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強度的有氧會比低強度的有氧造成較長的EPOC,所以樓主若要延長EPOC,應該提高有氧強度。 順帶一提,類似強度有氧的EPOC會比重訓來的長(ref.),所以要延長EPOC可先針對有氧做改變
3. 重訓還是可以燒到脂肪,只是沒 有氧 的效率好。但,因重訓使肌肉量增加,肌肉量增加會提高基礎代謝率,對熱量消耗也是有幫助的
4. 不管心跳 或 EPOC....請特別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心跳、EPOC不是無條件的越快、越久...越好!
Cerbera wrote:
要幫大大按個讚! ...(恕刪)
Hi, C兄
常用的強度會用最大攝氧量(VO2max)與最大心跳率,不過攝氧量因需要相關器材,比較不易測得,所以一般用最大心跳率方便很多.
所以增加強度可以簡單的用最大心跳率來依序增加(50%~90%),最簡單的最大心跳率=220-年齡=220-30=190,因此在您實施有氧時,讓心跳率保持在190*0.5~190*0.9=95~171左右是較適合的,若要加強強度就是讓心跳率往171那邊靠近了,因此得要踩快點 或 加阻使心跳率增加。
而且Gore & Withers(1990)*作過實驗(不過樣本數較少),
低強度的跑步:EPOC跟運動時間沒有直接關係;
高強度的跑步:EPOC跟運動時間顯示出有直接關係。
簡單的說...要延長身體EPOC時間,就要提高強度並延長運動時間,只單純延長運動時間不會增加EPOC時間
最後,個人狀況仍要特別注意,每個人還是需要視狀況調整的.
*Gore, C. J. and Withers, R. T. (1990).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n the oxygen deficit and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60(3), 169-174.
Cerbera wrote:
依您的資料來看,我最...(恕刪)
如以(ref.)為參考,EPOC的持續時間定義為攝氧量恢復到平常值之+-5%的時間,但以有氧來看,在運動後60分鐘時,心跳已幾乎恢復至平常狀態,但攝氧量卻仍高過平常30%左右,即EPOC無法直接只拿心跳率來做衡量基準。
每次參與運動的能量消耗,應該是(運動中的能量消耗 + 運動後的EPOC),運動中的時間、強度比較容易控制,運動後的EPOC則複雜很多,且視每人身體狀況、適應能力而有所不同。因此我是把EPOC當作是上帝獎勵我努力運動後,除了賜予健康外的額外獎賞。
PS: 12樓我寫的較概略,所以可能造成您誤解EPOC與心跳之完全對應關係,sorry!
給您參考,也祝健康、喜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