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 稍早前正式販售 Find N3 與 Find N3 Flip 兩款摺疊機型,也是目前第三家正式引入摺疊的廠商,這次亮點除了將大摺 Find N3 引入之餘,先前已有販售的小摺 Find N3 Flip 體驗則是再度升級,除去基本的效能強化,這次也不玩三星 Z flip5 與 Motorola razr 40 Ultra 的大螢幕設計,與前代相同都是以直幅的外螢幕應戰。而最大的亮點,與 Find N3 相同,都是在相機配置了。
Find N3 Flip 這次在相機較大的更新,則是導入一般旗艦機型相對常見的長焦鏡頭,配置則是在 2x。這也讓 N3 Flip 具備超廣角、廣角與 2x 望遠的光學變焦,相較同級機種都是以廣角裁切的方式,相信也會有更好的畫質提升,因此這次也請來三星 Z Flip5 來個使用體驗上的對比見真章!

這邊也附上精華的拍攝影片給大家做個參考!
▌開箱與外型
- 外盒
- 開盒方式
Find N3 Flip 外盒設計風格與 Find N3 相同,不過顏色以淡雅的香檳金暖調呈現,同時也將產品型號與裝置以燙金的方式呈現。開盒方式也一樣是採精品感十足的上掀機關,這點倒是跟 Find N2 Flip 相同。
- 內層
- 配件區
底層一樣安放充電器、配件盒以及 USB-C 線材等配件。

配件盒則是基本的保護殼、退卡針、保固與資訊文件等。


Find N3 Flip 外型設計一樣是將外螢幕與鏡頭設置在上半部,下半部則是單純的機背呈現。不同與目前主流的小摺機型,N3 Flip 在外螢幕上延續前代直幅的 3.26 吋螢幕設計,這點等等會做更詳細的介紹。

Find N3 Flip 這次共有包含淺金、曜黑與柔粉三款,這次主要開箱的款式為曜黑,至於淺金則是跟 Find N3 的香檳金一樣,都是本次 Find N3 系列主打的顏色。
- 指紋
- 指紋
不過這次 Find N3 Flip 外殼上用的比較是鏡面材質,比較淡色的淺金或是柔粉可能看不太出來,但換成曜黑如果要裸機使用的話,真的會相當容易沾染指紋.....這點就要注意一下。


因應目前小摺的上下分件設計,原廠提供的保護殼也一樣是從中央轉軸分離安裝的方式,同時在邊框內側也有提供可固定的貼紙。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中框整體來說這次跟前代相比設計有些許不同,機頂轉軸這邊一樣維持了水波光影紋理,不過將 OPPO 的廠徽去除,機頂與機頂可以看到 mic、退卡槽、USB-C 連接埠以及雙立體揚聲器等配置;左右側則是三段式的靜音撥桿與音量、整合指紋辨識的電源鍵。

Find N3 Flip 中框乍看之下跟前代類似,這邊也附上前代的中框。可以發現 N3 Flip 這次不僅在邊緣多了斜面的鑽石切割,在機背接壤處也有做出梯形的「出血」設計,不像 N2 Flip 是一條直線平平的。

這邊也附上 Find N2 Flip 的轉軸,可以看到水波紋理是相同的,但上方多了 OPPO 的廠徽刻印。

Find N3 Flip 支援雙 nanoSIM 卡,同時也具備 eSIM 設定,並支援 5G+5G 雙卡雙待,支援頻段則是表列如下:5G NR : n1 / n2 / n3 / n5 / n7 / n8 / n12 / n20 / n28 / n38 / n40 / n41 / n66 / n77 / n78。
▌比較規格


這次 Find N3 Flip 在轉軸的描述相較 Find N3 來說比較平實一些,一樣是利用水滴結構的「超韌精工擬錐鉸鏈」,跟前代相比摺痕也有相對進步之餘,德國萊茵的摺疊認證則是有高達 60 萬次的壽命。

