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 若雙方都不攻擊...

這幾天閒逛ITTF網站,看到韓國著名的削球手,老將朱世赫仍高居世界排名十,不禁讓我想起一個問題。

若有選手與削球手對戰,攻擊不順利,於是也改為防守,雙方都防守,一推就是30個來回,不知有何結局? (例如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7cjIrekuk&feature=related)

若是要判選手失格,削球手可否主張『我本來就不攻擊的,比賽變成推檔練習,是對手的錯』?

(吃午餐,無聊想到的問題....)
To be or not to be.
2011-04-13 12: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桌球 雙方

kermit wrote:
吃午餐,無聊想到的問題.......(恕刪)


午餐不好吃喔~
遇到此情況時,可由主裁判變更賽制為"促進制度"

在此,小弟解釋一下『促進制度』The Expedite system :

1.促進制度在一局比賽進行10分鐘而雙方比數未達9平以上,或一局比賽結束前任何時間應雙方之請求而實施。

2.當時限屆達仍在比賽中有時,裁判員應即中斷比賽,仍由該中斷回合之發球員發球繼續比賽。

3.當時限屆達不在比賽中時,應由前一回合的接發球員發球繼續比賽。

4.此後每個球員依序輪發一分球直到該局結練,倘接發球方完成13次回擊,判接發球方的一分。

5.促進製度一但實施,應續實施直至該場(或團體賽該點)比賽結束。


所以綜以上各點,會讓裁判用促進制度的話,原則上是該場有二位以上的裁判,不然,一位裁判他要看比賽也要看球的落點,又要計時,然後還要數來回球的第十三次是誰接來判輸贏,實在是自找麻煩。
除非是雙方一直來回球相持50球以上,實在會看到眼睛脫窗,不然,一般國內賽不太會這麼做過。
kermit wrote:
若有選手與朱世赫對戰,攻擊不順利,於是也改為防守,雙方都防守,一推就是30個來回,不知有何結局?


重點是~朱世赫雖然是位削球手
不代表他只防不攻阿!!
你如果有在看他的比賽~他常常冷不防的給你一個正手抽球~或是直接扣回去

畢竟削球也是下旋的一種
而且會越削越沉
你要嘛不是切回去就是拉球拉回去

你切短~對方有機會在近台攻回去
你切長~換他反拉回去

你拉的話~球落點要是不好~對方更可以直接殺回去

目前只看過波爾對戰中
和對手互削拉~四十幾球
他拉~對方削(他得分)

很少看過雙方都是防守性的球員
球在那僵持的
これが人生た

rex4203 wrote:
遇到此情況時,遇到此情況時,可由主裁判變更賽制為"促進制度"
...(恕刪)


感謝rex4203兄說明"促進制度",讓小弟長見識。所以萬一發生這種狀況,應是實力較強的一方較為著急,否則輪流得一分,到最後再想振作,真的是勝負難料。

此外,也非常贊同muevelo03對於朱世赫的觀察,他確實防中帶攻,有時連馬龍之流的高手,也會被他突如其來的反攻給弄得措手不及,小弟舉他為例,真的不太妥當。
(題外話,大陸的馬琳似乎很能對付朱世赫,調動對手與快慢交替的手法,真的沒話說)
To be or not to be.

應該不是輪流得1分喔,第十三球的定立,主要是讓雙方不要一直拖延打安全球,所以此制度也是讓雙方有機會就要攻擊,而不是等第十三球喔~~~~
樓主說的情況男子很難出現,
因為想防守要看削球手給不給機會,
現在的削球打法都是削攻結合,
出機會球的話幾乎都會被一板打回來,
反而被打死的機率很大,
女子選手就比較有可能,因為女子削球手比較多,容易有雙削對決,
記得去年看過一場歐錦賽,好像是李倩對李潔,
其中一個球打了快三分鐘,削久了兩邊都不敢起板,只好硬著頭皮削下去,
這場球看完真是一種解脫。
還看過一場球,韓國著名的削球雙打,打到忘記發球順序~

kermit wrote:
(題外話,大陸的馬琳似乎很能對付朱世赫,調動對手與快慢交替的手法,真的沒話說)


馬琳也被朱世赫打敗過喔
記得在某年的世桌賽
朱世赫這種守中帶攻的打法一路打到冠軍戰,包括打敗大陸的馬琳
最後朱世赫得到亞軍,冠軍是奧地利的施拉格
那時應該算是朱世赫的巔峰吧

朱世赫算是攻擊很好的削球手
他正手的威力不輸給一般攻擊型的選手
他的打法跟傳統的削球手也不太一樣
攻擊的比例比傳統的削球手高很多
一逮到機會,就會積極反攻

shoulinchang wrote:
馬琳也被朱世赫打敗過...(恕刪)

好像是2003年世桌賽,那一次朱世赫狀況真的很好,莊智淵也難逃他的毒手。
To be or not to be.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