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提問--體脂不降了

在下44歲,身高176
107.11.03開始健身,當天的體重70.5,體脂19.5 (啞齡單手15rm/8kg)
一週運動4~5天,每次約40~60分鐘.

12月開始每天記錄體脂跟運動內容(以重訓為主)31天休息了12天,有11天是因為受傷(胸痛跟腰痛)
一週重訓三次(做一休一),游泳一週約二次
107.12.31 啞齡單手10rm/16kg, 體脂16.0

訓練的難度有增加,正當我高興體脂有進步時,
進到108年的一月後,這一週體脂降不下去反而略為的上升,到了16.7,肌肉重略為下降

己經觀察一週了都沒好轉,

想求教健身的前輩,這是正常的嗎?

飲食幾乎都一致.用的是同一台體重機
2019-01-09 12: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提問 體脂

先練三年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不然短時間沒成效很正常

Genal6 wrote:
在下44歲,身高176107...(恕刪)

Genal6 wrote:
在下44歲,身高176
107.11.03開始健身,當天的體重70.5,體脂19.5 (啞齡單手15rm/8kg)
一週運動4~5天,每次約40~60分鐘.

12月開始每天記錄體脂跟運動內容(以重訓為主)31天休息了12天,有11天是因為受傷(胸痛跟腰痛)
一週重訓三次(做一休一),游泳一週約二次
107.12.31 啞齡單手10rm/16kg, 體脂16.0

訓練的難度有增加,正當我高興體脂有進步時,
進到108年的一月後,這一週體脂降不下去反而略為的上升,到了16.7,肌肉重略為下降

己經觀察一週了都沒好轉,

想求教健身的前輩,這是正常的嗎?

飲食幾乎都一致.用的是同一台體重機



體脂肪與肌肉的觀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鏡子

照相起來,對照每一段時間後的變化,上升或是下降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體重計用來測量體重很準,體脂肪的話,就算是健身房的InBody Band也會有誤差



樓主健身兩個多月的時間,照鏡子應該有發現自己體型的變化

這個變化的方向如果是你想要的,其實可以不必在乎一個禮拜的停滯

體脂肪的下降,除了運動之外,飲食占了比較大的因素

本版置頂文,由 cha_hong 發表的五星文,對於運動跟飲食的關係,建議研讀



44歲了,還願意開始健身,值得欽佩,你一定可以的

反而是在文中發現樓主運動受傷,休息了11天

是否在重量或是姿勢上面,有發生問題?

請多加小心


加油 ^^


非常感謝您提供寶貴建議

因為先前爬文看到3個月體脂下降的文章,看來是在下過於心急了.原先設定的目標是90天從19.5降到14.5

看來要調整一下心態了.畢竟有點年紀了.呵

照相的話,前一個月每天都有照,30天後比對前一個月確實感覺的出來有差.

但第31~60天跟第30天就感覺不出有什麼差別了.所以也懶的照了.

造成腰痛原以為是做硬舉的時候造成的,痛到去打針,後來沒敢再做硬舉了,爬文才知這動作沒做標準很容易受傷.

但後來發現我沒再做硬舉跟深蹲,腰仍然是時感不舒服(腰酸),可能是我的腰太弱超過所能負荷的重量.

因此現在不做腰需要用太多力的動作.(只剩肩推敢做)

胸痛是因為做了寬距伏地挺身,隔天去看醫生吃藥.上網爬了文才知那不該是我現在做的動作



哥!請問您有請教練還是有經驗的訓練好手幫忙呢?
如果沒有當然容易受傷(重訓沒那麼簡單)
但是你受傷後沒有做處理!只會越來越嚴重⋯⋯千萬別放任不管!
你在做重訓時沒有護具嗎?深蹲、硬舉、槓鈴臥推或啞鈴臥推?

欲速則不達⋯⋯我相信這句話你有聽過!測量不用每天做一個月兩個月或是一季來做測量!我個人是建議三個月做測量!
消脂有兩大關係!第一基礎代謝第二有氧!兩個缺一不可!
飲食控制少鹽少油去糖!精緻品千萬別碰!
如果是新手 請不要嘗試硬舉
除了動作可能不正確外
你並未累積足夠的肌力
不要輕易學人家硬舉
Genal6 wrote:
在下44歲,身高17...(恕刪)


處於熱量缺口3個月後,需要重新調整熱量到TDEE 一週,欺騙身體現在沒事了,再繼續減脂
非常感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社會仍是處處充滿溫情.
小弟會再努力的!
您有先做過功課
但訓練過程除了量化重量,也需要量化強度(心跳)
同樣的重量或模式對現在的你強度是不是有足夠的刺激

訓練內容除了重訓,也不能缺少柔軟度、心肺功能
柔軟度能讓你接受更好的強度
心肺功能讓你有更好的恢復能力
三個核心缺一不可

知道很多人會偏好鍛鍊三項中的某個項目
對於維持與後期的保養都有很巨大的影響

飲食沒變訓練沒變但是你的身體雖著年齡正在變化(老化)
繼續精進吧
首先對樓主44歲還肯訓練表示佩服,您的需求看來應是著重於減脂的部分,再來瀏覽到以上各路好手的熱心回文,大致上有些許了解。

新手先打好基礎,以熟悉動作&肌耐力訓練為主,至少持續8到12週以上;然而增肌同時通常也會伴隨著脂肪,所以初期的增減無需太在意,且新手進步速度很快,只要持續正確訓練&飲食,在總熱量攝取並沒有提高的狀況下,肌耐力期間增加的肌肉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熱量赤字是必然會有的(因為整體代謝率隨著肌肉量出現而提高),所以你會更容易感到飢餓,屆時如果要維持目前的肉量開始減脂,那麼飲食總熱量就暫不變動,若要繼續增肌則須提高攝入熱量,以上所述飲食部分都包含攝取到該有的營養素比例。

有此一說,一個時常訓練的人,他的身體更傾向於把過多的熱量製作成肌肉以應付日常所需(但仍不免有些許變為脂肪);反之,若不常訓練者,身體更願意儲存為脂肪(肌肉還可能流失)。

一言以蔽之,照著法則吃、練、睡,不用太在意初期的體脂變化,一段時間就能看出效果。

若情況允許,建議還是找個夠專業的朋友或者教練來帶您一起訓練會比較安全有效率;觀看影片自我練習並無不可,但有一定風險存在(需要領悟力&拿自己身體去摸索各種動作的正確操作)。

請醫師評估,確定傷勢完全好了,再找專業人士好好求教硬舉、深蹲、臥推這些多關節訓練,從徒手或者空槓開始熟悉,千萬不要急著加重量,也別急著放棄這些好動作,無論增肌或者減脂這三大項CP值都很高。

不才淺見,以上若有誤,請高手指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