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一小弟做完之後 上班的時候只要手舉起來
紅色圈圈的地方就會突然刺痛一下 可是就是舉起來會刺痛"一下"
手放下來就沒感覺了 右手不會
另外就是不管是練哪裡 回家之後玩電腦
總是感覺左背隱隱痠痛 站起來動一下就又好了
可是坐下去沒5分鐘 又感覺他在隱隱發酸
請問各位前輩這是什麼問題
感謝指教
a86121310a wrote:
不好意思 是上斜30度史密斯 跟上斜的啞鈴
史密斯仰臥推舉 20KG 40 45 47.5 (10下) 50 (8下)
啞鈴仰臥推舉 35P 40P 45P 50P 55P (10下)
如果你的痛點很明確是你指的肩部的那點,再聽你的描述症狀,
那很大的機率是:肩旋轉肌群與肩部前部的肌腱發炎了。
請自己google:肩旋轉肌群,肌腱炎。
不動還是會痛的話,可以冰敷一下,若是最近才剛受傷,先不要熱敷,因為是處於急性發炎。
不痛了,也不要以為好了喔!小心反覆發炎,造成組織粘粘等許多後悔莫及的症狀!
參考經驗來自:日積月累的健身慢性傷害經驗,與看醫生的經驗。
我目前已經淪落到正在治療復健肩肩旋轉肌群的鈣化性肌腱炎!
現階段,左膝已經沒救,慣性罷工! 右上背已經有trigger point!

小心啊,還有下背那點,我是沒經驗,
不過我以一個37歲中年大叔給你的忠告:
練習不要急躁,有傷必休,有點預算的話,找個自己也練得不錯的教練,上個基本姿勢一兩堂。
沒預算的,去醫院復健時,問一下物理治療師,那些動作風險很大?
建議不要淪落到要去醫院才知道錯了啦。
最後,建議你去掛個有運動醫學的復健科,給醫生看一下,雖然醫生都看很快。
還有,不要隨便相信訪間買的到的健身書,即使號稱很專業的書,
健身學問太複雜,每個人身體差異很大,要步步為營。
網路上的鍵盤健身更是看看就好。
再來,說句年輕人不太注意的建言:
人體的骨骼,韌帶,滑囊等組織,都是有壽命的,即使你肌肉再強壯,也挽回不了這個事實。
況且在努力健身的同時,你已經在提早耗盡你的存款,即使你的動作再正確,都一樣。
以上,給那些健身愛好者忠告:
注重攝取健身運動與人體的學理學問,多吸收一點。
提早認識“適可而止”的意義!
證據之一:肯努力苦行練習的人不少,但是你去找找年過40,還是一樣操練實踐的人有多少?
你以為是他們變懶惰了? 其實是大部份都是傷痛累累。不是被迫停止,就是調整到娛樂級的練習。
如果你瞭解睪固酮在男性30,40歲後的分泌狀況,與其和肌肉生長代謝與修復的關係。
你看到40歲之後還能維持一定的肌肉比例(如黃阿文先生),與有一定肌肉的女性,你會向他們致敬的。
1x,2x的年輕人啊,年輕是本錢沒錯,
但是你先花了,你中老年就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