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肌耐力很差的健身新手適合請私人教練嗎?

想請教各位前輩
我是5月剛加入健身房的新手
過去都沒有運動的習慣
身高162,體重59.5,但體脂肪高達35%
加入健身房將近2個月來,每週會去3次
通常都會做1小時的有氧運動(快走或上有氧課程)
但是....不管是體重或是體脂,一點點都沒有少
這週上了入會送的免費教練課
只做了拿壺鈴深蹲10*2組,跟單腳往後蹲左右腳各10下*2組
我就開始冒冷汗,頭暈站不住
課程也就結束了
教練說沒見過像我肌耐力這麼差的
回家後我的腿簡直要廢了,足足痠痛了4~5天,而且是很不舒服的那種
實在很想減肥把線條練漂亮
但我擔心我肌耐力這麼差,如果花錢請教練也許撐不了1小時,會浪費掉時數
我是不是應該先提升自己的肌耐力再請教練呢?
又~該如何提升肌耐力呢?

另外,我有請教教練為何我做有氧都沒有瘦
教練說快走的效果比較不好,應該用慢跑的提高強度
可是我看很多文章都說快走的瘦身效果比慢跑好?!
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呢
2014-06-30 1:17 發佈
先不要拿東西,深蹲20*5(慢慢做)
既然是私人教練,加上專業度真的夠的話......
應該是任何人都適合
不過聽你說那個教練把你操到4-5天還很不舒服,那真的有待進一步確認教練的專業


先減體脂肪再練線條也不遲
增強你的有氧運動強度(數量、時間)才能有效的減肥(減體脂肪)
最簡單測量你的運動強度的方式就是你流的汗(雖然不是那麼的正確,但適用一般人)

快走比較有效還是慢跑比較有效,其實你去運動場或者公園看看那些快走與慢跑的人的差別也分辨得出來(玩笑話、沒有精確調查過)

你說你已經持續2個月這樣運動沒有減低體脂肪,代表強度不夠,不管是時間或者次數甚至是你運動的類型


說太多也沒用......
依你的敘述,我覺得你只要做2種運動1-2個禮拜應該就可以減體脂肪並且增加一些肌耐力

1.慢跑
2.核心肌群訓練(撐體動作)

慢跑要持續不停,速度可以不快,但時間要長,找一個你心肺可以接受的速度,配合呼吸,最後快受不了再來個強迫加速撐到極限(直接爆汗)

撐體就是最基本的伏地挺身姿勢,但是用雙手的手肘(尺骨、橈骨)撐地,身體盡量成一直線,縮小腹。因為不知道你的能力在哪,所以建議撐到你快受不了的感覺實在硬撐10秒,做個3組或更多。

兩種都會流很多汗,然後有可以練到上肢與下肢的核心肌群,最基本的東西就能有效達成你的目標
以上個人見解,或許有不對的地方XD



憑著一股熱誠幫助他人的心回答

毅力決定你的魅力,但還是要量力,不要為了減肥反倒賠了健康生命力!


下午3~6點是人體生理週期最適宜運動的黃金時間,因為埋在下丘腦的生理週期節律指揮,那時的體溫處於最高點,肌肉最暖和且最有彈性,反應最快,力氣最大,人最清醒,不易受傷,而脈搏跳動與血壓則最低。


一般人下午2~4點體溫最高,那之後就開始下跌。反之,體溫在早上起床前3小時之內是最低的,運動達不到最高效果。


傍晚也行,我都是放學後運動的。因為這樣比較好控制時間。而且運動完,剛好是晚餐時間,如果晚上無其他活動,餐量可以減半。


健身(gym)一星期(一三五),隔日做比較理想更收效。唔建議你一星期做足6日,這令肌肉無充分時間休息和吸收養分而生長壯大的。其間可以配合多做「30分鐘以上的帶氧運動」,如緩步跑或游泳,兩三月就會慢慢開始收效啦。



健身休息真正的意思係讓肌肉休息,不要再過多操練運動,需要靜態休息就可以,當然包括睡眠。


至於運動醫學說的情形,因為運動後細胞內的葡萄糖會大量消耗,不足時才由肝醣來分解補充,細胞也特別,需要吸收熱量,如果在此時吃東西的話吸收效果當然會加速,所以要更多蛋白質養分來增長。


因為剛剛運動完,生理機能很急迫的需要養分補助,所以只要食物一吃下去或喝豆漿,飲高蛋白質奶粉,d養分很快的就被吸收,這也就是有些人相要緞練運動來增肌了。


所有問題,可見下解: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運動健身增肌朋友,在運動後補充高蛋白質營養品,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12.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13.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依照你的名稱跟身體數值我猜你應該是女性?

其實肌耐力或者心肺耐力都是靠訓練而來

並不是說你2個月就有本事看到什麼不一樣

況且你才加入5個月而已

不要求快



去健身房就是做自己的

不用管別人做什麼

教練的部分我只推薦你買個5堂把所有器材摸遍

然後知道怎麼訓練 (怎麼用肌肉使力,組數次數之類的)

其他的教練課程只是讓你白花錢的而已



你說你每星期去3次

如果可以就把次數增加1~2次

或者把訓練長度加長30分鐘到1小時

練身體沒有捷徑只有努力



至於瘦不瘦身

只要你在做運動就是在消耗卡路里

只是消耗的量大或小而已

你要瘦身就是吃少於身體能代謝的卡路里(約300~500卡)

要增重就是吃多300~500卡

沒有局部減肥這種事情



再來是你能吃多少卡路里

網路上有很多卡路里計算的網站

你可以多去幾個然後平均數值

或者你可以嘗試以1800卡為基準嘗試一個星期看你的體重變化 (如果你是男性用2500卡)



吃的內容

確保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其實不用特別去攝取因為這兩者幾乎是存在於任何食物中
其實你請教練也是有人陪你練肌耐力而已啊~~
沒有肌耐力,他也不可能帶你做甚麼更進級進階的動作
因為你負荷不了

通常,我說通常女生都會對自己好一點XDD
有教練可以逼迫你再堅持一下,強度在高一點


PT只是指導你基本動作與安排課表..
這些都是在你基本知識不足時所需要的..
等你動作熟練肌耐力練好後..反而就不再需要PT了..
持續做下去就對了 我之前也會頭暈眼花甚至聽不到 @@
上完課也覺得很痠很累
但持續四個月 狀況慢慢改善
現在可以上完一小時的課 不會痠
持之以恆囉
謝謝大家的指教
我是女生沒錯
從星期四上教練課我的腳痠到今天才好
有氧也都做不了,上下樓梯得扶著一步一步爬
會痠痛那麼多天,我有想說是不是因為我後來不舒服教練沒帶我做伸展的關係?
昨天我自己去做了重訓~訓練腹部的肌肉
可能真的是對自己太好,回家後都不會痠
讓我開始覺得請教練陪練似乎是有必要
只是一堂教練課要1200,一買得買24堂
實在超出我預算很多
而且若是一個月上8堂,加上月費,那每個月在健身的支出都得破萬,很可觀
所以我才會裹足不前

飛舞貓 wrote:
謝謝大家的指教我是女...(恕刪)


哇…原來女生 這樣正常比例,體脂肪可以飆到這麼高喔!
小弟,建議妳 可以先買書來看!
然後自己練習運動 一個月量一次體脂肪,
如果到了9月份 沒有逐月遞減的話!
再來考慮教練課程!

因為如果短時間內狂操妳的體能,
有可能幾次上課後,因為太累而產生懼怕運動!
反而更不好!

加油!

已經持續天天運動 快5個月的我,良心建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