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在健身也同時有在練泰拳的嗎?

開板大大
你的問題跟我去年是一樣的
我健身三年
有一定的體格

後來
我找了幾家台北的格鬥館去看看
格鬥館的健身器材都一般般
(有些甚至沒有)
比台北市立健身房還陽春
不過堪用啦

我是去TMMA
請版大自己搜尋

我去的時候
沒錯
大部分都是我比其他同學壯碩
但是論及攻擊能力
我真的很弱
還在練習中

共勉之
練拳的健身有不同練法
加強心肺 耐力
不要練鈍肌(重量訓練) 不然動作會變慢
運動健身的目的就是延緩身體老化,加強心肺及肌肉功能。
而泰拳是以攻擊為主的技能,並不適合台灣這個相對和平穩定的社會。就防身技術而言,我認為「跑酷」比「泰拳」有用一百倍。
武術也是一種運動,而運動只要持之以恆,身體機能一定會提昇,身型也會隨之改變
但如果認為練武就可以使肌肉變壯或力氣變大,其實是有認知上的差異
武術訓練,提昇的主要是身體的反應靈敏度,而攻擊與防禦反應的敏捷度是一體兩面,都會有所提昇
當武術招式融入成為了身體的自然反應,若單以武術本身而言,可以說是有了一定的修為
但這並不代表你身體肌肉的承受力與肌耐力也同時有了一定程度的提昇
力度與肌肉承受力與精神承受力的提昇,其實並不在武術訓練的本身
聽過“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嗎?
“拳”指的是招式、套路,是訓練身體的反射與反應能力
而“功”指的是身體肌肉的訓練,其中包括了肌耐力與精神力等各方面的訓練
如以現代運動比喻,“拳”就是運動項目本身的技術,而“功”就是重量訓練或有氧無氧運動等
西方的拳擊選手幾乎都是大塊頭大肌肉,然而那並不完全是單純的拳擊訓練而產生
東方的武術家也不乏有肌肉壯碩的,但那也是額外的訓練所產生
兩者間必須相輔相成,絕不是單一訓練所能成就
提供參考

golconda w wrote:
小弟我以前因為瘦弱,...(恕刪)
我練過泰拳、合氣道跟詠春
泰拳(或任何拳種)都一樣,基礎上都是發力機制要先正確,
而不是比肌肉大塊。

比方說肘擊,如果看到是在用肩膀轉動發力的,肯定是外行。
(從立腳為支點用腰轉固定肩部帶動才是用到身體力道,手臂與肘只是擊打的工具)
比方說膝擊,只有把腿膝上舉,肯定是弱到爆。
(從支撐腿發力腰帶動髖部挺出力道才大,才能在短距離內產生爆發力,不是位移距離長威力就大)

我對健身不熟,但是如果練到硬梆梆,肯定對於技擊類的技巧沒有幫助,
這類技巧都要求柔軟放鬆,講求蓄力在身體,只有在接觸時才釋放力量。
我身體不壯碩但是有肌肉。不須用力就有形狀。
你看到訓練場的人比舉重比健身可能都贏不了你,
但是經過訓練打起人來肯定比你有效。就是發力機制的不同。

參考參考。

主要是看格鬥技的特性
泰拳是立技格鬥..重點是速度..體力..跟耐打..其次才是力量
所以泰拳選手通常非常的精瘦..不會有太多多餘的肌肉..不然會影響速度
出拳的高速度加在不及閃避的對手頭上造成的瞬間加速度才是可以把人打暈的方式
你用很慢的方式就算能推動200kg..對手也只是被你推開而已..

但如果你是練角力..
此時肌力體重在近身扭摔時就非常的重要..
但泰拳如果遇上角力誰會贏?
從MMA那種幾乎沒規則的格鬥賽中可以看出, 似乎角力佔優勢
(雖然最近打異種格鬥的選手大部分都進化到立技跟寢技都有一定的水準)
除非你腳步夠快到能一直保持遠距離攻擊..
不然你被角力選手撲倒一次就Game over了...
這還是在同一個量級下而言..
體重到一定的程度..幾乎可以無視技巧了..看Bob Sapp就知道...
他幾乎毫無格鬥技巧..光靠可怕的肉體..也可以在立技規則下贏很多高手...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四屆K1冠軍, 超技巧派的Ernesto Hoost被他打敗,我簡直傻眼不敢相信..)
如果還可以用寢技..光被他壓住就無法掙脫了...
golconda w wrote:
若被攻擊時也能有防禦能力簡單說,我要除了壯,也要真的能打也耐打小弟想去學習泰拳


真的能打,能耐打?

一個鐵棒直接往頭打下去,我不相信武功大師也能承受得主!

而且所謂能打是要多能打?

同時對付三個手持西瓜刀的壯漢?
不需要特地練泰拳

把心力著重在健身上,練到跟大隻佬一樣

光身材的威攝力就是一種防身了

誰會攻擊你
力氣沒有變大?

你不會重量都永遠都在練同一個重量吧?

然後動作從以前到現在也都沒改變吧?

我覺得你需要的是一個好的教練

自己亂練本來就很難進步
新型的防狼噴霧劑一噴旁邊的人只要吸到立刻會一哄而散,有點像吸到木屑無法呼吸的感覺。一罐大概可以對付一打超過..

我知道的健身房最多開一些瑜珈或有氧的課,我有看過女子防身術啦,顆顆
golconda w wrote:
謝謝分享。
的確是不...(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