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要如何知道自己適合拿多重的 啞鈴

重量訓練還是循序漸進的好,可以從次數增加,不要一下跳太高的磅數,免得健身不成反造成運動傷害!
吃不夠基礎代謝率,再怎麼減都是徒勞,因為生理會啟動維生機制來對抗你糊塗的舉動。

不管減肥或增肌都提倡少量多餐,怎麼還在減餐???

100公斤的29%=29公斤脂肪

98公斤的29%=28.32公斤脂肪

實際上體脂已經下降了,另外一篇文章ishall大大有po 0.5公斤的脂肪大小,可以看看。
不要挨餓、調整合適的食量以及均衡的飲食才是根本。

一公斤的油要7700大卡才能消去,想想這是多高的熱量!!

再怎麼樣減也只能參考健美選手以及拳擊手的做法。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cha_hong wrote:
鬼州大的別看數字理論...(恕刪)



但左圖有露股溝

另外你說別看 歐姆龍 !! 這什什麼意思 ??? 牠不準嗎 ?? 正要入手耶




拾荒老人1981 wrote:
我也是踩這個X-BI...(恕刪)




請問你都幾點踩??
一次踩多久啊 ??
踩完吃什麼 ??

踩數字幾的

我現在還在踩4 只有4才能飛快的踩 5 好酸踩不動

可是心跳持續不久 不知什麼原因 是我手握的姿勢不對嗎

DSYMSN wrote:
那我早晚餐只吃麥片

中餐正常吃

平均每天跑5公里以上

沒啥喝飲料

三各月體重連動都沒動..

這要這麼辦...(恕刪)



我是女生 我吃的都比你多
看起來早上沒有吃蛋只有 麥片 應該完全沒有到標準 ( ?! )


我老公飯量減半 變一顆便當 (原本一餐要吃二顆便當 )
跑完回來 肚子餓有東西就吃 沒東西就吃堅果

他瘦了10公斤 我忘了有幾個月了




momo0214 wrote:
另外你說別看 歐姆龍 !! 這什什麼意思 ??? 牠不準嗎 ?? 正要入手耶 ...(恕刪)


意思是 一般的體脂計誤差值大

另外 同一天內 運動前運動後 剛睡醒 剛吃飽 情緒起伏 都會有不同的量測值出現
因為體脂計的原理是靠身體電阻抗來量測

只有腳踩的 跟有附加把手的 量測出來的值明顯有差別
大天空 wrote:




“飛輪 踩了 二個月 竟然體重沒有明顯下降”......


不知道版大是如何的踩法??
...(恕刪)


比較好奇樓主怎樣的吃法?可以把消耗的都吃回來...

momo0214 wrote:





謝謝啦 我剛有去查了一下 你的意思 大約知道了

所以我還是要從小磅數的舉舉看 才知 自己能舉到哪


...(恕刪)


在家練做鄭多燕吧!
momo0214 wrote:















我是女生 我吃的都比你多
看起來早上沒有吃蛋只有 麥片 應該完全沒有到標準 ( ?! )


我老公飯量減半 變一顆便當 (原本一餐要吃二顆便當 )
跑完回來 肚子餓有東西就吃 沒東西就吃堅果

他瘦了10公斤 我忘了有幾個月了



...(恕刪)


算一下BMR。

飲食內容,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5:3:2。以蛋白質攝取優先,每天每公斤體重0.8~1.2公克,肌力訓練完肌肉很痠痛就吃到1.2公克。其餘再吃碳水化合物(飯麵之類),其次脂肪。

運動前(幫助運動表現)、後(減少疲勞感、飢餓感,增加體力、肌肉恢復)都吃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如香蕉打零脂肪牛奶。算一下熱量,大約300卡左右。

