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要選擇一輛入門小車,多數人會從四門轎車或是五門掀背車型下手,但近年這塊市場逐漸被各式跨界休旅攻佔,雖然售價會比傳統小車貴一些些,但可以換得更好的駕駛視野與裝載機能,外觀看起來又更「大扮」,都是消費者轉向購買跨界休旅的重要因素。於2019年切入國內市場的Kia Stonic,當時以進口身分加上相對豐富的配備搭載,確實抓住不少目光,後續2021年小改款又加入48V輕油電與完整ADAS輔助駕駛系統,都讓這輛顏值出眾的小休旅愈加強大。

不過隨著時序來到2023年,今年市場上又多如MG ZS、即將上市的Yaris Cross等國產勁敵,壓至七字頭的售價又有豐富配備,肯定會對採進口導入的Stonic帶來不小考驗,要如何接招恐怕是總代理森那美汽車要好好思考的問題。然而每年都有一點進步與新意的Stonic,去年則是基於小改款再新增一款GT-line版本,讓Stonic全車系具備兩款1.4升NA車型與三款1.0T智慧油電車型供大家選擇,而今年八月底最新推出的2024年式,則是在車系編成上有重大改變,較入門的1.4 NA動力已全數取消,新年式就僅剩1.0T的時尚版、驚豔版與GT-line版本,售價部分則維持相同的79.9、85.9、88.9萬元。

砍掉1.4動力雖然間接讓Stonic的入手價提高至79.9萬元,不過原廠會有此決策或許是大家對於1.0T的接受度比較高有關(動力更佳還有稅賦優勢);而Stonic除了編成調整外,中階驚豔版與頂規GT-line新年式則是多了雙前座加熱座椅與加熱方向盤,綜觀Stonic所擁有的配備,全車系標配達到Level 2等級的Drive Wise輔助駕駛系統與進口身分,安全性是Stonic的優勢面向,其餘配備雖沒有太多令人驚豔之處,但可挑剔的點也不多,算是符合這個級距應有的表現。


這次試駕的2024年式車型為GT-line版本,外觀上當然就顯得比較帥氣與運動化,其中Kia招牌的虎鼻式水箱護罩,在驚豔版與GT-line還多了鋼琴烤漆點綴,質感呈現上就更為出色與時尚,此外GT-line在下方還有三個進氣孔設計,搭配兩側鋼琴烤漆飾板與霧燈周圍的霧銀飾板,Stonic在外型上確實打造出很有自身特色的車頭面容。
- 大燈
- 方向燈

Stonic的尺碼其實並不大,長寬高落在4140mm、1760mm、1520mm,軸距則為2580mm,最小僅5.1公尺的迴轉半徑在市區行駛相當輕鬆,基本上除了車高較高外整體駕馭感受非常接近一般五門小車,Stonic外觀如同多數休旅也環繞著一圈防刮塑料,所幸比例拿捏還算得宜,不會有太明顯廉價感,車色部分Stonic 24年式提供五種車色,常見的星鑽白、星宇灰外還有豔麗紅、宇宙藍與動靜藍(本試駕車車色),但過去可以選擇的雙色車身24年式已看不到,而相較於大眾化的白、灰,個人覺得活潑的紅、藍色系更適合妝點在Stonic身上。

車頂行李架為全車系標配項目,裝上車頂架確實更有休旅感!


畢竟外觀不在24年式的變動範圍中,車尾造型與舊年式並無二致,尾燈也依舊維持部分LED的配置,而GT-line相比其他兩個等級,保桿下方改為跑格化的雙出尾飾管,只是單純外型上的點綴沒有實質功用,但可以增加點心靈馬力還是不錯的。

GT-line標配這組17吋雙色鋁圈,規格為205/55R17,時尚版及驚豔版則分別配置較樸素的15、16吋大小,不過原廠也有另外提供一組17吋鋁圈作為選配。

Stonic的內裝設計小改款前後其實沒有太大改變,以現在標準來看或許已有些年代感,設計上當然就不是現在Kia最新的設計語彙,不過整體車艙風格相對耐看,透過不同飾板交互搭配仍保有一定設計質感,而GT-line在內裝又多了類金屬/類碳纖維飾板、金屬油門煞車踏板等配件,進而讓車內多了分運動感受,比較可惜的就是硬質塑料的比重較多,觸覺感官就沒這麼討喜。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 類碳纖維飾板
- 前門板

單驅恆溫空調為全車系標配,按鍵與旋鈕的設計也清楚明瞭相當容易操作。

排檔前方這排按鍵就是24年式最大的升級之處,新加入的雙前座加熱座椅與加熱方向盤都是由這邊進行開啟與關閉,不過大家肯定更想要通風座椅吧,畢竟以國內炎熱天氣來說通風座椅使用到的機會更多,但可惜的是就原廠說法,Stonic全球都僅有配置加熱座椅及加熱方向盤。此外,一旁的Drive Mode駕駛模式按鍵,Stonic則是提供了Eco、Normal、Sport三種。

