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應該怎麼樣維持心態

ro123eo wrote:
但就心態來說我覺得還...(恕刪)

我還真沒去了解過
leecheelin wrote:
身為一個工程師會覺得...(恕刪)

身為工程師沒說要算這個吧..
曉馬

的確,這是教練和營養師要幫你算的,所以你指望一台不會說話的機械?

2024-11-27 12:44
從簡單的飲控慢慢開始循序漸進比較好~不要急
人體的體重由四大要素組成,
身體總水重,約佔體重,男性(50~65%)、女性(45~60%)、嬰兒(75%)
蛋白質(形成肌肉),約佔體重15~20%
礦物質,約佔體重3.5~4%
體脂肪,約佔體重,男性(8~24.5%)、女性(20~32%)
以上比例為正常普通人標準

正常74.6KG人範圍
身體總水重有,36~46.8KG
蛋白質有,10.8~14.4KG
礦物質有,3KG
體脂肪有,5.76~17.6KG

肌肉重=身體總水重+蛋白質重
(注:這裡的肌肉重不代表骨骼肌,骨骼肌只是肌肉的一部分)

所以你,74.6KG
體水分49.9%,(小孩的爸-男性(50~65%),正常偏低)
身體總水重有,74.6x49.9%=37.2KG,(正常)
蛋白質有,52.2-37.2=15KG,(正常)
身體總水重+蛋白質有,52.2KG,(46.8~61.2KG,屬於中間值,正常)
體脂肪有,72x26.2=19.5KG,(5.76~17.6KG,微胖)
礦物質有,74.6-52.2-19.5=2.9kg,(正常)

肌肉量判定指數(-4~+4),
數值越高表示您擁有的肌肉量越多
你是0,代表普通吧(46.8~61.2KG,52.2KG屬於中間偏下值)
肌肉含水量高,所以肌肉量越多,
身體就可以有效的儲存水分於體內
這對排毒代謝很有幫助

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
公式推算無須機械測量
過瘦,18.5以下
正常,18.5~24.9
過胖,25.0~29.9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平方(公尺平方)
25.8=74.6/身高平方(公尺平方),(過胖)
所以你身高170CM(如果沒錯的話,有錯代表你身高輸入錯誤)

內臟脂等級
健康(1~9)
偏高(10~14)
過高(15以上)
你是14,(偏高),代表要運動和控制飲食了

肌肉質量指數70,(標準偏上)
這70是怎算的,啥玩意我看不懂,
但我用你1米7身高算了一下FFMI =19.05
是標準的沒錯

基礎代謝量1550,體內年齡51
這類數字用這種機械都是估算的,看看就好
不予置評

總之
這類機械大概也只能看個大概心安的
除了體重,其他數據都有很大機率不準確
(小聲說.....都是公式估算的,例如我bmi知道你過胖了,
那我體指率數是不是.....ㄝ也可以算算,那內臟指數是不是也口以.....)
因此這份數據只能說是公式正確
是不是代表你本人亦是如此
這不好說
好了,說太多擋人財路、絕子絕孫,你聽聽就好

