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版上有沒有大大開Kia的車呢??

earl258 wrote:
二手車本來就是市場因...(恕刪)

您還有一個問題沒考慮進去...就是車輛的妥善率的問題,所以會造成保養及維護的部份價格的差異,尤其是越舊問題越多.
網路即生活,生活即網路.
個人對韓國車(至少 KIA 啦)的實際感受是如此

車價便宜,二手價更便宜,維修不便宜
就這三便宜,給樓主參考.

我是 KIA 車主,六年車齡.想說的東西多到數不清了,
只能說這種東西一輩子買一台就好了,週遭親朋好友就別再有人上當就行.
earl258 wrote:
二手車本來就是市場因...(恕刪)

中古車價是這樣算的嗎??toyota wish五年後中古車價多少錢?kia多少錢?
toyota每一萬公里的保養成本和kia一萬公里的保養成本相同嗎?有沒有toyota和kia的車主貼張工單上來看看然後把差價乘上20算作20萬公里保養費用,其他大小保養的價錢不記
wish每公里行駛成本有哪位wish的車主能說說看嗎?然後請kia的車主也貼一下每公里油錢多少
在乘上20萬當這五年油錢
這麼算下來之後你確定kia有便宜20萬嗎?
說什麼二手市場是怎樣怎樣對韓國車不公平,你願意用自己的60萬去支持韓國車的中古價嗎??


eliteeric大說的很好
01的版友不是每個都財力雄厚,也有些人念舊,一樣要開到報廢,toyota的成本隨便算也比kia低吧,我還真想知道韓國車的引擎,底盤,變速箱有什麼可取的??是因為用哪家名廠的零件,所以跟名廠一樣堅固耐用??如果是這個邏輯,大陸自產的雙環來寶應該可以力拼CR-V,主要零組件來自日本M廠呢
展示的altis引擎蓋不能壓??BMW的就可以隨便你壓?如果用手壓就知道車子安不安全,怎麼有車廠笨到拿成品車去撞,美國撞完歐洲撞歐洲撞完日本撞,聽說台灣也有個地方可以去撞,那些做車子的真是死腦筋,找大大這種天賦異稟的神手去壓一壓不就可以評幾顆星了,honda Tiawan為了滿足許多人用手壓一壓的樂趣,特別在展廳提供各大廠牌中型車的葉子版,大大可以一次壓玩國內主流車廠的鈑金,壓完寫份報告上來01和我們分享好嗎?,告訴我們哪台車被韓國車撞了之後要修很多錢的,另外版主考慮的韓國車......你確定後方撞擊有比台版的wish強??
是的韓國車有長足的進步,但是不是進步到你直得花錢去買,這點請各位大大自己去思考,一輛車用8年去計算,買車的價格,保養的價格,維修的價格,油錢,保險,加總之後扣除中古車價(什麼??!!直接報廢??冏rz那就=0吧)才是你一輛車的成本,這些還不包含01重視的爽度,買到檸檬車的機率,維修服務的品質,保養廠多寡........

恕我引述大大po的內文部份
美國汽車市場調查公司表示,根據最新汽車品質調查報告顯示,南韓產製的汽車與卡車品質大有進步,今年首度擊敗美國與歐洲廠牌的車子。
據J.D. POWER AND ASSOCIATES 密切觀察的汽車品質調查顯示,現代與起亞生產的汽車,每百輛中有一百一十七點瑕疵,比歐洲車少了五點、比美國車少了六點,一改多年來的劣車代名詞,但比起業界模範生日本車還差上一截。
如果您的預算不是這麼緊,你為何不選這些模範生,而選擇那些最佳進步獎的學生?用您辛苦努力賺的錢給力爭上游的韓國車廠作為鼓勵?還是把您每分錢都做風險機率最低的使用?這點您可以自己決定
我是 town&country 車主,本來考慮 previa 及 MPV
試開了TC以後,其他的就被我刷掉了

建議多試乘,買自己喜歡的
town&country美國車再不好也頂多跟kia差不多至少差價可以讓你修到飽修到死至少還是國產車有中華讓你靠 ,kia小經銷制常常再換經銷商
同樣的迷思也可以去買買來西亞的車阿 也可以去買義大利車 .....
反正要開一輩子 不用管N年後的事不用管中古車價
義大利車操控還一級棒!


另外新車品質好 不代表N年後品質好 迷思阿~
沒有人說韓國車一買來就一堆問題 大家都是說N年後
我家有過的車種:三菱,克萊斯勒、別克、裕隆、賓士、中華台裝三菱、馬自達、福特、卡車、KIA、本田(三陽組裝),大卡車不用說。

妥善率這個問題很難說,每一家車廠都有弱點。賓士換一個零件都是用萬當單位。10年後你車常不常開還是要換掉某些零件。

說到KIA零件,我覺得比Toyata 還便宜。
當然有人買到有瑕疵車當然會覺得問題重重。
韓國基本上他們自己喜歡三、四年換一次車。因為在他們的習慣開老車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有人當然講KIA韓國車爛。當然他有意見。買車這個問題就是這樣。大家各有喜好。
不喜歡跟別人開一樣的車就是選一些冷門款。
不然到大賣廠停車場望眼一看T牌同色同款至少有10台。

我也不是覺得KIA就是好車。
不就是一個方便就是代步工具。不要常被偷(被偷過),好開順手安靜舒適安全我擺第一。
你說我家有BENZ為何不開?

