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20131228更新
練了一陣子T-BAR ROW,有了新的體會,
說明在先,是「體會」,是自我訓練時的感覺,沒有經過科學量測,
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親身感覺看看。

新的體會就是,感覺因為T -bar row有支點的關係,固定了運行的軌道,
所以施力的方向應該是下圖的圖左,而不是圖右,
雖然重力是向下,但軌道固定的緣故,施力是會變成左圖的。
也因此,利用T bar row的時候,並不用像bent-over row一樣:
為了加大運動軌跡的幅度,身體需要盡量與地面平行。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因為身體不需要太平行地面,下背的壓力可以減輕許多,
且因為一端有支撐,限制住了活動的軌跡,也比較不容易在操作時聳肩,借用太多的斜方肌。

下面連續三張圖,是新買的T-bar row配件,
我原本是用V型拉桿做T-bar row,
優點是:掌心相對的自然握法,二頭肌出力比較多,可以拉的比較重。
缺點是:手握的比較窄,動作受到侷限,背夾的比較外側。

而新配件,手變成寬握,背可以夾到更內側,
且是正握,可以減少二頭肌出力,對闊背肌會更刺激些。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這個配件挺推薦的,可以用於25mm跟50mm的長槓,淘寶上買才RMB78,CP值很高,
他還有單管炮筒,一般家用50mm粗的器材就能裝,
也可以用20KG的三孔槓片壓住也挺穩的。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分隔線---------------------------------

201304舊文
請教各位大大們,

一般採用握著槓鈴兩邊的俯身划船,
以及槓鈴只有一端裝槓片,另一端插在T型器裡面,兩手心相對,進行俯身划船,

查了資料,兩者皆能練到闊背肌,但T bar 划船似乎還能更深入刺激到菱形肌?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差別嗎?

T-bar 划船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一般的划船
20131228槓鈴Bent over划船與T-bar划船
2013-04-24 11:54 發佈

ululant wrote:
請教各位大大們,一般...(恕刪)

如果我沒理解錯,
窄把的划船,主要是修厚度
寬把的滑船是修背的寬度

有點像是胸推跟胸飛鳥的差別




這張看看
ululant wrote:
請教各位大大們,一般...(恕刪)

solomon1125 wrote:
這張看看...(恕刪)


好圖,不過有沒有大一點的?

剛查了一些國外的討論,兩種都有人偏愛,
T-bar row的支持者,論點是:可以在減輕下背負擔下,舉起更重的重量,集中轟炸闊背肌跟菱形肌。
一般的bent-over row的支持者:概念同硬舉,屬於全身性肌肉協調出力的動作,
對於肌肉均衡發展比較有利。
ululant wrote:
T-bar row的支持者,論點是:可以在減輕下背負擔下,舉起更重的重量,集中轟炸闊背肌跟菱形肌。...(恕刪)


如果是原照片的T-bar row, 而沒有器材撐住上身的狀況下, 也並沒有減輕到下背的負擔吧?
既然提到下背,那就連下背一起討論吧 ps.圖自己畫的,很醜,別笑!
首先看下面這張圖,俯身槓鈴划船,最常見有彎腰45度(A),以及彎腰90度(B)兩種

圖中的紅色線條為划船動作的向心收縮位置,以上臂拉到跟軀幹成0度夾角為準(有些人柔軟度好可以更往後拉,但是不會差異很大),綠色的框框,是用來表示運動軌跡跟阻力(槓鈴是重力,朝下)的距離
B姿勢因為髖關節彎曲角度大,對於下背的負擔比較大,且柔軟度差的人很容易背打不直,他的優點是上半身呈90度讓阻力跟闊背肌的收縮方向一致,可以最大的刺激闊背肌,且運動距離變長,肌肉刺激度比較大
A姿勢彎腰角度較小,下背負擔相對比B低,是此角度的優點,但是他減少了划船的距離(綠框變小),肩伸展過程在矢狀面的距離變短,可以讓人舉起比較重的重量,但是這裡有個盲點,如果目標是對闊背肌的刺激,B姿勢可能用較輕的重量就能提供刺激,A姿勢卻要較重的重量才能達到相同的刺激
曾經看過有人槓鈴總重120公斤做划船,但是上半身前傾角度比45度還小,運動方向篇的太離譜,根本不符合闊背肌的拉力線,根本就是聳肩了...

再來講T bar row,這機器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有靠墊支撐身體,一種沒有,前者才有減輕下背負擔的功能(但是胸腔被壓的好痛,個人不喜歡
有靠墊的又分為兩種角度,一種是45度傾角,另一種是90度傾角,後者較少見,因此應該有三種機型
如此圖所示

A為45度傾角有靠墊,B為一般無靠墊機型,C為90度傾角有靠墊
B跟一般槓鈴划船一樣,在於運動者自己彎腰的幅度控制
AC就是直接幫你固定好,設計比較好的T bar機,都有窄握跟寬握的設計在一起讓運動者選擇

至於窄握寬握...有空再補充
Ming大您的圖讓我想到達文西的手稿...

ming0418 wrote:
既然提到下背,那就連...。至於窄握寬握...有空再補充(恕刪)


喔喔,真詳細的圖文說明,且能獲得明大手稿,真是倍感榮譽!
期待,寬握及窄握的補充。

ming0418 wrote:
既然提到下背,那就連...(恕刪)


所以才說,好問題才有好答案,午休太趕才貼了那張圖,主要解釋不同姿勢肌肉受力各區域不太相同。

沒想到就引出了純手工的明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