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何勸長輩一起健身?

要健身沒有運動習慣其實很難維持
尤其是老人家要開始養成運動習慣更難

像我罵之前有很多理由不想動
她覺得要出門很麻煩
後來家人有買一台健身車(類似飛輪)放家裡
可以邊看電視
剛開始兩三天騎一次 每次只有騎10分鐘
後來有點習慣會騎久一點
現在比我還認真可能因為追劇吧

運動最怕無聊
一開始可能要先陪伴

如果不想買器材這邊說走樓梯可以練下肢
走快點也練得到心肺
我也想知道...長輩的觀念真的不是普通的固執
厭世大魔王 wrote:
家中父母自從退休後幾...(恕刪)


運動是先求有
先讓長輩願意動才是王道
散步/做體操等

另外對於長者的重訓,最好還是詢求專業
免得器材/動作/重量使用不當造成傷害
說健身房運動是賭命的應該是指那些追求大重量訓練的人吧~
一般只要按造自身能力去運動比其他運動都安全~
爬山,騎車出人命的一定比健身房多啦
還有老人家的觀念真的很難改,他們對肌少症的概念可以說完全沒有,而且也不太相信
因為身邊幾乎沒有健身的朋友,因為他們只相信同溫層~
SOURCE: https://news.tvbs.com.tw/ttalk/detail/life/14555


老人家別搞錯了 簡易的伸展運動救不了你
作者 那個奧客
2018/11/22 17:49
小 中 大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每天早上出門去健身房運動,路上經過捷運旁邊的公園,總會看到一群年邁老人家,放著錄音機播出來的「一二一二」,拿著毛巾認真拉啊拉的在做伸展運動,仔細看一下還真煞有其事,整趟搞下來大概半個小時(是的,我竟然在旁邊看了半小時),只見大家在涼爽的天氣下額頭微微出汗,一臉滿足結束大清早的運動行程,我猜,對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就是保持健康的最佳生活方式。





或許很多人會問,有運動很好啊,這有什麼不對嗎?





是啦,對老人家而言,運動的確是很好的養生方法,搭配正確的飲食習慣,絕對可以比同年紀沒有保養的人要年輕個幾十歲,但真要說的話,要靠運動養生,也得對運動強度有所要求才行,全世界公認,能發揮保養、抗老化、維持年長者自主生活能力的運動,其實是肌力訓練,而且要每週3次,每次1小時的訓練量才行,你用常識就能判斷,一般的伸展運動,根本無法達到效果。





肌力訓練的好處我已經講過好多次,這裡就不再多談,我這回想說的,是健康身體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旦身體缺乏保養跟鍛鍊,身上肌肉會逐漸流失,只要上了年紀,你會漸漸感受到力不從心,上下樓梯需要人攙扶、免疫系統下降變得更容易生病,慢慢的失去自主能力,最後身體應聲倒下,全家一起承擔。






經濟狀況好一點的,或許可以請看護24小時照應,但經濟狀況差的,說不定還得把工作辭掉全職照顧,那更是雪上加霜,最後因為一個人的倒下,讓全家經濟也跟著垮台,你的另一半傷心,你的兒女也跟著難過。





就算是這樣,很多死不運動的老屁孩還是不明白,只要透過每週3次、每次1小時紮實的肌力訓練,就能完全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人情冷暖,一直在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上演,但一堆講不聽的,嫌累、怕流汗,好不容易決心去運動,也只會選擇在路邊公園拉拉毛巾的伸展運動。





再強調一次,這種看似做操的簡易伸展運動,讓我覺得非常矛盾,它的效果真的是微乎其微,大概只贏過完全不動的人,你也不能說完全沒用就是,但是,伸展運動的存在,以及它在老人世界的風行程度,會讓最需要肌力訓練的老人家以為,只要每天早上去拉個幾下毛巾,從此就能擁有健康身體,連他們的子女也對自家長輩的「運動習慣」感到放心,但就在所有人以為大事抵定,老人家從此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痛之際,他們的身體還是遵循著自然規律,持續老化、生病。






要避免這種事,需要以下幾點的配合:



1、知識的普及。

不光是老人家自己的知識(雖然這一點最難),兒女晚輩的知識才是帶動老一輩從事肌力訓練的關鍵,知識來源受限的他們,更需要有人拉著他們從事真正有用的肌力訓練。





2、決心。

老人家必須明白,身體健康的責任得由自己一肩扛起,絕不是整天擺爛指望家中晚輩幫忙照料,一旦晚輩無法負荷,整個家庭也會陷入一片愁雲慘霧,要避免長照悲歌的出現,身為老人家,以及將來也會變成老人家的你,從現在起就開始用肌力訓練保養身體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