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
小弟今年邁入30,也一直有保持運動的習慣,籃球、跑步、腳踏車等,在家也會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簡單的自主訓練。也因一直保有運動的習慣,所以從沒意識自己體能狀況不足的情形。約在一個月前,有球友建議組隊參加聯盟形式的球賽,心想雖然約二年沒接觸過高強度的球賽,不過以自身目前的狀況應該還可以應付吧!結果幾場比賽下來,心肺勉強可以但肌耐力明顯不足,也影響在場上的表現。跟球友討論如何加強自身訓練時,有位球友建議我可以嘗試看看重量訓練。之後,我陸陸續續開始搜尋相關資訊,約二周前加入了一間運動中心,雖然器材不多但應該也夠我這個重訓新手操上一陣子。
訓練至今第18天,開始訓練之後從飲食的細節,包含原本4~5餐增加至5~6餐、熱量的攝取、蛋白質的攝取、大量的蔬菜、少鹽少油少糖、每日飲水至少3000cc到作息的調整,每天睡滿至少7~8小時、盡量12點之前就寢等,能夠做到的都會逼自己做到。前幾天洗澡的時候驚覺到身體已經開始有些變化,突然覺得重訓這件事還真奇妙也真有趣!球友也發現了我身體的變化,就開始討論訓練的內容,有些人覺得我訓練的菜單安排的有點奇怪,我有請教他們要如何修正,不過他們總是無法說的很具體,這也是小弟這次主要PO文的主因,希望能請益各位魔人級健身前輩對於小弟訓練菜單及方法的指教,麻煩各位了!(初次發文,若有用詞不當或是觀念、方法上偏差還望各位前輩砲小力一點@@)
以下是小弟的訓練菜單:
周一:胸→腿→肩→三頭
周二:背→腹→二頭
周三:跑步1小時
周四:球隊練球
周五:胸→肩→三頭
周六:跑步5KM
周日:休息+比賽
周一:背→腿→腹→二頭
周二:胸→肩→三頭
周三:跑步1小時
周四:球隊練球
周五:背→腹→二頭
周六:跑步5KM
周日:休息+比賽
訓練方式:
因為小弟主要是針對肌耐力的訓練,所以每個部位的訓練為7組,每組12下,做完最後一組不休息緊接著做一組重量只有一半、次數20下的緩衝組,每個部位的訓練一定都會做到力竭。
alpha31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今年...(恕刪)
訓練確實沒有一定的標準,也難怪你的隊友無法說出一體適用的方法,不過比較有效率的方法還是不少。
以你的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運動表現來看,3天2分超級組應該蠻適合你的。
3天就是把訓練課程分3天
2分就是上下半身
超級組這就不難瞭解,以2個動作為1組的結合,或結抗肌的結合
從文中敘述的一週流程,下列請參考
週一可安排下半身腿部訓練+中肩+腹部
週二可安排上半身手臂訓練
週五可安排上半身胸背訓練
此外這3天的訓練,各肌群不互相影響,肌群休息時間相對合理,也不影響比賽日的運動表現,而使用超級組對心肺功能也有助益。
動作組次數應自行掌握,以不影響主要訴求運動表現或訓練為佳
由於不是屬於成長型訓練,所以重量要低,組數以及次數要多,也不需要做到力竭,更不要拼組數及次數到乳酸堆積。
訓練方式以超級組為主,並建議改成20下做6~7組,重量比你目前用的重量還低一點,而且要加入動作維持的支撐性耐受力訓練(核心肌群訓練)。
遠離機台,盡量使用Free weight區以及Cable機台,重量輕的開始只要資勢正確最重要,畢竟這些訓練都能強化較多部位的穩定性以及肌耐力,進行這類訓練可以把組間休息時間拉長。
建議一段時間插入一次的爆發力訓練。
如果18天就能讓你這麼黑皮,那我想過個半年一年的你就High翻天了。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