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氧跟重訓間隔多久 比較不會掉肌肉

由於工作關係
每週只能健身三天,所以有氧跟重訓都卡在同一天做
不過聽朋友重訓跟有氧卡在一塊做其實對增肌效果不好
他建議我隔開做,非不得已也要拉久一點
不過不知道要間隔多久...我目前是午休時間去跑步機快走
下班後大概6~7點才去健身

這樣的休息時間會掉比較少的肌肉嗎?還是該如何調整比較好?
2019-12-04 21: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重訓 肌肉
先講結論 我個人認為您目前的快走 營養有顧好是不會掉肌肉的

有氧掉肌肉這點對於高階的健身者或是專業運動員比較需要注意
尤其是健美選手在接近賽期的時候更是錙銖必較
像是我這種一般人重訓完有時候會在萵苣跳一下有氧課
當天的TDEE就會拉高 營養補充就需要多一點

原PO既然會在增肌期加上有氧 需要的營養就更多
所以飲食注意好就可以了 如果是在新手蜜月期 甚至可以同時增肌減脂
有氧 跟 重訓 建議間隔6小時以上

肌肉內有種成分叫肝醣
是肌肉出力的重要能量
不論是有氧還是無氧都會消耗掉

如果有氧後馬上進行重訓
則在重訓時力氣會小很多
訓練效果就非常差
此外可能還會造成肌肉疲勞導致姿勢錯誤,進而受傷
基本上極少數專家會採用此方法

如果先重訓再有氧
則重訓後肌肉修補黃金時期
因為有氧運動而來不及補充
甚至繼續消耗能量
肌肉成長就會甚為緩慢
適合瘦型精壯為目標的人使用

如果只是要肌肥大
重訓跟有氧一定要完全分開
甚至不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只有對
心肺耐力提升、輔助能量消耗
對於肌肉成長是幾乎沒幫助的

相對的

無氧運動對
肌肉成長是最有效益且快速
主要日常能量消耗提升
但基本上只有爆發力上的訓練
對於耐力而言(馬拉松、路跑等)
也只能笑笑的
做高強度的有氧或間歇,使用到的肌肉就不會掉還會變強。
要練肌肉和心肺快走我覺得不如不做,建議改快跑或衝刺。

聽說騎自行車是有氧運動會掉肌肉……


聽說跑步是有氧運動會掉肌肉……
握中 wrote:
做高強度的有氧或間歇(恕刪)

短跑是無氧阿~~~~~
世界短跑衝刺最快的男人



全馬世界記路保持人(白衣)
握中 wrote:
做高強度的有氧或間歇...(恕刪)


一般人的運動強度跟職業選手沒法比

以健身房最常見的跑步跟踩腳踏車來看

連有氧都談不上 只能說有消耗熱量
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幣服務!!!
認真來回吧,也不是複雜的問題。
乳酸能量運用在運動持續一、二分鐘後就大幅減少而以醣取代(有氧)。

先弄清楚練肌肉為了什麼,
大肌肉很好看?還是舉重、投擲選手瞬間定勝負?
像我是為了增強運動能力及健康而做,就不可能無視心肺,
畢竟大多數運動都不是在極短時間內就結束,
故同時存在著有氧和無氧,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短有氧比例越低,
把重訓動作重量調低,做很多下也能很有氧,
或把有氧運動強度調高,只能撐很短時間就很無氧,
這強度因人而異,馬拉松好手時速二十有氧跑,
但對多數人來說這速度一點也不有氧。
代表性的有氧運動如跑步、自行車、游泳,
短跑選手大肌肉(數百米)、
場地賽車手大肌肉(數十公里+數百米衝刺)、
游泳選手大肌肉(數百米),
會很瘦的都是以小時起跳的長時間比賽(數十公里跑步、數百公里騎行)。

結論:
低強度數十分鐘內運動,對肌肉、心肺影響輕微。
低強度長時間運動(健走),肌肉耗損,心肺加強。
中強度數十分鐘以上運動(長跑、自行車),肌肉耗損,心肺加強。
高強度你無法撐到數十分鐘(快跑、間歇、次數多的重訓),肌肉增長,心肺加強。
超高強度你撐不過二分鐘(十幾次以內的重訓),肌肉大增長,心肺不影響。
低強度運動浪費時間,
中強度運動和增肌拉扯進步緩慢(選手專業訓練除外),
高強度可和重訓同時服用,建議肌群分開練以免過勞,
若純粹只為了大肌肉就只做超高強度吧。
握中 wrote:
做高強度的有氧或間歇(恕刪)


沒有所謂的高強度有氧....

最高強度的有氧就是人家說的,介在要喘不喘之間,能夠邊做邊講話,
但強度如果在高一點,就無法順利講完一句話,必須分段說,
這時就不能算是有氧,而是無氧了。
不要杞人憂天....
握中 wrote:
做高強度的有氧或間歇(恕刪)


這個大腿肌也太狂~~
是說這選手應該除了做有氧之外,應該還有大量重訓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