擔被鄰居罵的風險XD),還要穿上一雙室內的運動鞋避免腳受傷,真的要在家裡使用到飛旋核心訓練的完整功能個人覺得確實比較難一些。另外就是在重力繩的部份,個人覺得如果能夠附上兩到三條長短有落差的長度,讓使用者能夠依照自己的身高體型來做選擇,應該會更方便一些。
而這種類型的運動器材,我想最多人討論的應該都是到底有沒有效果,就我個人的認知來說,如果真的能夠每天都使用,並且動作都很確實的話,對於肌力與心肺功能理應會有所幫助。不過如果要有很深的線條,還是要搭配飲食控制還有一些有氧運動,才會有更顯著的效果。至於要有像健美先生的那種大塊肌肉,應該還是要上健身房使用重量訓練器材才會有更好的效果。但不論是哪種運動方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持之以恆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