這邊也三星 Z Flip5 做個外型對比,雖說都是採類似結構的小摺,但從前螢幕以及相機的設計概念來看,兩機就有相當大的不同,機身的尺寸也有差異,一樣列於下方:
Find N3 Flip
摺疊:85.5 x 75.9 x 16.45mm
展開:166.4 x 75.8 x 7.79mm
重量 198g
Z Flip5
摺疊:85.1 x 71.9 x 15.1mm
展開:165.1 x 71.9 x 6.9mm
重量 187g
可以看到 Z Flup5 在整體尺寸來說都會比 Find N3 Flip 來的縮減一些,重量也是較為輕巧的。
- N3F裸機重量
- N3F保護殼重量
- ZF5裸機重量
Find N3 Flip 官方裸機重量為 198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得出 197g,裝上保護殼後則是 212g;至於 Z Flip5 官方重量是 187g,測量後得出 188g。
- 機頂
- 左側
- 展開厚度
- 展開厚度
將兩機以摺疊、展開的樣貌做個對比,可以看到 Find N3 Flip 在摺疊時的厚度會比 Z Flip5 明顯,數據上也有 1.35mm 的差異;展開後雖說有 0.89mm 的厚度差異,但看起來說真的沒什麼差。
- 前螢幕
- 通知/播放介面
Find N3 Flip 螢幕與前代一樣,都是直幅型態的 3.26 吋設計,雖說規格相仿,但操作上倒是有蠻大的變化,從 N2 Flip 的左右滑動切換 APP,改為更一般操作的清單方式。這邊先介紹螢幕規格:
・3.26 吋 720 x 382 AMOLED 螢幕
・60Hz 更新率 / 8bit 色彩
・800nits HBM / 900nits 峰值亮度
・康寧大猩猩 Victus 玻璃

設定部分一樣有專屬的摺疊螢幕專區,包含桌布、應用程式、接聽電話與快捷回覆等。
- 桌布設定
- Aod設定
外螢幕設定佔幅較多的,就是在桌面的選擇上。Find N3 Flip 不僅有一般款式、進化的萌寵桌布還有 Aod 的相關顯示之餘,也能導入相機的間隔拍攝,在輸出 Gif 檔案後就能直接設定為動態桌布。

互動萌寵桌布從前代的五種提升至八種,而且也把 2D 圖案進化成 3D 樣貌,是說我自己覺得 2D 也沒什麼不好,如果可以把 2D 與 3D 共存,這樣就有 13 種樣式了.....

這邊也附上 Find N2 Flip 的互動萌寵樣貌,說真的我自己其實比較喜歡 2D 的樣貌.....
- 來電設定
- 快捷回覆
- 語音輸入
Find N3 Flip 這次一樣也能在摺疊狀態時,透過開闔來接聽或掛斷電話;另外,如果有藍牙耳機的話,也能在摺疊狀態時直接接聽。並可自訂訊息或簡訊專屬的快捷回覆(畢竟螢幕打字其實還是有點...拘束),或是語音輸入的預設語言等。
- 控制中心
- 天氣
Find N3 Flip 在外螢幕的基本操作上,上下滑動一樣可分別開啟通知與控制中心,不過前代左右滑動的預設應用程式,到了這代則是以更方面的選單取代。
- 應用程式介面
- 應用程式介面
透過應用程式選單就能快速自己想要開啟的應用程式,而不是像前代僅可透過左右滑動開啟,這點對於開啟的方便性提升不少之餘,當初 Find N2 Flip 對於第三方 APP 較少的支援性上,到了本代也幾乎解放了眾多常用的應用程式!
- APP編輯
- 增加APP
在應用程式的增減部分,N3 Flip 在摺疊狀態下僅可刪除清單上的 APP,如果要增加則是要透過內螢幕做設定。

這邊也附上 Find N3 Flip 外螢幕目前支援的應用程式一覽,可以看到第三方 APP 後面還是會加個實驗室功能。

另外,隨著時間推移,在下方支援的應用程式中也會逐漸增加支援的 APP,這邊也能看到有目前幾乎主流的通訊、社群甚至行動支付等。
- YT Music
- YT Music
- YT Music
這邊也以 Youtube Music 做為示範,可以看到整體的顯示介面是以直幅的方式呈現,基本上就頗為適合以直幅為原生設計的應用程式。

