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手臂很粗但線條不好看

想看很粗,二頭很大的手臂。
黑NX wrote:
個人手臂部分還蠻粗...(恕刪)









通尼小米 wrote:
體脂肪低線條就會明...(恕刪)


coffee681084 wrote:
肌力訓練 3~6...(恕刪)


請問
他們都是錯的嗎?
暉恩 wrote:
請問他們都是錯的嗎...(恕刪)


他們恐怕是對的...
根據我上了十年的Body pump的觀察(大部分是肌耐力訓練)..
學員裡線條好的少之又少...線條"變"好的更是罕見...
但是偏有氧的課程(飛輪, body combat)
線條好的比例就比較多..
我個人的情況也是這樣, 如果只是要線條好看...做有氧+大重量快得多..
肌耐力的訓練當然也會練到肌肉, 但是那許多是看不太到的慢肌..
就像是腹肌..不管怎麼練也不太可能突破15%的脂肪層..

暉恩 wrote:
請問他們都是錯的嗎...(恕刪)



也不是都錯.... 12~15 小重量多組數 短時間休息的鍛鍊方法

是可以 鍛鍊出肌肉線條 並且增加 肌群之間的分離度...

但是前提是 你必須要有足夠份量的肌肉 才能夠利用這種不一樣刺激的方式

來提升肌肉的分離度....

如果想只靠 拼命的做12~15 下重量就想要有肌肉線條 的確是效率差

只是肌肉有記憶性 你拼命的做8~12下的重量 肌肉的成長也是會遇到瓶緊...

所以比較好的方式 就是不一樣的刺激度 來刺激肌肉 達到最好效果....

其實 健身運動 有很多的學派可供選擇 並沒有絕對的 對與錯 只是看自己比較適合哪一種

就拿 用小重量刺激來說...他肌肥大的效益絕對是輸給8~12重量的 只是有沒有用???

有做就會有效用 只是效率的問題.....8~12下的重量對於刺激肌肉分離度有沒有幫助

當然是有...肌肉肥大起來了 線條當然會跟著出來....只是分離度要漂亮? 不弄一些小重量來修

效果當然會差一點.....

SO 這還是學術理論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不需要做小重量 對於線條沒幫助 有些人認為

利用不同的重量來刺激肌肉 更能達到肌肉的生長跟線條區分....這只是看哪種方式適合而已

如果真的完全沒用 也不會有12~15下小重量多組次 短休息的講法流傳至今
coffee681084 wrote:
也不是都錯.......(恕刪)

改變刺激度是改變刺激度

小重量有沒有效果也不用再討論
第二篇文章作者翻譯了brad schoenfeld的論文影片內容我也看過了

我只想問

根據

膝蓋絕不超過腳尖的講法也留傳到現在

尼斯湖水怪也是留傳至今
指月亮割耳朵...



---------------
第一張圖他好像也講得很清楚橫斷面小你在練也看不出太大差別


改變刺激打破高原期

小重量修線條

我認為有很大差別
還是我國文太差沒辦法理解?

訓練總量低效率也較差,但卻可以讓線條更明顯?
根據到底是什麼?

coffee681084 wrote:
也不是都錯.......(恕刪)


體脂肪低就分離了.... 跟什麼小重量沒關係....
線條與肌耐力是不同路的

可以考慮從飲食方面改變唷

再者手臂會感覺粗應該是上半身的大肌群未追上手臂成長

加油

祝福您早日達到您要的線條

最後建議您手臂粗一點才好看唷(除非您追求的是日系體態)

以上
我想應該是其他部位相對沒肌肉是有關的
只有手臂跟胸部有肌肉 背肌就完全沒有
不過我手真的是比大部分人粗 有健身習慣的朋友也這樣覺得
現在開始上健身房後 注重在背與小臂的鍛鍊
當然腿跟有氧有勢有適度安排的!
最近在閱讀一本粗壯手臂鍛鍊聖經

很實用,請參考看看

加油!加油!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