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練無力感越重

小弟小小的健身一段時間了
強度大約一周五練 一次一個半小時 搭配半小時有氧 每週三、六休息
每次只練一個肌群 順序:胸>手+背>腿
搭配高蛋白基本都會吃到

但最近越練越有種無力感
上胸的肌肉一直沒有起色
儘管PR有慢慢做上去
也有提醒自己不要心急

但每次看到塌陷的胸肌還是會沮喪
網上也看到很多關於胸肌形狀是基因決定的說法
常常會覺得自己沒有天份是不是就該放棄
雖然目標不是當職業選手
但就是希望外型好看才開始健身的

很抱歉是這麼膚淺的願望
但還是希望板上的前輩可以給點建議
2025-08-08 0:00 發佈
個人覺得自己練成效可能不太好是因為太仁慈,雖然我自主訓練一年之後也是有無力感,最後還是去繳了學費才有一些訓練成就感
自己搞不起來就要問教練或有經驗的人,
大部分都是姿態或重量錯誤。
有時候適時安排一下Deload week也很關鍵
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休息
換個運動或是減量甚至完全不動都可以
我自己平常都是重訓+跑步為主
Deload week就改成在World gym上上有氧課
基礎簡單一點的課程 一周上個兩堂而已 讓身心放鬆一下
自己找快樂 wrote:
強度大約一周五練 一次一個半小時 搭配半小時有氧 每週三、六休息
每次只練一個肌群 順序:胸>手+背>腿


首先搞錯強度的定義了
你這個叫頻率,且一個肌群可以練到一個半小時還可以繼續配30分鐘有氧
我敢保證你不是強度低就是動作品質有問題否則真的會練強度夠40分鐘內就結束了
你90分鐘內有多少時間在熱身抓動作還是做金字塔訓練?
再來如果在手酸腳軟情況下做有氧是做個意思還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外型是基因你也知道
外型只是健身附加價值對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是因為外型那你放棄八
不需要免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加油喔
自己找快樂 wrote:
小弟小小的健身一段時...(恕刪)

善意提醒"練過頭了"不會快樂,只會越來越累越沒成就感喔。
自己找快樂 wrote:
小弟小小的健...(恕刪)


1. 有做到接近真正力竭?給予肌肉足夠的深度刺激。
2. 發力位置準確?肩膀前束與三頭不要代償。
3. 蛋白質補充確實足夠?碳水與總熱量也不能少。
4. 基因問題(天生肌肉纖維類型、神經連結效率)得靠加倍的時間與努力去克服,但天花板還是在那裡,170cm的人再怎麼努力也成為不了NBA中鋒。
感覺還行
可以持續努力
假如真的很久還沒起色
可以找專業的評估看看
胸肌長不大跟你的強度、姿勢比較有關,錯誤發力,重量有沒有逐步加重
然後課表的安排也會有關係,如果真的要問了話找教練全面探討比較合適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