而以直幅設計的核心概念,其實如同上一代時 OPPO 官方強調的,發現現在使用者較多的使用情境還是會在短影音上,因此 Find N3 Flip 在短影音內容的顯示上,可以說匹配程度幾乎是一百分的,說是同級表現最好也不為過。

如果是一般 Youtube 影片的話,則是可以想像把內螢幕的直幅顯示尺寸照搬到外螢幕上,只是對於 3.26 吋的顯示面積來說,看起來就會相對吃力一些。
- 橫向影片播放
- 橫向影片播放
另外,這次 Find N3 Flip 最讓人激賞的地方,就屬外螢幕在播放全螢幕影片,尤其是橫向時,因應 17:9 的顯示比例,因此只要把手機轉個方向,就能在相應的比例上觀看橫向影片,這點倒是蠻聰明的。

這裡也附上先前 Z Flip5 與 razr 40 Ultra 外螢幕播放 Youtube 影片的樣貌,雖然有著幾乎覆蓋機身的螢幕尺寸,但礙於螢幕比例,要顯示原比例的影片就還是會有黑邊出現,這點就端看自己的使用需求,還有看起來順不順眼了。
- 返回操作
- 返回操作
另外,在外螢幕的操作上面其實跟一般操作差不多,都是透過導覽手勢的方式操作,這邊只是想給大家看以返回來說,圖標位置也會跟你操作的位置對應,這點倒是蠻細心的。
- 鍵盤輸入
- 鍵盤輸入
鍵盤輸入則是礙於 3.26 吋的面積,開啟輸入鍵盤後則是會佔據大概 60% 的螢幕面積,這點就.....沒辦法,就算是佔滿整個上蓋的其他兩台其實也有類似的狀況。

在部分應用程式之下,也是能應用剛剛提到的橫向旋轉操作方式,像 Youtube 就可適用。
- 觸控操作
- 觸控操作
Find N3 Flip 外螢幕顯示起來其實就像是內螢幕縮小至 3.26 吋的樣貌,因此在一些虛擬按鍵的操作,也會跟著縮小導致按起來會有些困難。以 Youtube Shorts 來說,播放的進度條就幾乎跟線一樣細


外螢幕在 Youtube 畫質來說,不僅最高可支援 4K 選擇,甚至也支援 HDR 影片,這點也跟其他競品相同。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這邊就附上外螢幕播放 Youtube HDR 影片的樣貌給大家參考,基本上應該是不太會有人想要用外螢幕看這種橫向影片的吧.....?這也不算是 OPPO 官方初始設計的考量。
- 郵件檢視
- 郵件檢視
因此回過頭來看 Find N3 Flip 外螢幕的顯示,其實不難看出就是以直幅的內容為生的設計方式,這邊以郵件來顯示的話,檢視方式其實就相對「合理」一些,只是如果你年紀到了,眼睛不好的話,建議還是把螢幕打開用內螢幕比較舒適啦


這邊也直接將 Z Flip5 直接跟 Find N3 Flip 外螢幕做個對比,雖然說顯示的比例差異蠻大,但就數據來看 Find N3 Flip 3.26 吋的尺寸倒是跟 Z Flip5 差不多,Find N3 Flip 與 Z Flip5 的規格如下:
Find N3 Flip
・3.26 吋 720 x 382 AMOLED 螢幕
・60Hz 更新率 / 8bit 色彩
・800nits HBM / 900nits 峰值亮度
・康寧大猩猩 Victus 玻璃
Z Flip5
・3.4 吋 Super AMOLED 720x748 解析度
・60Hz 更新率
・1,000nits 亮度 / 1,600nits 峰值亮度
・康寧大猩猩 Victus 2 玻璃(前代是 Victus+)
這邊也能看到兩機在更新率與畫質為同個水準,但 Z Flip5 在整體亮度與保護性規格上會來的比較好一些。

這邊就直接先來做短影片的比較,Find N3 Flip 直幅設計的優勢在這邊就顯露無遺了,Z Flip5 直幅樣貌就相對被壓縮,整體看起來就會比 N3 Flip 來的小一些。

另外,或許是 Bug 的關係,Z Flip5 在透過 Youtube Shorts 觀看短影音時,會被強制放大到滿螢幕的裁切方式,而且也不能調回像 FB Reels 的原始尺寸,這點不知道後續會不會做更正.....

