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實說,一開始選這台車時,我們心裡也打過不少小鼓,畢竟要拿出快 300 萬買一台韓國車,真的不是那麼輕鬆的決定。中間還一度想說換成賓士二手電車…
用了半年下來,覺得是時候整理一下這段時間的用車心得,給那些對 EV9 有興趣、卻還卡在「韓國車」品牌迷思的人,一點來自實際車主的真實感受。
🚙 一開始我們怎麼選:試了很多,但總覺得哪裡卡卡的
選車時,我們鎖定的就是電動 SUV,空間要夠、家人坐得舒服。看了滿多車,也提供一些我們當時的掙扎點給大家參考:
- BMW iX1&2:空間太小了,雖然質感很好,但後座一坐進去,太座直接搖頭。
- 特斯拉 Model Y:駕馭體驗很強,但內裝實在太簡了,而且沒有實體按鈕,太座無法接受。
- Nissan、Hyundai、Mercedes-Benz 的 EV:不是空間不夠,就是配備不到位。(錢不夠也是我的問題…)
最後挑來挑去,還是決定去試駕看看。結果我們一家四口一上車就安靜了下來,誰也沒說話,但看彼此表情都知道在想同一件事:嗯,這台好像真的可以。

✅ 我們覺得不錯的地方(真的有感)
🛋️ 1. 空間跟舒適性不輸歐洲進口車
我們家兩個小孩,平常上課要放大提琴、假日要帶朋友出去玩,第三排是是收折設計,不需扯拉繩,直接按鈕搞定。
第三排坐起來不像「硬塞」,該有的出風口、USB、飲料架都有,坐滿三排也不太侷促。



⚡ 2. 800V 架構充電真的快,但這點要看你平常去哪充
U-POWER + 無限充一年對我們來說很方便,不用搶快充、不用等太久。
有幾次真的只是進去便利商店逛一下買個水、手機剛開滑,就滿電了。通常我們都是從20%充到80%,大概25分鐘左右就會充完。


🖼️ 3. 左右電子後視鏡好用,尤其下雨天會愛死
原本怕不習慣要適應一陣子,但其實開個一兩次就習慣了,而且畫面很順不延遲,尤其下雨天的時候真的比傳統鏡子清楚很多。



🧠 4. Level 2 的設計我們很習慣(但也有人可能不喜歡)
我自己習慣開啟「車道置中」輔助,但電門還是自己踩,不特別啟用 ACC。這樣在高速公路遇到塞車時,車子不會因為前方被突然插隊就急煞,反而比較自在。對我來說,駕駛的主導權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車輛輔助比例大概就是 7:3,輔助只是輔助。
當然也有些人會更期待一體化的自動輔助,希望能做到 8:2、甚至 9:1 那種更放鬆的駕駛體驗,這就真的看個人習慣了。
🔑 5. 雖然沒 App,但鑰匙才是真正的萬用遙控器
很多人會覺得沒有 App 是扣分,不過實際用一陣子後,老實說也沒什麼太大影響。
原廠鑰匙本身就能遙控前後移車、自動停車,以及一些日常會用到的功能其實基本上都涵蓋了。像是夏天要上車前,其實人跟遙控器在附近時,就可以先啟動車子,就可以先開冷氣預冷了,真的蠻方便的
然後還有個小偏方,有時候太遠訊號收不到,把鑰匙頂在太陽穴,訊號會突然變超強(我也不知道原理,但真的有效 XD)。雖然動作有點蠢,不過每次成功都會有種莫名成就感。

👨👩👧👦 6. 指紋解鎖對雙駕駛超方便
我跟太座每天早上會先開去我公司,接著她再接手開去她的公司,等於輪流開車上下班。指紋辨識這功能真的超方便,一刷進車,座椅位置、後視鏡角度、駕駛模式通通自動切換,完全不用手動調整。我們幾乎天天都在用,算是把它用到極致了。

🍱7.有前行李廂大加分
這算我自己的偏執,我認為如果沒前行李廂的 EV 根本就是油改電。不管前行李廂多大容量,該有就要有,幸好 EV9 有。我們會拿來放一些氣味比較重的食物,這樣味道就不會傳到車裡,超讚!

⚠️ 我們覺得還可以更好的地方(這部分就中肯講)
▫ 中央後視鏡畫質有點可惜
前面提到左右後視鏡很好用,覺得可惜的是那塊中央後視鏡…明明左右鏡頭都很清楚,但中間的畫質跟兩邊比起來有落差,有時夜間看車距會怕怕的,希望後續改款能統一。

▫單踏板我們真的不習慣
太座是老司機,對單踏板真的無法習慣。雖然省電效果不錯,但開起來總覺得卡卡的,最後我們乾脆直接關掉這功能。KIA 的 Auto 檔表現反而讓人驚艷,銜接順、起步停車都很自然,完全不需要改駕駛習慣,照樣好好踩煞車就行。
▫ 沒有 App(但我們覺得還好)
我知道很多人會把這當缺點,但我們用下來反而覺得鑰匙操作已經夠用。遠端啟動、移車、人在附近先啟動車子預冷,都有支援,如果哪天有 App 當然更好,不過現在也不至於不方便。
▫ 沒有 OTA 有點可惜
電動車本來就希望越少進廠越好,如果有 OTA(Over-the-Air)更新,像是改善車機或優化駕駛邏輯就能直接在家處理,整體維護會更省事。現在沒有,多少還是覺得可惜一點。
🔋 關於小電池的小提醒
跟油車相比,電動車的小電瓶如果掛掉 = 連開都不能開
我這台是第一批車,交車時就怕小電池在港口放太久虧電,所以有自己預防性換掉了。
如果你是也剛交車,或許也可以考慮這點,換個心安。當然每台車狀況不同,只是提供自身做法參考
💬 結論:不後悔,但不完美——我們接受這些妥協
你說我們有沒有後悔?老實說真的沒有。EV9 把我們最在意的「空間、舒適性、用電效率」這三大需求都照顧到了,外型我們一家也都喜歡,日常使用起來非常順手。
但要說它完美嗎?也還沒到那個程度。像是車機沒辦法預估到目的地的剩餘電量能跑多遠(不過有儀表預估剩餘電量),影音娛樂功能也偏少,沒有 App 支援這些也是小可惜。不過這些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不能接受的點,有些甚至可以靠手機或第三方裝置解決。
整體來說,該實用的有到位,該體貼的有做到,這樣的平衡,我們已經很滿意了。


最後想說一句,如果你還在擔心電動車的里程焦慮,那大概是你還沒真正買過電車。
用過之後會發現,焦慮其實來自想像,不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