所以
如果你真的要讓人分析,聽取建議
那我建議去做個 InBody檢測
而且每3個月一次
至少2次以上

有付費,那一定會有良心教練或專人幫你詳細解說

沒付費,那你就看要不要入會還是買課
不然我覺得聽聽就好,唬爛居多,
當然大多數的良心教練和我絕對不是這樣的呦

僅供參考
針對運動方面,我過去有個工程師習慣:
先針對「運動設備」功課作好作滿
什麼設備功能、CP值、價格最優
身上穿的、用的、戴的、運動器具能力範圍買好買滿
每個運動的知識資訊作好作滿
還要規劃在家的運動空間
以上花個把月時間後…
~~~~
正式開始運動…
剛開始能撐半小時~1小時候
之後就爆累爆酸爆痛休一星期…最後不了了之

以上沒對錯,先做功課本來就是對的

只是後來我發現運動越單純越好
運動器具不要複雜
尤其是剛開始運動
我就是跑步及重訓
若下雨就在家舉啞鈴(兩支適合自己的啞鈴)
(不佔空間)

等到一定等級再找適合升級的配備
重點是動起來

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規劃」
還沒運動別去精算什麼身體數據
算老半天真的沒意義

就是「先簡單動起來最重要」
不是不能紙上談兵
而是邊運動邊依實際狀況規劃
就是愛廢話 wrote:
針對運動方面,我過去有個工程師習慣:
先針對「運動設備」功課作好作滿
什麼設備功能、CP值、價格最優...(恕刪)


其實你只說對了一半

對於運動
真的就是一個"蜀鄙二僧"的故事縮影

裝備準備的越充足,反而覺得還不夠不敢出發,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但是只要有動力,雖然裝備不足,腳踏實地的正確前行,最後依然能到達目標

但是是甚麼給你這個動力的
有人是減重
有人是變壯
有人是健康
......
這些都需要觀察身體變化來反饋給你的
有變好,才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規劃」
這的確是對的,除非你是一個職業運動員
或是你有教練、營養師幫你規劃
這樣你就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規劃」"


還沒運動別去精算什麼身體數據
算老半天真的沒意義
這是不對的

你越早知道你自己身體的狀況
運動起來就越沒有風險
先不論身體狀態的好壞

至少你會知道你目前適合去做怎樣的運動
你的年齡恢復速度能不能吃下每週課表
你的健康允不允許你做高強度動作
你的身心狀態足不足以支撐你度過運動裏最痛苦的時刻
......

若等到運動到一半才發覺身體不舒服
回過頭想來精細檢查身體狀態時
那已經遲了
回頭路不難走、好時光難再回

而且若一開始就知道身體狀態並不好時
你就越會有危機意識
運動起來會避開風險,選擇適合你的運動
同時會去感受適當運動帶給你的好處
當你身體變好時
你就會想要做強度更高的運動
如此一個好的循環
這就是促使你運動下去的動力

如果一直原地不動,甚至倒退嚕,
那你做這個輕鬆的運動又有甚麼意義呢
而沒有動力你又能堅持多久呢?

所以誰說精算身體數據沒意義的
知己知彼
如果一開始運動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態
那豈不是盲運動嗎?

僅供參考
曉馬 wrote:
就是愛廢話 ...(恕刪)


哈~朋友您說的有理,受教了,謝謝
不要以為人生很好混.

身體沒顧好, 上半輩子賺的錢, 都負擔不起你的未來.
除非是千中選一的好體質, 不然久坐的生活型態必定帶來三高.
產生各式各樣的退化性疾病, 就像個不定時的隱形炸彈...
在你人生如日中天時給你致命打擊, 廢掉你全身武功.
讓你美滿的家庭直接破碎, 愛你的人以淚洗面.
而你居然不怎麼在乎這個危機.

你當運動人士都是蠢蛋嗎?
花錢花時間辛苦運動.
只有你最聰明, 都沒浪費時間運動?

當你臥病在床時, 人家還在繼續報馬拉松喔.
健身相關知識我就不提了,自己想辦法。

我也是5開頭在家工作,如果要想養成固定去健身房的習慣,那教你一招,健身房3年合約給他簽下去。
以WorldGym來說,合約期間之內,每天去跟整個月都不去,每月都是繳一樣的錢,3年之內停止合約要繳罰金。簽下去你就有動力跑健身房了。

另外不要把你的目標放在"減肥",而是把你的目標放在變強壯(體力跟外觀)。
減肥是為了消除不想要的,是這逼不得已,是消極的,這不會長久,健身時也很痛苦。
變強壯是為讓自己成長,是積極的,健身時操的越累越爽。

下次你女兒帶男友回來,你就可以露出胸肌,嚇唬嚇唬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