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俯地挺身對應仰臥推舉

請問
印象中有看過說
俯地挺身時相當於支撐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二(數據可能有誤 請指正)
那麼體重80KG做俯地挺身 相當於 80*2/3 = 53kg 的負重
也就是做仰臥推舉時 至少要推大於50KG 不然還不如做俯地挺身嗎?
謝謝
2012-10-27 9: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俯地 仰臥
ululant wrote:
俯地挺身時相當於支撐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二(數據可能有誤 請指正)...(恕刪)


我剛用磅秤做了一個小實驗,量到體重 65.2kg;但是身體做好伏地挺身的準備動作後,將雙手壓在磅秤上所量到的力量是 43.1kg。所以兩個數字相除得到 43.1/63.2 = 66.1%,幾乎就是三分之二。

接著把雙腳放在椅子上墊高約 45公分,量到雙手承受的重力提升到 48.3kg(74.5%),約是體重的四分之三。

以下個人淺見 有錯請指正

但伏地挺身 因為有雙腳 雙手當作固定 穩定的用途

而且伏地挺身到後面 累了 可能會借到其他部分的力量

而握推的話 先是少了 雙腳的固定 如果是做自由槓 雙手更是沒有固定(沒有軌道 會漂)

因此除了要應付重量之外 更要用力於穩定之上


所以我覺得 假設都是100%只用對應肌群在用力

那麼伏地挺身可以做A KG

握推(有軌道)可能只有B KG

握推(自由槓)大概只有C KG

其中 A > B > C

happyrunner wrote:
我剛用磅秤做了一個小...(恕刪)

感謝實驗測試!

小憂鬱 wrote:
以下個人淺見 有錯請...(恕刪)

恩,觀念應該是這樣沒錯,謝謝

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到,不過爬了其他文,
看到有說推舉用40KG~100KG在推比較有效果
要做類似握推的伏地挺身,起碼也要準備伏地挺身器,原本赤手在伏地挺身加手腕上的壓力會變成前臂肌群負擔。

訓練上伏地挺身其實蠻OK的,但是一定的訓練程度之後要針對不同的訓練手法給肌肉不同的刺激才是。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要做類似握推的伏地挺...(恕刪)


感謝大大回覆

其實會問此問題,是因為要買新啞鈴在家練,
原本是用一支20磅 用兩支(共40磅)做臥推 感覺強度還沒有1.5倍肩寬的俯地挺身強
今天新買的啞鈴到了,是買組合式的,
先加到一支40磅 兩支共80磅做臥推,馬上感受到自由重量訓練的難度...
80磅雖然頂多35KG還不到體重的三分之二,但要穩定啞鈴比俯地挺身困難...

最後減到一支30磅 共60磅慢慢練...
ululant wrote:
感謝大大回覆其實會問...(恕刪)


同樣的問題我上周日也遇到了,上周運動中心的握推機台坐墊重新蒙皮,所以我改做啞鈴史密斯推舉。

握推機台本身只要推的力量(不必平衡)而且我算蠻習慣的,所以重量跟體重差不多但是做起來已經沒有之前累,但是啞鈴要保持平衡反而辛苦很多,而且我啞鈴的重量比起機台的重量用的要輕一些。

跟當初剛買伏地挺身器的感覺類似但更加強烈,所以我決定調整訓練內容,要調整機台握推的訓練量。

伏地挺身器還可以搭配這個動作來練三頭,最近也打算要試試。

動作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自由槓(啞)鈴拿比較輕很正常

因為它更需要平衡和控制力

不像固定式機台一樣,你只需要用力就行(它已經幫你固定好路線)

所以雖然拿得比較輕,但不會比較輕鬆

Arbicool wrote:
伏地挺身器還可以搭配這個動作來練三頭,最近也打算要試試。(恕刪)


架橋式板凳撐體在家中的桌子椅子邊就可以做(不過椅子要注意不要翻了),做了一陣子後

就可進行加重(放重物在身上來增加強度)


我個人是拿這個動作與雙槓配在一起

胸練完後接著練三頭時

第一個動作
雙槓8-10下(強度高)+架橋式板凳撐體10下(強度低) (中間不休息為一組)

或是
第一個動作先做仰臥三頭肌伸展(強度高)
第二個動作再做
雙槓6下(強度高)+架橋式板凳撐體10下10下(強度低) (中間不休息為一組)


個人意見
要有漂亮的手臂,對我來說練三頭比二頭更重要
鐵克網內的動作我幾乎都會做
http://www.takesport.idv.tw/gym/workout/tricep/tricep.asp

必做
1.仰臥三頭肌伸展
2.雙槓
3.啞鈴雙手後曲伸

再加上一種剩下的動作混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