橫向影片的比較上,這邊可以看到 Z Flip5 整體亮度就會來的高一些,而且因應 16:9 的比例上,Find N3 Flip 顯示面積感覺反而是大了一些,畢竟 Z Flip5 整體尺寸比較接近 1:1,但體驗上是不適合這點可能就見仁見智,還是看自己習不習慣。

Find N3 Flip 內螢幕規格其實跟前代差異不大,主要的不同則是這次轉軸上的提升,除去耐用度上的提升,摺痕表現應該也有相應的提升,但本次沒有前代機種,規格整理如下:
・6.8 吋 FHD+ 解析度 AMOLED 可摺面板
・1-120Hz LTPO 可變更新率
・支援 10.7bit 色彩、DCI-P3 廣色域
・1,200nits HBM / 1,600nits 峰值亮度
・ProXDR 顯示功能
・SCHOTT 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

螢幕設定上也與 OPPO 今年旗艦機差異不大,主要有環境色自動調整,以及定番的 O1 超高畫質引擎等輔助功能提升。
- 色彩模式
- 更新率
色彩模式則包含有五種選擇,以及基本的螢幕色溫調整;另外,更新率一樣是有 120 / 60Hz 兩檔可選。

這邊也先拿 Z Flip5 在關機狀態下直接對比摺痕部分,這邊看起來兩機的摺痕感覺相對接近.....Find N3 Flip 感覺上就沒有 Find N3 主打的轉軸來得那麼具備優勢。
- 螢幕亮度對照
- 螢幕亮度對照(額外亮度)
這邊也讓兩機做個網頁瀏覽的亮度比較,Z Flip5 在沒有開啟額外亮度時,Find N3 Flip 亮度上會來個高一些,不過在開啟額外亮度後,明顯就是 Z Flip5 來的較亮。

另外,兩機在螢幕是點亮的狀態下,基本上除非超級刁鑽、正常使用根本不會看的角度,才會有些摺痕出現,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 UTG 玻璃長期使用後造成的浮起現象,屆時就可能要更換了。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不過在不支援額外亮度的 HDR 影片,就可以發現整體亮度會是 Find N3 Flip 來得較高(這邊也還沒開 HDR 高亮影片功能)。第二張有點手震,但不影響亮度對比,還請多包涵


至於摺疊的多工應用層面上,兩機都能叫出上下呈現的基本分割視窗功能,這點就沒什麼好說的。

不過在額外的應用上,Find N3 Flip 最多還能再開啟一個浮動視窗,相較之下 Z Flip5 則是還能再開 5 個分割視窗,但以小摺的內螢幕體驗來說,說真的基本的二分割視窗感覺就夠用了。
▌相機
- N3F主鏡頭
- N3F前鏡頭
這次 Find N3 Flip 最讓人驚喜的地方,無非就是在於同級產品中獨家的相機配置中,多了一顆 2x 的望遠人像鏡頭,明顯就是為了人像效果而來,不然如果是目前旗艦機主流的 3x 鏡頭,或許對於自拍為主的小摺來說有些太遠?規格則列於下表:
・Sony 50MP IMX890 1/1.56" f/1.8 等效 24mm 廣角(有 OIS)
・48MP f/2.2 114 度視角等效 14mm 超廣角(支援 4cm 微距)
・32MP f/20 等效 47mm 人像望遠鏡頭
・32MP f/2.4 等效 21mm 內頁螢幕前鏡頭

Find N3 Flip 在搭配外螢幕的拍攝上,則是跟競品差別不大,主要差別還是在 3.26 吋螢幕的構圖方式,明顯會是以直幅的內容為主。當然,也一樣可透過比五手勢做出自拍。
- 一般拍攝
- 人像模式
拍攝介面跟前代其實是維持同樣的風格,一樣也有普通模式、人像以及錄影等等,而最大的差異,就是多了新增的 2x 人像焦段,就可在擺放的物體或平面太遠的情況下,拍出距離適當的人像自拍照片。
- ZF5主鏡頭
- ZF5前鏡頭
Z Flip5 鏡頭部分則是以廣角 + 超廣角,以及內頁前鏡頭的一般配置,這邊就不多說直接附上規格:
・12MP 1.8um 83 度 Dual Pixel AF OIS f/1.8 廣角鏡頭
・12MP 1.12um 123 度 f/2.2 超廣角鏡頭
・10MP 1.22um 單位畫素 f/2.2 85 度視野內頁自拍鏡頭