答案:一台便宜冷門車的好處就是出門被撞被刮不用擔心停路邊會不會給前後的車子A到,別人開車門會不會撞倒你的車。會不會被偷零件還有不顯眼。

妥善率目前覺得還可以當然有缺點。但是國產車翻開T牌與H牌兩大龍頭也是問題不少。
FORD 與馬自達的休旅車問題有少過嗎?大家都有。

我發現KIA車的問題主要還是外面保養廠不熟悉。如變數箱油的系數不對等。

KIA車的缺點當然有。
我的感覺就是冷氣聲音大一點、原廠送的胎很爛、車商送的皮椅大都是皮椅套不太理想。有一些細節。因為有些都是台灣代理商處理的所以一分錢一分貨啊。

好處真的是板金很厚。有撞擊測試過。前面的保險桿是整支用塑鋼的。
有看過有一台撞過路邊的磚房。磚房的柱子都斷了車子都沒事連車頭都沒事。

我是車輛當成是消耗品就好。這不是買經典名車來收藏。

買車用來賣二手這個問題。當然如果你計畫開6年就要賣或買車12年之後才要脫手。
或者買一台車是要開一輩子。大家計畫不同規劃也不同.

一般一台進口車10年後的二手價接近原價的10%,某些非百萬級車款可能不到這個價格。
可能剩下3萬到8萬的售價。

所以我說對我來說車輛就是一個耗材。




tlleeb11 wrote:
在國際比賽時看看那些韓國裁判是怎麼對中華隊的!!
我承認韓國有些產品的水準是比台灣高,


我也很氣,不過誰叫台灣車廠不爭氣。貿易保護失敗導致台灣車輛工業都是零件代工。
世界各大車廠使用的零件很多都是台灣生產。
包含鋁圈、車燈、LED燈、門鎖配件、五金零件等。

整車生產的技術缺輸給韓國。

現在生產的車輛都是日本設計部分採用台灣零件。
看看日本當地售價台灣車廠的售價。對比國民所得比率能如何說?

firedogz wrote:
wish每公里行駛成本有哪位wish的車主能說說看嗎?然後請kia的車主也貼一下每公里油錢多少
在乘上20萬當這五年油錢


wish車的油耗與KIA 同級車。如果以差10%來算。
20萬公里 平均 11km/L 10km/L 來比汽油價格用26元算
11KM 472727
10KM 520000
價差約 47273.

不過我開過克萊斯勒 3000C 一公升 只能跑8.6 KM 市區可能6.5KM.
後來這台車忘了只賣 八萬還是11萬 也是開快9年車.

你就會瞭解為何我說車輛是耗材。
怎麼又吵起來了

在01上好像有很多無形的限制...

買國產車...有罪

車子氣囊不夠多...有罪

買韓國車...有罪

是不是真的只有討論級數夠高的車才才不會有罪?

purewater wrote:
不知為何現代的車都做那麼重幹嘛
(MATRIX 1400公斤,牛頭牌的VIOS不到1000公斤)


恩恩....
看看DM 有啦 VIOS有1040公斤啦 害我嚇一跳
不過我想在這 幾公斤不是重點 (206印象中沒有一噸 跑得可快了)
Toyota應該就是不要買的代名詞吧
(當初牽新車還想說Po一下 不過看看..不要討罵...摸摸鼻子還是算了 反正只是交通工具)

earl258 wrote:
我家有過的車種:三菱...(恕刪)
一般一台進口車10年後的二手價接近原價的10%,某些非百萬級車款可能不到這個價格。
可能剩下3萬到8萬的售價。


不知道哪裡有25萬的1997 BMW E39 可以買????撞爛的不算一般吧
或者是9萬元的VW passat B5 1.8T也行,別說3-8萬,我多出一萬!!!
earl258 wrote:
說到KIA零件,我覺得比Toyata 還便宜。

請大大說一下在哪可以拿到這種零件吧??板上也有些kia的車友呢,說出來也讓那些有心經營韓系車的廠商有個商業機會吧

在網路上說話,請先求證事實,板金厚不厚,你可以打開引擎該就能看到嗎??我很難相信日韓歐美的鈑金差距可以用肉眼分辨,(別再跟我說你用敲的聽聲音就知道板金厚不厚,你去敲BMW E60試試)也有版友說他自己的韓系車比較重,為什麼呢?因為韓國車真材實料?
材質學結構學我懂的不多,板上應該有大大能解釋為什麼韓國車比BMW和toyota還重!!
一直有人強調toyota,honda等品質著稱的車廠有小毛病,有組裝缺失,雙田雙B該死這個當然,但是韓廠真的沒毛病?別再版上灌輸這種錯誤信息,我絕不相信100輛國瑞豐田,100輛台灣本田,和100輛韓國kia比妥善率,國產雙田沒有壓倒性勝利,不用去比單價更高的美日進口車

不是我硬追著大大您發的文打,而是您的發文太過於草率,提出的數據完全不能讓人信服,10年剩10%...orz,saab,audi也沒這麼慘吧,不相信自己去買本雜誌,有些會附上中古車價參考表,要不然去Y拍上看看
家裡有很多車不代表什麼,我家也是一堆車子,我也開過法國標誌那種冷門車,但我最終和大多數的人一樣選擇了日本車,畢竟往修車廠的路上,操控再好,心情也不會太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