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明明有在練,但看起來卻沒差多少,怎麼有點想放棄了……


G董 wrote:
我本身已經是教練 ...(恕刪)

失敬失敬,原來資歷這麼好,我看照片原以為是小屁孩,原來已是教練級的,外表保養的不錯。
像我練身體健康的,也持續2年了,現在在健身房看到力量強的真的越來越多,一般力量上要算不錯的,蹲至少2倍體重,臥推至少1.5倍,體重輕一點的那個倍數要再拉高一些。
不管健身取向是甚麼,多運動總是好的,樓主的問題應該就是一般的1:強度不足,2:我覺得可能是最大問題也是很多人指出來的,吃的不夠。

antispy wrote:
失敬失敬,原來資歷...(恕刪)



沒關係 我原諒你說我長得像小屁孩的失禮

我的圖與文也跟是不是小屁孩無關

如果一個小屁孩能夠在網路上露臉露身材也是很值得尊敬的

我的本名是林孝弦 我的專業是有絕對自信的

不要迷失在幾倍體重的數字裡,那只是輔助訓練中的

一個簡單參考數值。

我們要思考的方向是 為何要做到這個重量?

我球丟得不夠遠 是因為臥推不夠重嗎?

我跳得不夠高 是因為深蹲未達三倍體重嗎?

我在擂台無法擊倒對手 是因為硬舉未達2.5倍嗎?

那麼一個運動外行的民眾身材想要好 應該要做些什麼呢?

G董 wrote:
沒關係 我原諒你...(恕刪)

我尊重你的專業,同樣格鬥高手的你相信也一樣會尊重健力、健美、身體健康愛上健身房的其他運動選擇,在健力愛好者心中,重量就是一切,要到達這些重量背後付出的努力、風險,不下於任何其他運動,沒有哪種好哪種不好,哪種強哪種不強的幼稚比較。
一個60公斤能蹲起200多公斤,光那個反差就夠使人吃驚,那強到不可思議的核心、腿、身體素質,跟你們格鬥愛好者敢上台比武的勇氣相比,同樣讓人肅然起敬。
剛剛看了你的比賽影片,那個拳腳速度還真不是一般光只練重訓核心腿力夠強就發揮出來的,另外好像打格鬥的人最強的通常是背部肌群。

antispy wrote:
我尊重你的專業,同...(恕刪)


我當然是很尊重所有的專項運動員的。

上面文中所指的一成,就是留給這些專項運動員所表達的敬意

但普遍繳了會費就在健身房隨意拿起器材,沒有教練指導,然後追求數字的民眾有太多是錯誤的

或是買了啞鈴及各項器材在家浪費時間跟受傷都是遠路。

回到您的問題,格鬥搏擊運動員背部發展是很好的,也包括核心及腿部頸部,但說來肩膀及手腕也必需強而有力,在最重量級的領域因為不用控制體重,所以脂肪多些也無妨。
看起來樓主應該是比較想要沙灘健美那種體態
為什麼健美吸引人,就是靜態展示就能看出好的體態,不需用運動表現或其他動態行為來證明
衣服穿著誰知道你很能打?若有明顯強壯的體魄,外觀上就先聲奪人不戰而屈人之兵,不也挺美好的
健美追求的本來就是體態,功能性與運動表現的提升反而才是附加價值

若是單純的追求體態,健美當然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什麼方向才是好,純粹看自己的目標...沒有絕對的答案

不過樓主...
不要認為自己很操,你這運動強度實在太低啦,真的認真練,初學者3個月就能有明顯改變
若以7~10天為一週期,每週期各部肌群至少要操2次
要是健身房不遠,運動花的時間真的差不多,議建還是去健身房,訓練時儘可能集中專注重視肌肉感受度
初期先以10RM上下重量為訓練主力,不要做輕重量
熱量與蛋白質攝取都稍微拉高

inconceivability wrote:
看起來樓主應該是比...(恕刪)



沙灘健美?是這個嗎





不管是健美還是格鬥都不是用來打架的吧!?
我就從來不打架的,我只喜歡攀岩、衝浪、騎車、遛狗。

lzw0419 wrote:
這點程度的練法 跟...(恕刪)</blockquote
維持身材的重訓,這位大大講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訓練強度我會再調整加強,大家重訓都會有一個目標,其實堅持才是最難的,好幾次都想說算了放棄好了,工作一整天回家已很疲勞,老婆老媽看到還說你還要練喔,是丟搞喔,我相信喜歡重訓的大家應該也都是中毒的一份子,看看大家的文章,尤其是分享身材的,都是讓我稱下去的力量。
lzw0419 wrote:
這點程度的練法 跟...(恕刪)
感謝樓主發文詢問:

我想這些問題都是我這個健身、運動菜鳥的問題

此文學到不少,

以前「靠勢」年輕體能好代謝快,反正就是亂練亂吃

但健康飲食、健身、運動是很專業的,人體機能是很奧妙的

越早培養出健康飲食、健身、運動關念絕對是好事
體型:你的體格和105天之前的我幾乎完全相同,個人105天的經驗分享,每次去健身房2小時

績效:健身在最開始的第一年績效是最顯著的,請一定要堅持下去。

身體的肌肉組成:身體的肌肉組成最大的比例肌肉群分別爲:1st下半身(深蹲、硬舉),2nd背部,3rd胸。

訓練對策:81天之後,個人將訓練目標濃縮,時間要花在刀口上面,因此,倘若是初學者要健身可以先把三個最大的肌肉群好好練。三天一個循環,讓大肌肉群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恢復,力竭的時候訓練小肌肉群(手臂、肩部)。

飲食對策:沒意外的話,在每一次的健身之後應該會感受到強烈的飢餓感,應該要好好思考要如何去利用這個飢餓感來補充營養。81天之後,目前自己的作法在健身時大量補充水分,健身後用餐(早餐)。至於健身之前的營養補充對策,現在的健身水平還沒到位,尚未找到解決對策。
追求卓越,成功會在不經意之間追上你...
呃,其實依你練的重量是差不多的吧,重量不加肌肉量就不會加,我臥推100kg3、4下也才比你大一些而己,繼續加油加槓片,你會看到你想要的大肌肌的 XD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