Z Flip5 在主鏡頭自拍的螢幕體驗上,則是得益於較大的螢幕面積,整體可拍攝的構圖角度會來的相對寬闊,只是比例上會比較接近 1:1,被遮蓋到的部分就會比 Find N3 Flip 來的多一些。

這邊也直接附上兩機透過外螢幕自拍的樣貌,雙機都支援比五的手勢拍照,靈敏度說真的各分東西,但 Z Flip5 偵測到後會直接快速倒數自拍,就準備時間上來說,傳統倒數計時的 Find N3 Flip 感覺會比較有餘裕準備動作。

兩機的拍攝介面雖說都延續了自家特色,但對於小摺的摺疊擺放、或是像 DV 般橫向握持拍攝,以及外螢幕顯示等功能都是相同的。
- 主相機介面
- 拍攝功能
Find N3 Flip 拍攝介面與 Find N3 類同,都是在經歷更新後的最新版本介面,可拍攝的功能也差異不大,不過跟 Find N3 相比,Find N3 Flip 則是少了一些重點功能,這些稍後會說明。
- 哈蘇浮水印
- 一般浮水印
N3 Flip 也支援拍照後再增添專屬浮水印功能,可在一般樣式與潮度滿分的哈蘇浮水印中做選擇。
- 拍攝功能
- 間隔拍攝
拍攝功能上也支援能輸出為 Gif 動畫的間隔拍攝,並可在最多 50 張與 10 秒內做自由調整。
- 專業模式
- 設定
專業模式可調整的數值也是差異不大,包含兩種格式的 RAW 無損檔案、最長 30 秒的快門速度,以及直方圖、峰值對焦等較為專業的數據。
前後鏡頭也皆支援夜景功能,不過在一般模式支援自動夜景偵測的狀況下,除非是特別要測試,不然透過普通拍照模式就能觸發夜景,還能支援更完善的美顏機能(像主鏡頭)。
- 人像模式
- 景深強度
- 濾鏡
人像模式包含景深調整與攜手哈蘇的相關濾鏡,而這邊 Find N3 Flip 最為可惜的地方,就是不像 Reno10 Pro+ 以及 Find N3 一樣,支援相簿後期編修景深強度,這點就想不太透.....
- 主鏡頭美顏
- 前鏡頭美顏
- 前鏡頭美顏
主鏡頭和前鏡頭美顏就跟近年的 OPPO 手機差異不大,直接看圖!
- 主鏡頭錄影畫質
- 前鏡頭錄影畫質
Find N3 Flip 另一項被閹割的相機功能,就是在錄影的畫質規格上。主與前鏡頭最高都僅得 4K 30fps,相較 Z Flip5 能到 4K 60fps 來說真的有些可惜。
- 超級防手震錄影
- 景深錄影
- 美顏錄影
- 景深+美顏錄影
至於超級防手震、人像與美顏錄影一樣都會被固定在 FHD,如果景深與美顏共用的話,更是會下滑到 HD 水準,這點也是跟大部分 OPPO 手機相同。
- ZF5錄影畫質
- 超穩定動態攝影畫質
正如剛剛所說的,Z Flip5 主與前鏡頭都可錄製 4K 60fps 畫質的影片,同時在超穩定動態錄影中,最高也能錄到 2K QHD。
▌實拍
日拍第一組是面光組別,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焦段呈現上,N3 Flip 亮部修正沒有 Z Flip5 來得積極,尤其是超廣角幾乎有些過曝了,到了 5x 與 4x 兩機亮度才比較相似。色調部分兩機其實也相對接近,不過 Find N3 Flip 色調會偏暖一些,而 Z Flip5 則是有較高的對比。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 Z Flip5 細節會相對多一些,N3 Flip 抹除感蠻重的,廣角也可以看到 N3 Flip 塗抹也是下了重手,但從髮絲細節與下方盆栽細節來看的話,兩機水準倒是蠻一致的。至於本次重點 2x 焦段,以及後續延伸的 5x / 4x 上,就明顯是從 2x 開始裁切的 N3 Flip 佔優。
接下來換成稍微逆光一些的組別,色調上倒是 Z Flip5 有偏暖的狀況,尤其以超廣角最為明顯,2x 後兩機色調才比較一致。亮度部分這組 N3 Flip 倒沒有上一組那樣過曝的狀況,Z Flip5 在這組倒是蠻積極在拉陰影亮度,因此在對比上反而會來的較低,甚至會出現低過頭有些霧狀的感受。
畫質部分,超廣角與廣角一樣可以看到 N3 Flip 是以抹除為主,Z Flip5 則是維持雜訊的處理樣貌,甚至在廣角端有些過頭了,從髮絲看起我會覺得 N3 Flip 細節會比較自然一些,至於 2x 以後的焦段還是 N3 Flip 是明顯佔優的。
換成大逆光的組別,就能發現兩機在 HDR 上的處理有的明顯差異。N3 Flip 是以亮部修正為主,Z Flip5 則是反過來,主要會拉陰影亮度為優先,因此可以看到 Z Flip5 在窗戶上的亮度都是有些過曝,同時在背光的人像主體上,Z Flip5 也會因為調整而顯得對比較低。
畫質表現部分,可以看到兩機因為逆光的關係,人像主體的畫質都有受到影響。超廣角就能看出兩機一個塗抹、一個維持雜訊的處理樣貌。廣角端這邊 N3 Flip 在抹除後的細節維持,會比 Z Flip5 來得好,後者髮絲就有明顯的衰弱狀況。2x 後的望遠端就不太需要說明了。有光學鏡頭基本上 9 成機率都會來的比較好(