方向盤左邊則依序有循跡系統、胎壓、怠速Off、儀表亮度與大燈高度調整鍵。

個人非常喜歡的雙層置物空間設計,手機與其他物品就不會疊在一起造成拿取時的不便,這邊也提供了一組USB-A充電插頭與12V電源。
- 杯架
- 扶手
- 儀表
- Energy Flow
- 行車電腦
- 駕駛注意力等級
- 車速
- 主題
- ACC作動顯示
- 輔助駕駛功能-1
- 輔助駕駛功能-2

三個等級均配備這具8吋觸控螢幕,畫質與流暢度都算不錯,缺點同樣僅有英文介面對於長輩使用上可能較不友善,螢幕下方則有一排可操作音量、收音機、選台等功能的實體按鍵。
- 螢幕-1
- 螢幕-2
- 無線手機連結

Stonic具備基本的倒車顯影功能,指示線會隨著方向盤轉打變化讓駕駛更好掌握倒車路線,不過畫質表現就只能算是堪用,解析度有待加強。
- 前座椅
- 乘坐示範

可惜少了後座冷氣出風口,中間就僅配置一組USB-A充電插座。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底板掀開Stonic沒有備胎配置,取而代之的是48V輕油電系統的電池即擺放在此。

進入動力環節,Stonic過去有1.4升自然進氣與1.0升渦輪兩種引擎設定,但24年式已取消導入1.4升自然進氣版本,僅剩下這組1.0T輕油電動力系統,引擎與變速系統為具備缸內直噴的1.0升三缸渦輪結合七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加上48V輕油電系統輔助,最大動力輸出為120ps/20.4kgm,小改後加入的輕油電系統不僅提升了扭力表現,也讓平均油耗來到每公升19.9公里的水準。

不同於其他日系競爭對手大多搭載1.5升自然進氣搭配CVT變速箱,Stonic採用歐系車較常出現的小排量渦輪加上48V輕油電,加速上確實擁有較飽滿的輸出力道,二千轉即可輸出20.4kgm的最大扭力讓Stonic的起步提速相當輕鬆,這具七速雙離合變速箱放開煞車的低速蠕行感已接近自排變速箱感受,踩下油門的銜接感也頗為順暢,進退檔之間的換檔反應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運作起來非常的平順,切至Sport模式轉速隨即固定在較高區間,雖然僅有1.0升排量性能感受有限,但整體動力反應日常使用已綽綽有餘。

雖然是一輛小休旅,但Stonic並不會有太明顯的高重心駕馭感受,體感上反而比較接近一輛五門掀背車,加上僅1.2噸左右的車重,驅策起來擁有相當靈活的動態反應,懸吊反饋Q彈可以給人滿意的乘坐舒適感受,加上本就不大的車身尺碼,無論是山路操駕還是都會巷弄穿梭都顯得十足愜意,高速行駛部分則受限排氣量,高速公路的加速延伸性就屬一般,重踩油門隨之而來也會有較明顯的引擎噪音,不過穩定度仍保持不錯水準,輪拱噪音與風切聲抑制也都在合理範圍。

48V輕油電系統除了能輔助起步加速與支援怠速熄火時的供電需求,行駛狀態下將駕駛模式調整至Eco模式,若電量允許放開油門引擎會隨即關閉開啟滑行功能,此時可以觀察到轉速表指針直接歸零,儀表螢幕也會顯示著Sailing字樣,當需要動力再度踩下油門,引擎再度介入也不會有突兀感,重新運作的順暢性非常出色,當然這樣的作動模式主要還是為了提升車輛的油耗表現。

從過去到現在Stonic依舊給人頗具個性化的內外風格,渦輪引擎加上雙離合變速箱與48V系統,在操駕體驗上也與競爭對手有蠻不一樣設定,或許價格上因為24年式又取消入門動力讓車價變得不那麼親民,不過90萬內可以買到一輛具備完整安全配備的進口小休旅也還算值得,且相信會考慮Stonic的消費者肯定就是希望自己的愛車能更與眾不同,即使不是市場主流Stonic卻仍散發讓人難以抵抗的個性魅力!

▍Stonic 1.0T GT-line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三缸DOHC 12V汽油渦輪+48V輕油電系統排氣量:998c.c.
最大馬力:120ps/6,000rpm
最大扭力:20.4kgm/2,000~3,5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205/55R17
車身尺寸:4,140mm x 1,760mm x 1,520mm
軸距:2,580mm
迴轉半徑:5.1m
車重:1,226公斤
國內售價:8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