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的重點之一是先屈髖再屈膝,標準是蹲到髖不高於膝。白話講就是下蹲時先是上身前傾、屁股後伸做出髖關節彎曲的動作,膝蓋到小腿這邊先不作動;直到髖關節彎到接近極限再把膝蓋前推使身體進一步下蹲,若髖關節活動度沒有太差,這時多半膝蓋前推一點點就可以蹲到標準了。因為膝蓋只彎一點點承受的壓力很小,照說幾乎不會痛。但因為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做蹲下的動作都是上身正直或微前傾,所以自然而然就是直接彎曲膝蓋蹲下,這種蹲法膝蓋承受的壓力會很大,若深蹲還是照這樣的習慣膝蓋就容易痛。
我自己的例子。深蹲之前都沒事, 做輕多量為主, 後來開始做重一點, 開始膝蓋有感覺, 還不到痠痛。 到開始挑戰 80kg 或更重就痠痛。 以為是重量的原因。 後來調整姿勢, 刻意用腳底的外圍出力讓我深蹲上來時膝蓋感覺打開 (實際上只是不內塌) 膝蓋的問題才改善。 目前在調整腳底如何穩的發力不依賴用腳底外部出力, 讓我能比較自然的讓膝蓋不內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