算成稍微逆光的純景物,這邊反而是 N3 Flip 在整體的亮度都較高,超廣角至廣角的色溫偏暖,而 2x 之後倒是偏向冷調,Z Flip5 則是對亮部修正積極許多,而且各焦段色溫的一致性也比 N3 Flip 來得穩定。
畫質部分則是跟前面幾組差異不大,超廣角與廣角就細節呈現來說是不分軒輊,然而 N3 Flip 是以抹除為主、Z Flip5 會是維持雜訊的方式,這點就有蠻大的落差;而在 2x 之後的焦段,無懸念還是 N3 Flip5 佔優。以縮圖來看的話,Z Flip5 縮圖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可用性。
換成室內以人造燈光拍攝的貓咪,N3 Flip 色溫偏暖,Z Flip5 這組比較貼近現場色溫。兩組在亮度上倒是差異不大,對比則是 Z Flip5 來的高一點。畫質表現部分在光線比較沒那麼高的地方,銳化感比較強的 Z Flip5 在毛皮的呈現上會來的討喜一些,不過暗部雜訊就比較高了。N3 Flip 則是塗抹感可能會影響毛皮細節,可以說這組雙機在畫質上倒是蠻相似的。
再來換成一樣是人造光源,亮度是本次日拍最低的室內。色溫與亮度可以發現 N3 Flip 一樣稍微暖調,不過這組整體曝光反而是 Z Flip5 較高,雖說主體一樣有亮度提升所造成的低對比感。
這組超廣角與廣角雙機都有一拼細節的實力,差異大多還是在塗抹與銳化的處理上根本南轅北轍;然而把焦段提升至 2x 之後,整體細節還是 N3 Flip 清晰一點。
人像 / 自拍
人像第一組先拿主鏡頭自拍作為範例,這邊先用兩機都有的廣角做為範例。可以看到 Find N3 Flip 膚色相對 Z Flip5 來說就相對白皙一些,同時美顏效果就目前的審美觀來看,Z Flip5 就顯得真的「自然」不少。
景深摳邊部分兩機倒是都是水準之上,看起來沒什麼明顯的失誤。另外,畫質部分可以發現 Find N3 Flip 在人像模式似乎有特別做銳化,塗抹感就沒有一般模式來的明顯。而 Z Flip5 細節表現差不多,但銳化感還是相對高了一點。
再來是順光組別,這裡有做了常見的景深誤區,可以看到 N3 Flip 廣角出現失誤,2x 才有成功偵測,Z Flip5 就蠻準確地做了模糊。風格表現上可以看到 N3 Flip 兩個焦段壓光壓得比較多,而且整體對比也稍高一些,Z Flip5 的曝光我自己覺得還不錯,只是膚色上就還是「自然」路線。
如果放大檢視的話,可以發現 Z Flip5 畫質有衰弱的狀況,甚至比 2x 的 N3 Flip 還差一點

