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關啞鈴臥推


鐵腳馬 wrote:
我推40公斤時,,其實我可以推很多下,推到15下為一組,,推16~20組也行..

但我都只保持在8~12下....(恕刪)


這就對啦...
是你的訓練方式有問題

你在肌肉還有餘裕的時候就休息了,那你該部位的刺激與充血程度又怎麼會好呢

鐵腳馬 wrote:
所以您的意思,,基...(恕刪)



40KG 可做 15~20組 ,每組15下,已經沒有訓練效果,不一定是重量過輕,而是可能輔助肌群協同過多,原因: 無法精準控制訓練部位的肌肉神經,只是為了達到反覆次數的目標,所以次數與組數可以超過很多。

50KG啞鈴只多了10KG, 卻只可做4~6下,RM產生很大的斷層,代表輔助肌群、關節、韌帶等尚未適應及穩定控制,以致力量無法穩定輸出,另一個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

多測試RM值,抓到RM值之後再去規劃訓練方式


舉例我的啞鈴臥推 1RM 是 52kg x 2,
訓練肌力的時候,選用 42~46kg x 2,每組4~6下
訓練肌肥大的時候選用 36~42kg x 2 的啞鈴 ,每組8~12下

每個動作不超過五組,每個部位大約4個動作,稍為著重在離心收縮以增加肌肉的刺激

我想你應該要朝這方面去審視一下訓練方式。
肌肉痠痛代表有練到,但是不痠痛也不代表沒有練到阿

只是一昧的往上加重量,加太快或是太重反而練不到還容易受傷

大重量如果覺得感受度差,代表習慣了這重量

不如減少重量增加次數組數,複習一下出力方式,增加點肌耐力

或是換別種方法練,也能夠讓你很有感


像我前陣子用啞鈴或槓鈴,都覺得三頭三角肌參與度過多

最近換成了滑輪,整個胸的感受度提升很多,三頭和三角也不會出太多力

ThomasTCH wrote:
40KG 可做 15...(恕刪)


40 15 下 跟 50 6 下本來就視同一個等級的 RM 阿.
就跟你的 52 1, 46 6, 42 12 也其實都是同一個等級是一樣的.




五組 四個動作 5*4 =20 其實也跟 40kg 15~20 組.

練了快 20 組不管用什麼重量或者rep,
沒感覺肯定是用錯肌肉了,
就像狂做 20 組深蹲蹲到吐出來也不應該會二頭練到酸......
CP03 wrote:
40 15 下 跟...(恕刪)


所以他的狀況就非常奇怪,40跟50只差10KG,差距很小,但是落差這麼大,表示對重量的控制還不是很成熟或是其他因素。

但這也只能靠他自己去抓原因。

你的圖還不賴耶,讓人更好了解

ThomasTCH wrote:
所以他的狀況就非常奇怪,40跟50只差10KG,差距很小,但是落差這麼大,表示對重量的控制還不是很成熟或是其他因素。

但這也只能靠他自己去抓原因。

你的圖還不賴耶,讓人更好了解 100分
常...(恕刪)


我自己在想,,,是不是年齡關係...對於力量增長也是緩速的..

哈哈,,,或許每個人情況不太相同..


我還是一樣持續練下去,,記得剛升上40KG時..也是很吃力,,

差不多持續推2個月左右時間,才推的輕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