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影片看起來,雖然用了點話術,展現自己理論的紮實,卻沒在管觀眾有沒有可能誤解他講的話。
大家都有念過書,上課老師唸完課本後,不是偶爾會做額外講解,避免知識被學生錯誤解讀(或過度解讀)。
觀念健全的觀眾,雖然不會誤解,大概也不會需要看這個影片。
完全沒觀念的觀眾,需要正確觀念,但是這部片並沒有花心思避免觀念被錯誤解讀。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但是偶而還是會想起10多年來一些自己親身的經驗:
1. 早上上班時提早一站下車, 大步前進走到辦公室, 一個禮拜皮帶就鬆一格
2. 早上走10分鐘大步快走趕公車, 下車後再大步快走20分鐘進辦公室, 下班反之, 回家還吃消夜, 不到3個禮拜, 皮帶鬆到快要繫不住
3. 32式太極劍, 晚上看電視拿著木劍自己比畫, 大約半小時, 不到一個月, 也是皮帶鬆一格. 其實這劍法不複雜, 但身形上下起伏不少, 我覺得這是關鍵.
當然, 我沒有認真減肥, 因此才有這麼多資本可以做實驗
因此, 我覺得這幾年的無氧重訓風有跟有氧再平衡的必要.
但是, 如果有人注意格鬥狂人徐曉冬的, 他打假的對象之一: 無極太極趙冀龍, 你看看兩個人的氣色, 其實徐曉冬年紀大但看起來氣色反而比較好, 顯得年輕. 因此無氧阻力運動還是有其功效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