再來一樣是順光,這邊也有百葉窗的陰影做為點綴。這組反而就是 Z Flip5 壓光做得比較多,N3 Flip 則是維持稍為過曝的設定,以及冷色調搭配高對比做呈現。Z Flip5 則是以較為自然的暖色調,對比則是相對低一點。至於畫質上兩機在這組表現就都不錯,主要還是在銳化程度的高低上。
最後則是相對複雜的盆栽當作背景,兩機在摳邊上成功率都不錯,但左方植物的模擬感覺就有些不太自然。而 Find N3 Flip 再開啟人像模式後,色溫調性都會是以比較冷調的樣貌呈現。
自拍這邊 Z Flip5 忘記開美顏.....但這兩組從色調看起來倒是蠻一致的,只是 Z Flip5 曝光上會在亮一點。以自拍標準來看畫質,兩機也皆是水準之上,不過放大看 Z Flip5 還是有些銳化過頭與雜訊的狀況,N3 flip 在細節的處理會修秀一些。
逆光在色調與 HDR 的修正上兩機差不多,也都多少有出現主體對比變低的霧霧感,只是 Z Flip5 髮絲畫質還是有衰弱跟噴雜訊的狀況。
夜景
夜景第一組是敝司的頂樓景色,可以看到色調上 Z Flip5 都是偏冷調,Find N3 Flip 明顯就暖不少,整體亮度除去超廣角是 N3 Flip 較高,其他焦段幾乎都是 Z Flip5 偏亮一些。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兩機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弱與鬆散感,廣角端就跟一般模式相同,N3 Flip 塗抹感高、Z Flip5 則是銳化與保留雜訊為主,不過細節倒是同個水準。兩機在 2x 以後的焦段就有更近一步的衰弱感,雖然 2x N3 Flip 表現較好,但這個細節幾乎也是糊成一塊了。
再來是夜空搭配天空景色,這組兩機在廣角、超廣角色溫就比較靠近一些。超廣角可以看到 Z Flip5 壓光壓得有點太多....但有點手震就不看畫質了。N3 Flip 亮度呈現上比較自然,廣角兩機畫質也是幾乎同級,只是 Z Flip5 一張有壓光較兇的狀況。
Z Flip5 在望遠端色溫一樣偏冷一些,而且就縮圖細節來看,其實已有明顯的塗抹感了,Find N3 Flip 有望遠鏡頭某種程度真的很重要啊。
最後則是滿佈容易過曝招牌的夜景,從超廣角到廣角可以看到 Z Flip5 亮度都偏高,到了 2x 後反而比較接近肉眼所視。兩機的壓光都做得不錯,只是 Z Flip5 硬拉亮度,整體對比就會偏低一些,沒有 N3 Flip 看來討喜。
有趣的地方是,其實 N3 Flip 在超廣角與廣角色調都偏暖,到了 2x 人像廣告面積比較大的時候,色溫就直接偏冷調了。
最後也附上這次未成組的照片給大家參考,沒有浮水印的就是 Z Flip5 拍攝的範例:














▌功能

Find N3 Flip 一樣內建基於 Android 13 的 ColorOS 13.2 作業系統,官方也保證會有至少三代的系統升級與四年安全性更新。而就設定佈局來看,也是跟今年度 OPPO 手機差異不大。
- 連線設定
- 通話設定
- VoLTE / Wifi通話
- 有通話錄音
連線規格這邊支援 Wi-Fi6,並有剛剛提到的 5G + 5G 雙卡雙待、eSIM、VoLTE 與 Wi-Fi 通話之餘,也延續優良傳統具備內建的通話錄音功能。
- 音效震動
- 杜比全景聲
- 空間音訊
音效設定上也搭載杜比全景聲以及空間音訊等主流功能。
- 精選功能
- 其他設定
- APP分身
- 擴展記憶體
其他輔助功能部分,N3 Flip 具備基本的分割畫面、自由浮動視窗之餘,其他輔助功能與虛擬記憶體擴充也跟今年的 OPPO 機型差異不大。

