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就是不想在車齡10年後一年驗兩次車
同時也不想再開著只有兩安無循跡的軟皮車天天上國道,故而從去年開始有了換車的念頭
個人不喜歡太大的車,鎖定的也是跟Tiida差不多尺寸車型
大概看過這幾台車,簡單附上看車後較在意的點
Nissan KICKS:車高太高會暈,沒有歐撞測試
Mazda CX-30:買到102萬附塑膠方向盤,剎車踩起來沒信心
Skoda KAMIQ:中規中矩但就沒有愛,懸吊晃動的聲音咚咚咚有點吵
KIA STONIC:鹵素頭燈有點聳,行李箱空間比Tiida小一號
最後決定買的是,在意的點跟駕駛本質較無關的STONIC
原本想說都換新車了,就算不像Tiida有keyless,至少也要有皮椅跟恆溫空調,所以鎖定1.4時尚版
結果試乘時營業所偏偏只有最入門的1.4經典
一趟下來發現布椅出奇的好坐且通風(之前買給太太的BMW 3er配Sensatec入門皮椅,反而容易悶熱流汗)
非恆溫空調也夠用,試坐後座也夠涼,就乾脆直下(這邊似乎較流行直上XD)1.4經典了
在民俗月前辦好交車,到現在也開了一千公里,跟大家分享駕駛心得,也作為換車的留念
駕駛感受主要跟Tiida 1.8L相比,因為這台就是來接它的班
若有觀點各異之處,也請各位砲小力一點

首先放兩張Tiida的退休照(隔天就開去給車行估掉了

車況一直很好,一年只跑一萬初,如果不是安全考量其實還很好開啊!


交車當天是個艷陽天,一交車首先發現,咦,冷氣怎麼不太冷
後來多開一點之後,發現有時候不冷,有時候又太冷
才想起這台是非恆溫空調,需要自己依天氣手動調整
若天氣熱的時候,建議風向只吹身體(不吹足部),就不會有不夠用的問題了
雖然沒有後座出風,太太小孩在後座搭過幾次的回饋是夠涼

但我隔熱貼的是V-kool V55 + H30,不是業代紙,若沒有升級隔熱紙的打算,還是要留意空調是否夠用
行路質感真的有歐系穩重的風格
相較於Tiida的雷諾CLIO底盤,STONIC的底盤及避震質感更勝數籌,過坑洞不平處相當平順帶Q度
只是覺得較容易吃到行程底部,稍微大一點的坑洞要避開,不然就會有略大的撞擊感
動力方面我還是愛AT變速箱,雖然動力不大,但開起來還是比較有FU
譬如KICKS雖然CC數跟馬力略大,但搭配CVT開起來就是搔不到癢處
(我會形容只是在移動而不是開車,之前試乘Lexus NX200也是這種感覺)
試乘過的這幾台車中,CX-30的動力最夠用,開啟SPORT模式後判若兩車(很多車款的SPORT模式多只有音效效果XD),走74甲從台中往彰化輕鬆直上不費力
原本的Tiida是引擎聲大作有點加速度的上去
STONIC 1.4則是溫溫慢慢的上去(新車不敢大腳,還沒試過降檔拉轉的感受)
用白話一點來說,時數是個位數的加上去,不像上述車可以10為單位加上去
在一般高速使用,大概沒辦法一敗就切到中間或內側車道
要累積一下速度再順順地一次換一個車道,之後要在中內側開12格是沒問題的
不超車修身養性,也算是選這台車的原因之一

再來看看圖說故事
牽車後還沒機會出遊,只能放交車跟日常通勤圖
外型莫名很對我的味,怎麼看都順眼



內裝都是硬塑,但銀色點綴分量適中,風格蠻俐落的
另外喜歡的點是方向盤跟排檔頭至少都有仿皮手感,雖然不是什麼高級材質,但這點小用心讓我蠻開心的

實體冷氣旋鈕,操作直覺不複雜

有加裝無線充電,但後來發現為了跑carplay都會接線,視覺效果遠大於實際啊

因為是布椅,業務送了全車潛水衣材質的椅套,副座平常只放便當就保持套上,避免弄髒不好清理

跟Tiida比起來有個不算缺點的缺點,就是車門內飾板上方角度接近直角,開車時若左手靠上去久了會不舒服
而之前Tiida內飾板有軟皮部位,車頂棚也是軟性的織布材質,STONIC頂棚摸起來很單薄,像3C產品的可回收紙包材,好在平常不會去碰到,爽度問題而已
另外後照鏡帶點尖角造型也蠻喜歡的,畢竟開車時是看不到車子的,看到左右有型的後照鏡不單調,心靈馬力也能小小加分

隔音方面表現也不錯,唯有胎躁真的比較明顯,抓地力也覺得一般,等努力累積里程數再來換一組胎
另外音響表現不錯,解析度跟低音量感都勝過加上HK高音組的陽春版BMW音響,由此可證入門寶馬音響真的如網路所說是悲劇啊


最後是滿1000公里的儀表照,油耗平均在14左右(原廠公布值16.5)
初次保養完後變得更平順好開,再來觀察油耗表現會不會提升

最後總結心得
做為接替Tiida 1.8的購車,實在是太太太滿意了

跟當年一樣70萬,買到Euro NCAP五顆星跟滿滿輔助駕駛配備,還有水準以上的操控品質
實在令人覺得通膨這件事似乎不存在啊,也讓告別人生第一台車的惆悵快速消散了
買東西開心到想與人分享,實在也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感謝各位收看~ 喜歡的話也請幫我給個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