不管少吃或多動,以每天負200~500大卡為目標,每累積7700大卡,就差不多減1公斤體重啦。

心肺訓練主要是消耗熱量,提高BMR。

肌力訓練主要是雕塑身體,提高BMR。

減重就是熱量的計算,不過女性每天攝取少於1000大卡(依年齡、身高、體重...而異)可能會有內分泌失調、皮膚乾燥、鬆弛、甚至異常落髮...還是循序漸進。


貼之前的文章,參考。


個人理解,體重控制有幾個重點。

首先了解基礎代謝率,通常是用安靜基礎代謝率,參考一天活動量,加權計算。

安靜基礎代謝率計算需參考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體脂率)。再加入生活型態及運動習慣,求得基礎代謝率。

相同體重,男性,年齡較低、體脂率較低、肌肉量較高,身高較高者,安靜基礎代謝率較高。

生活型態活動力越高,運動較多者,基礎代謝率較高。

公式忘了...

以消耗熱量的觀點,減少7700大卡,約減少一公斤體重。包括醣儲備及脂肪,比例上醣大於脂肪,至於大多少,就不一定囉。

再來了解吃進身體的食物熱量來源與儲存型態。

碳水化合物>醣儲備(在基礎代謝率內或身體所需)
碳水化合物>脂肪(超過基礎代謝率或身體所需)1克產生4大卡。
脂肪>脂肪(超過身體所需),1克產生9大卡。
蛋白質>(超過身體所需會經由尿液排出,大量超過身體所需,有可能以脂肪型態儲存),1克產生4大卡。

酒精>脂肪,1克產生7大卡。

然後了解人體熱量使用比例,

平時,醣儲備及脂肪,醣大於脂肪。

有氧運動,醣儲備及脂肪,醣大於脂肪。

肌力訓練,醣儲備,脂肪應無參與。

只是概念,實際上因生活、運動型態...有異。

綜上所述,飲食控制的熱量計算,應考量基礎代謝率、不同運動型態所需熱量來源及飲食熱量來源。

以下為減脂建議,

提高基礎代謝率方法,有氧運動(也增加消耗脂肪),肌力訓練(增加肌肉量)和積極生活型態(睡眠應充足)。維他命,礦物質應攝取充足。

飲食方面,在考慮基礎代謝率前提下,攝取熱量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可以5:3:2設計。酒不要碰最好。減少脂肪攝取才能有效減少脂肪儲存。但不應完全不攝取(不太可能,自然食物中,蛋白質攝取常伴隨脂肪),以免脂溶性維他命無法吸收。

蔬菜攝取應足夠,或者適量補充維他命C、B群...等等。

以上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因人而異。特殊健康狀況者,應考量自身情況,最好諮詢專業人士。


減重

每減少7700大卡(基礎代謝率加運動消耗)約減1公斤體重。

飲食熱量來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約5:3:2。維他命,礦物質及水攝取足夠,不喝酒。睡眠應充足。以熱量限制為前提,從喜歡的食物挑選,注意營養均衡。

有氧訓練,每次20分鐘以上,目標心跳區間以60%~75%最大儲備心跳率為主。一天進行多次為佳。跑步、腳踏車、游泳、爬樓梯..等等。也是挑喜歡的做。量力而為,該休息就休息。

肌力訓練,2~3次週,全身肌肉均衡訓練,以15~20RM為主即可。

以上是大概原則,細節再多看看,多問吧。

減重主要是身體所需熱量負平衡,全身脂肪細胞變小的程度是一樣的。

在體重不變情形下,適度的肌力訓練可以使該部位改變外觀,看起來瘦一點。但脂肪細胞不會因此變小或減少。

唯一減少脂肪細胞方法是抽脂,其他都是減小脂肪細胞。

脂肪細胞一生中至少有三個時期會增加(病態肥胖,懷孕除外),其餘時間固定數量,有些身體部位脂肪細胞多,有些地方少。因此會有些部位瘦得快有些慢。

臉腫除了脂肪,通常是水腫吧。

如果飲食、訓練照著上面原則來,不僅該瘦的瘦,還會有趨近三角形的上半身,強健的體魄。而不只是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