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接近七點在台中市的家出發.
目的地嘉義
路線: 台中~中投~名間~152~台3~台1~嘉義市區~台1~水上~縣163號~後堀老家.
台中騎到嘉義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路程,但對個人而言是有另外的情愫在裡頭. 家鄉在這裡.
第1次是10年前了,因騎車騎太瘋了得罪老婆被趕出家門。把台中太平霧峰可騎車之郊山小徑摸到如數家珍,現在竟無一處容身...唉..只好收拾包袱騎著登山車回嘉義跟老母訴苦.
幾次是農曆春節南下過年,老婆開車載小孩,我騎單車(改公路車了)
有時是南下騎去華山品咖啡, 或布袋吃海鮮, 或民雄嚐鵝肉再順道回老家看看.
這一次帶了點歸鄉遊子及一些過往總總回憶的心情騎車,
但主要還是有個微急客服,需帶個小零件給嘉義市區的客戶更換.
上次騎場地車是去布袋吃海產, LUG 鋼管 TRACK.


沒有水壺架孔頗不方便,喝的水得背在車衣後袋,很不帥. 這次換 MIRO 上陣,特地請技師幫我在下管鑽水壺架孔。幾乎都是平路,就裝上PRO-LITE 前5後9高的 ROSA-P59-MT 場地車板輪(下次再換碟輪試試)
齒比是前50後17;單速車就是這麼有趣,沒得換檔,要推算路況與能力來設定齒比,考驗自身對路線與當下體能的判斷。還有考驗運氣,要多帶一支15mm的扳手才能拆後輪,自己不常帶扳手、備胎跟打氣筒出門。
這台TRACK MIRO目前配的齒比,使得RC只有385mm,165mm的曲柄長,最佳巡航時速落在34~35km RPM=90轉左右。FIXED GEAR (死齒)有個優點,速度帶上來後就很輕鬆,頗像順風騎車,感受跟騎公路車大不同。3年前投身做了二三款場地車就愛上了這個車款。
在南投名間吃早餐休息後,轉入縣道152,這樣可以不經竹山直接到林內.
很喜歡152縣道二水這一段,人車少樹大蔭涼,152的集集綠色隧道那一段人就多了。


152 接往 台3 斗六

雲科大,未改制之前每週都要從嘉義騎機車來此教電腦動畫,那時電腦作業系統是DOS,
Windows 是寄生在DOS之下的小程式,還不是獨立的作業系統。

外頭太熱了,小憩一下.


嘉義表演廳到了,看到協志中學就想起以前學生時期的好友.

從新生路進入嘉義市區,看到單車先生的店還沒開。
文雅路上有休閒單車阿斌,場地車爬坡就有點「走不知路」,饒了我吧.
七點單車的阿達現在也應該正努力的練車吧!
到了目的地......店還沒開!!


手機也未開機,只好就地隱藏,然後畫一張藏寶圖給John找找.
接著在John的店斜對面吃碗涼麵,免費的麥茶起碼喝了9杯,老板一直看.
又在博愛路吃了雞肉飯. 經過北迴歸線車時多又太熱於是沒停下拍照.
回到親愛的,充滿回憶的老家,連拍攝的色溫也呈現暖暖的懷舊...

齒比2.941, 700C輪組外徑約2105mm
踩一圈約6.19m
Track 沒有脊輪是固定齒,不能停踩滑行
往返總里程230Km,這樣共要踩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