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向前行

青春

喝采青春

青春(碼頭)

青春

青春

青春

青春的腳步

青春與歲月

車道青春

玉兔

玉兔學校

想到忘了背書包

青春在歲月的記憶中是最深沉的
記憶

散落的記憶

後記:
在我們的求學生涯當中,國小是走路上學,單趟是兩公里多,上國中後就會買自己的單車,
小時候不懂事,在窮鄉僻壤的封閉年代,竟然要家人買半萬的自由車,長大之後才知道,
對於當時的父親和母親來說是一項蠻大的負擔,上了高中求學,每天要騎約20公里的路,
多雨的冬季,凜烈的寒風,常常將耳朵和鼻子凍得難受,濕透的鞋子更是要穿一整天,
那個髮禁的年代,大盤帽對我們的意義,就是可以拿來旋轉玩花招。
高中即將畢業前,返樸歸真,買了兩千五百元的單速車,齒比對長途騎程不夠快,換了後齒,
直到重整歲月,青春新生,才知道44/16是一項蠻好的設定。
這台青春,將舊的包袱與記憶重整出發,花了兩天零散時間整理,剛好雨停了,第一次騎出去。
他歲數有多大?
髮禁大盤帽時代!他的Crank是cotter pin的!Rim是鋼圈!
連拍攝地點的羅東運動公園,當時還沒誕生,還是一大片農田,這台青春也有去過。
至於換了那些東西?花了多少錢?
在原本還在騎乘的狀態,用撿到的零件換了手和內外胎,水藍色噴漆是跑家中剩下來的顏色,
在拆的過程發現Crank難轉(BB一邊Bearing爛掉),換了一組九龍珠,花了$20。
全車算是最貴,應該是牛腳把手,是抽福袋抽到的,一直不曉得要裝在那就收起來,臨時想到從工具櫃中翻到的,
不過不算是撿的,是賺到的。
雖然也有撿的鋁圈,不過帶有銹斑的青春歲月記憶痕跡鋼圈,還是最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