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初入健身房大叔的一些疑問

ken299629 wrote:
本大叔剛過37歲生...(恕刪)


樓主您好

在下虛長您幾歲,也是婚後體重直線上升(老婆御用廚餘桶、試菜大臣),也是在退伍前動了一場大刀:
左膝蓋骨內長了一顆10*8*3cm的腫瘤,需移除前十字韌帶才能將其取出,取出後再縫合前十字韌帶。

術後花了將近一年半復健和自主訓練,持續不斷地"快走"和股四頭肌的重量訓練。
讓操刀的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他的術前評估,我有50%的機率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另外50%只能正常走路。
我第一次比賽中灌籃也是在開完刀之後的兩年。

膝蓋的創傷,對於心理的影響會大於生理的影響。
循序漸進地鍛鍊和練習使用輔助肌群(例如:臀大肌)對於運動表現會有顯著地幫助。
您可搜尋關鍵字:髖上拉。

這是多年前有一位蕭醫師所倡導的概念,當年我開始練習長跑沒多久,總是會在10km的時候卡關。
而且練習和路跑活動結束後的休息時間很長,後來經過好友推薦,拜讀蕭醫師的所有大作後,豁然開朗。
雖然蕭醫師針對髖上拉所提供的說明幾乎都是和騎車有關,但實際上和跑步方式更是息息相關。
重點在於進行下肢運動時,出力的方式和重心的位置很關鍵。
這會影響我們的持續性、運動效率以及對於全身關節的衝擊。

您若有興趣,可多研究"髖上拉",用心體會,您會有所得。
慢慢來,您還年輕,運動生命還長的很。
雖然我自己有買課程,當初運氣不錯碰到的教練也蠻專業的
但我也建議您先養成良好運動+飲食習慣
如果下定決心要碰重訓了
買個教練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我這初心者的心得,當我聽完教練的口述之後
其實在實際操作的當下還是有地方需要調整的
但如果自己有健身的朋友願意教你,那你就省下一筆教練課程的費用了
不過您的身材感覺飲食應該要好好調整比較重要喔


其實我不太曉得為何萵苣的爭議如此多,但我到目前都沒什麼特別的觀感
不就是去運動嗎?
可能我沒想過要退費吧XD
小弟我也是61年次的中年大叔,在幾年的減肥效果不佳後,去年起積極規律運動,年中減肥卡關後,在考慮重訓健身時接觸到這個論壇.拜讀5星文跟Youtube上的影片後慢慢建立重訓健身的基本知識.因為考量離家近的方便性加入WG健身房,嘗試自己練幾次後決定還是請教練.原因有
1.上健身房時間比較有限,下班後,有家庭真的無法泡在健身房多認識健友
2.怕受傷,年輕時,打網球沒好好熱身導致得了網球肘,導致逐漸放棄網球運動.在我這個年紀,受傷恢復速度跟對於運動熱忱的影響
3.自己看影片再摸索出的動作其實容易用錯肌肉出力,或做錯姿勢
4.有專業的教練在旁邊看著你的動作,確保姿勢的正確再提醒你如何感受不同肌群的出力,真的比自己摸索快多了

還有因為接觸了這個論壇,有了基本重訓跟飲食知識,讓我在主動接觸健身房的教練支循教練課時,提出的問題讓他們不敢找個菜鳥教練,否則回答我的問題時就會讓我打槍而賣不了課程給我,在上幾堂課後教練跟我閒聊時我提到剛接觸重訓不久,他還蠻驚訝的說以為我以前有練過只是後來中止了.

以上是我個人經驗給你參考!
ken299629 wrote:
本大叔剛過37歲生日...(恕刪)
年輕時,膝蓋曾經碎裂骨折?
真心建議游泳就好,比較不傷。
年紀越大,關節越容易退化,不要折磨它了。
ken299629 wrote:
本大叔剛過37歲生日...(恕刪)


路過,剛好看到,健身房重訓,依小弟目前看到是維持身型跟肌肉量最好的方式~

不過,因為開版大的體重破百,真心建議先飲食控制,調整生活習慣,將體重降下來後,慢慢透過運動來維持肌肉量,另外減脂,因為,七分飲食三分運動,這是真的,小弟也是一個半月,利用間歇性斷食,還有挑好的食物吃,目前已經從89到79了,雖然目標還沒達成,但是體重下降,確實有增加運動能力,膝蓋的負擔也不會那麼大~不管是有氧,或是健身房的無氧,都比較可以負荷,現在調整為,六分飲食,四分運動,期許開版大也能成功健康瘦身~ps.我是參考peeta的部落格(沒有廣告嫌疑,因為我也不認識本人,呵呵),之後努力執行,覺得不錯分享給你~
如果,為了重訓,教練課,我認為是必須的,但是建議可以單次課程為主,因為,教練給與正確的觀念後,主要還是自身的執行力~

ken299629 wrote:
謝謝大家熱心的回覆...(恕刪)


我也是65年次的,我建議你先養成運動的習慣

當你覺得不運動會怪怪的時候,再慢慢去找想玩的去練
腦殘無藥醫
四字頭大叔簽到,除了身材有型以外也能兼顧身體健康
昨天看了緯來日本台的一個節目,好像是百大奇景吧,我忘了
裡面介紹一位88歲的重訓阿嬤,真的是健步如飛身手靈活啊,看了很感動
真心希望步入老年以後還能這樣有質量的生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