在效能跑分之前,也先附上本次兩機的核心規格:
Find N3 Flip
・聯發科天璣 9200 處理器
・12 + 256GB Ram + Rom
・4,300mAh 電量 / 44W 有線快充
Galaxy Z Flip5
・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
・8GB Ram + 256 / 512GB 兩種版本
・3,700mAh 電量,支援 25W 有線、15W 無線 QC2.0 充電
- N3F安兔兔
- ZF5安兔兔
首先是安兔兔 V10.0.10-OB10 效能測試,Find N3 Flip 得出 1,045,556 分的成績,Z Flip5 則是 1,275,772 分,高通 S8 Gen 2 的優勢就在這邊顯現了,但可以發現 Find N3 Flip 控溫表現則相對好一些。
- N3F 3DMark壓力測試
- ZF5 3DMark壓力測試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部分,N3 Flip 分數區間為 2,930 - 1,573 分,穩定度 53.7%,並消耗 7% 電量,溫度提升至 35 度;Z Flip5 這邊則是 2,644 - 1,307 分間,穩定度 49.4%,並消耗 8% 電量,最高溫則是 42 度。

續航一樣是以 PCMark 3.0 進行測試,Find N3 Flip 以 50% 亮度、120Hz 更新率,並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進行測試,這邊一樣出現 OPPO 慣例的結束時閃退,系統記錄的續航時間為 12 時 15 分左右,表現算是不俗。

這次 Z Flip5 沒有一起測試,但就先前同樣數據的測試結果,因應較少的 3,700mAh 電量,讓 PCMark 3.0 續航僅得 8 時 56 分的成績。
- N3F充電速度
- Z5F充電速度
將兩機電量消耗至 5% 後,這邊也用電力紀錄軟體看看表現如何。Find N3 Flip 約花 54 分鐘充飽,Z Flip5 則是 1 時 19 分。
▌小結

以目前小摺市場來看的話,今年除去三星 Z Flip5 與 Motorola razr 40 Ultra,目前採用小螢幕的除了 Find N3 Flip,尚有 vivo 的 X Flip,只是後者的螢幕還是以橫向做為呈現。可以說 Find N3 Flip 的直幅螢幕設計真的頗為獨特,實際使用下來,也相當適合目前短影音的閱讀方式,不需要開起內螢幕就能有幾乎完整的體驗真的是蠻讓人驚奇的。

至於摺痕與效能的表現上,Find N3 Flip 雖說沒有 Find N3 那樣大幅強化轉軸與摺痕,跟 Z Flip5 一比其實兩機也是目前頂規的表現了。只是 Z Flip5 在效能、防水性能上會略勝一籌,Find N3 Flip 效能上的優勢,應該就是相對強效的續航,以及快充表現了,當然要拿來做日常使用也是絕對沒問題。

而 Find N3 Flip 能在目前小摺中,我自己覺得能脫穎而出的關鍵,就是在整體相機的配置上了。有著 OPPO 自家以引為傲的美顏機能,以及這次新增的 2x 光學變焦,整體來說在拍攝上的彈性更高,同時也讓部分拍攝稍遠風景的需求,能有效被滿足。而不是只能用廣角硬裁然後糊到不行。真的要挑骨頭化,就是 N3 Flip 缺乏 4K 60fps 的錄影機制,想要拍一些題材就可能會被拘限。
就整體畫質來看,Find N3 Flip 除去 2x 的望遠端,整體細節呈現倒是跟 Z Flip5 差異不大,主要還是在於銳化感、雜訊抑制,以及人像拍出的色溫表現上。Z Flip5 這次測試銳化感相對來說會高一點,如果是較低亮度的環境,容易會整個噴出雜訊;人像膚色與美顏上,這點就還是 OPPO 強項,只是偶爾在拍人或拍景時,N3 Flip 色溫偵測會偏暖或冷,加上有時過於濃厚的塗抹感,這點就端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