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看到元首出訪非洲國家的新聞,雖然不確定甘比亞/衣索匹亞還是阿爾及利亞有啥差別,總統都說了要有強健的體魄,無疑的這可以當成標竿,能實踐的話他的位置有朝一日說不定能換我坐坐看,頓時激起了我健身的的念頭。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這樣想,我也算是個有恆心毅力的人,從戒菸這事就看得出來,想過數百次,也身體力行戒了10幾次,一直到現在也還在戒,說明了我真的願意持之以恆的運動。爬了許多大大的文,發覺想要有效的健身,一個好的事前計畫是需要的,這是我整理的幾個大方向供大家參考:
決定大方向
1、你要減重還是變壯
體重過重的人,當然是以有氧運動消耗脂肪為主,但我個人是過輕體質,可能猴子都比我還強壯,所以目標是以增加肌肉量、讓自己看來更壯的重量訓練。
2、你要運動員體型還是大隻佬: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阿諾就算坐了好多年的辦公桌,還是很壯,而你練再多年,他的手臂還是比你大腿粗,當然不排除少數人能做得到,但好比在街上你看不到太多D杯辣妹,肌肉猛男也是。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運動員的精實體型+上部分的肌肉是普羅的選擇
3、你主要要練哪裡
確定好方向後就可以開始排定你的每周健身計畫了。健身鍛鍊好比練功,一個週全又扎實的計畫,有如武功秘笈,練個10年20年來的必能有所小成,不過工商社會大家都沒啥時間,難怪隔壁小寶問我有沒快些的方法,我們討論了30秒後決定從胸肌下手。
為啥是胸肌呢?核心肌群(腿/臀/背)是很重要沒錯,但考慮社會普遍的觀感,47%的男人看女人先看胸部,女人看男人也差不多,就算沒學過統計學應該都明白這代表甚麼意思。我不是醫學系畢業的,不了解練胸肌為何要分啥上胸下胸還是胸大肌胸小肌的,怎樣練會變成方肌/圓肌/水滴/碗公這類等等,個人對形狀並沒有太多的意見,反正大就好,就先從最基本的開始。
------------------------------------------

A、伏地挺身預備(PUSH UPS)
伏地挺身嚴格說來並不符合效益,因為他同時練到胸肌、三角肌跟三頭肌。我們從小被灌輸德智體群美5育並重,真的這樣均衡發展將來長大後只能當快遞司機,因為他不會過問包裹內裝啥,規劃路線提高效率,有搬貨上8樓的體力,開車不忘跟同事聊天又能學到與客戶的進對應退,但作文這樣寫無疑會被你爸海扁一頓,這是我國小時候就知道的事,所以我寫要當總統,我爸跟老師都很滿意。
但這並不是叫你不用注重伏地挺身,長大後當兵時也發覺到基本的伏地挺身不可或缺,班長的一下二上沒2把刷子還真的撐不下去,但我貌似被乎悠了,好不容易撐過後也沒變我的,後來當上參一,連士官長看到我都笑笑的,讓我更加確定伏地挺身並不是唯一重要的。
那現在伏地挺身該做多少下呢,其實總統是可以做60下的,顧及別人的面子,我也還沒當選,就先從20下開始就好了,所以目標是:每周2次,每次20下。
B、啞鈴飛鳥(DUMBBELL FLY)
我英文不好,一直不甚了解FLY是怎樣的姿勢,好在現在網路發達,去GOOGLE還是YOUTUBE一下就知道姿勢要領,這裡也就不多說了,但有一點一定要提,就是鍛練肌肉有分耐力型跟肥大型,任何練習一定會讓你耐力增加(能做更久更多下)而且肌肉長大變壯(看起來更壯),不過比重不一樣,同樣花20分鐘練習,輕負重多次數的練習能讓你增加耐力,反之則肌肉增大,伏地挺身較屬於前者。通識已經提過,術業要有專精,我們要偏向專門的方式,飛鳥動作正好能讓你集中鍛練胸肌,畢竟女人都希望有厚實的胸膛和寬闊的肩膀可以依靠,再次驗證加強胸肌是健身的有效方法。
C、平躺啞鈴上推(FLAT DUMBBELL PRESS)
同樣的,沒有妹會覺得你月薪3、5萬夠花就好,沒個10萬起跳怎養得起公主,而漂亮的正咩十之八九都有這種症頭,為了如此,健身課表只好再加一項啞鈴上推,跟飛鳥差不多,針對胸肌鍛練。雖不保證這樣你就能把到高中正咩,但至少你不用跑去跟他讀同一所高中進修,也有較大的機會讓她留下映像,而且你還不必是當醫師的,如果被打槍,就當她除了外在,還希望你30CM,雖然很多網友都表示30CM是正常的,不過這屬天生,能做到A、B、C三項你也算盡人事,不用太自責了。
至於做的方式,有使用啞鈴的部分選擇適當重量,大概就是做10下就感到有些吃力就是適當,依序將A、B、C完成為一輪,休息個半分鐘再繼續下一輪,總共做3輪,第3輪的時候應該無力幾乎舉不起來了,完成後會感到肌肉緊繃,這樣就能快速練出胸肌。
--------------------------------------------------

D、深蹲(SQUAT)
每星期1、4練胸肌,那2、5空出來要幹嘛,在M01打打嘴砲還是FB到處去按讚嗎?前面提到我是個有恆心毅力的人,畢竟這是健身計畫不是啥胸肌養成計畫,腦子裡不要只有胸部,或許很多事第一眼都靠外表,但應該會發現往後也需要有一定的底子才不會中看不中用,例如這季節上山看看桐花不錯,如過你上山也唉呦、下山也唉呦唉呦的,別說你女友,連律師也看不起你。所以建議你可以預先鍛練一下。嗯‧‧不過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網路這些好像也不能少是唄,均衡一下,25就稍微練一下核心肌群吧!因為時間有限,那就快一點的深蹲練個20下,只要你姿勢正確,而且放慢動作,不用出門就有很好效果,省下的時間還夠你SKYPE、LINE一下。在家練習非常簡單,等到進階一點也能搭配啞鈴增加重量,全面性的鍛鍊到肌肉。另外如過你不喜歡機械式的運動,PLANK也是不錯的選擇,就單純的不斷變換姿勢,比較有變化你也不用拘泥於那什麼48式這類的。
---------------------------------------------------

E、有氧運動(CARDIO EXERCISE)
再在家裡待下去只會變宅男!該出去走走了。BURPEE(波比?)是不錯的有氧兼肌肉訓練,不過希望你外出別老待在家裡,除非在街上跳到是不反對,這裡就不談了。
有氧這是胖子必備,就算你很瘦還是要稍練一下。每周1次就好,有2個很好的選擇:1是跑步、2是騎腳踏車,2者都是相當棒而且普遍的有氧運動,請把它排進你的課表,建議是騎腳踏車,為何呢?原因相當簡單:因為我不喜歡跑步時聽佛經!2者並沒有關係,但我硬湊在一起,這只是自我催眠叫我不要選擇跑步;而且跑步對膝蓋的壓力比較大,所以你需要選雙像樣的跑鞋,穿個將門還是夜市買的你也會不放心對吧,但打個勾勾說不定要5000千,便宜點穿貝克漢的3000也跑不掉,花同樣的錢也沒人家1/10帥,做人不需自取其辱,我們講求的是運動,去大賣場買台最爛的鐵馬就好了,愈爛越好,也不用費心保養,整台都卡卡的較符合需求,因為他費力騎不快,騎平地好比在爬坡,能有效的增加心肺功能,自虐點的還能任意調整配重(含著煞車騎)短時間騎乘就有長途效果,功能性來說是跑步是遠遠比不上的,千萬別買1台好幾萬、輪子可以空轉數十圈那種,這樣效果就差了。另一個我選擇騎單車的理由是方便&通用性高,要去巷口小七買包菸,你不會換上你的名牌跑鞋跑去買,又懶得走路去時,那台破單車就是最佳選擇啊。
------------------------------------

F、選項鍛練(UP TO YOU)
每周課程大概就上述這樣,什麼!?居然沒仰臥起坐?就說了我是偏瘦的人,計畫當然也會因人而異,如果你希望腹肌壁壘分明,當然可以排入,不過我就算不練,也不會團結一致,而且這效益比較差,要經常性的鍛練,一來沒時間,二來別人也不會太在乎,好比女的有對人間胸器,你自然不會在意她小腹微凸,說不定還會說她身材玲瓏有緻,反之,如果胸部平了,那就叫小腹婆,偏偏又跟期望的小富婆不一樣,所以不要忘了初衷,以上面說的為主,其他就別瞎忙。
真的、真的不再多一點覺得太少的人,那你就練單手集中彎舉(CONCERTRATION CURLS)吧!這年頭大家都講C/P值,他到底是能力/價格、還是成本/表現我也不了,但這項練習完全集中在二頭肌的鍛鍊,不會重複到。所需時間極短又相對容易看到成效,所以也可以說C/P值很高。比如同事知道你在健身,難免會叫你秀出來想取笑你一下,大庭廣眾下當然不方便脫上衣秀給大家看,一般人也不會只穿個繃到不行的小背心,會這樣穿的只有牙仙強森跟那個很難死的麥克連,此時露出你的二頭肌用力秀一下,在同事面前的效果跟累得要死要活得全身鍛鍊是一樣的,何樂而不為呢。
-------------------------------------------------

我沒有啞鈴怎麼辦?
現在物價上漲,知道有些人一定不願另外花錢去購買一堆不同重量的啞鈴,可是沒有它你就很難達到高負重的鍛鍊,練習會事倍功半,解決辦法很簡單,買罐飲料乎乾後裡面裝水就好,日後覺的重量不夠還可以改裝沙子再加水,原則是你手能握住就OK,2L的也沒問題,稍微捏扁一下就行不礙事,大約可以裝到4KG重,再來像二頭肌需要較種重量,5L多喝水還有提把方便的很,同理,20L的水桶也行這樣用,請自行發揮。說到這裡我已經買了1手600CC的茶花綠茶跟1L的雙茶花綠茶,準備實施健身計畫,隔壁小寶他BMI較高,有點傻大呆型的,想說從重的開始比較快,要買鋼瓶裝的可樂,被我阻止了,建議他要循序漸進,先買2手2L的可樂也是一樣的,日後不夠用在買正規的啞鈴。他想了想說也對,那到時買鑄鐵的,也好收納在角落或儲藏室不占空間,身材練好後不用時,一個啞鈴10來磅的,還能拿去回收場賣錢,換2個雙層起司堡沒問題,沒想到他外表傻傻的,省錢這方面卻比我有盤算多了,有這同好讓人感到無比欣慰。
--------------------------------------

增加營養補充!
所有的文章都會叫我多吃些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我是不反對,大家都這樣講我也不好別樣說,甚至在加些高脂肪的也沒啥大礙,畢竟多吃才會長肉,尤其運動完1HR內補充個香蕉水果之類的有助吸收。吃的方式也儘量多餐,比如一天6餐,所以正餐外早上可以加個點心,喝個下午茶,宵夜請女友下麵給你吃,多餐的吃法就連鄭多燕(蓮?)也說只要注意吃的分量及熱量,不分胖瘦都適用這方法。
補充說明一下這個鄭多燕,是韓國有名健身操老師,應該45歲了,原本就像大嬸一樣的臃腫身材,但是卻自創塑身法,現在的她身材跟面貌都無比完美,相關文章也一大堆,雖然沒說有無其他條件造就她現在的樣子,但不重要,廣告上拿搖擺鈴的猛男也沒說這身肌肉是靠搖擺鈴練出來的,沒有這樣的成果只能說明器材都是輔助,真正需要的是你的恆心毅力,相信你看了示範後就懂,也會覺得能健身是件好事,有這動機你就成功一半了,只要持之以恆,加上每天洗澡時望著鏡子仔細瞧個10分鐘,你一定會越發覺自己的身材有所進步。
---------------------------------------

其他器材!
軟墊就夠了,這只是不要讓你躺在硬梆梆的地板上,一張適合的椅子亦是最佳選擇這不用多說,這邊要說的是:毛巾。常運動的人會習慣帶條毛巾,去健身房的人舖在椅子上,去爬山時掛在脖子上,台陽太大時披在頭上,任何場合都少不了它,你隨身帶著要用就有,就算不用,別的運動咖看到也會以為是同道中人,只要不是印著HELLO KIKI圖案,應該都會熱情的跟你打聲招呼,並不會因為上面寫著某某大飯店就BS你,當然也不會有人過問是不是參加告別式發的,如果是LV的說不定還能製造一點話題,但賓士圖樣就不太適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炫富,殊不知你是根本買不起拿個賞車禮也好的人。
--------------------------------------
與日俱進的健身/紀錄方式!
紀錄簡單的多,你把它寫在月曆上就好,不提前撕下來都能有效提醒你的進度鞭策著你,健身的計畫前面已說過,你也可以參照其他文章訂出你專屬的計畫。好在現在人手一支智慧手機,一切都變得簡單了,市場上不乏這類APP,一手包辦計畫&紀錄功能,有螢幕畫面指導對初心者無疑是一大福音,例如這款軟體:跟著MM一起做運動

有親切的動畫跟聲音指導你,包辦了常見的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的訓練,同時幫你記錄成果以供日後比較,沒有上網的用戶很適合,它不會把今天伏地挺身只做5下的這種事情上傳出去跟好友比較,算是設想相當週到。有吃到撐的也沒關係,外出去騎單車邊騎邊打卡,騎個30KM,正好寫完一篇日月潭遊記,絡繹不絕讚能讓你更加努力,下次就是環島了。
當然也有針對特定部位鍛鍊的APP。原本是想找看看有沒有拳頭要怎麼練的教學,這影片看了許多次都沒教,沒想到居然發現這款鍛鍊手指的APP,練會了用指頭做伏地挺身應該沒問題,不過看來是日文的不甚了解啥意思,也就沒細究,有神人可以說明一下嗎?

說到這你心裡應該也有一套自己的健身計畫了吧,立刻就去做吧!我?其實會寫這篇就是要拋磚引玉,希望號招更多人加入健身行列,有想加入的不要吝嗇回個文,等到蓋滿200樓後,到時我們一起來健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