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型開箱
本次拿到的是中國大陸 R11s 香檳金的市售版本,外盒體積與手機體積差不多,設計算是相當簡潔。直接打開上蓋後就能發現手機本體;不過我們先把下層放一邊,翻開上蓋內側可發現一個小空間,打開可看見退卡針、入門指南以及隨附的透明塑料保護殼,裝在手機上的貼合度,以及握持舒適度還算不錯,且表面也有做顆粒處理,增加止滑性。
- 外盒
- 打開上蓋就能看見手機
- 上蓋內側有收納空間
- 打開可發現退卡針
- 內部還有透明保護殼
- 保護殼實際安裝範例
- 表面有顆粒處理,增加止滑
- 打開手機後下盒有變壓器與耳機
- 掀開耳機下方還有 mircoUSB 線材
- 線材支援 VOOC 閃充

- R11s 機身正面
- 手機出廠時就直接貼上保護貼

機身側面一樣具備電源啟閉、3 選 2 卡槽(右側)、音量鍵(左側)等設定,機頂與機底部分則是導入「月牙彎」設計,在上面設計一個長形的凹槽,並將 3.5mm 耳機孔、喇叭、microUSB(是的、沒有 Type-C)設於其中,在握持、操作手機時可能會將手指卡在機頂的情境之下,就比較不容易被刮到引起不適感。
- 機身左側
- 機身右側
- 右側 3 選 2 卡槽
- 機頂設計
- 機底設計
*指紋、臉部解鎖與手勢操作
由於 R11s 導入全螢幕因素,指紋辨識也從原本整合 Home 鍵移至機背處,且形狀也改為橢圓狀,官方說是可更適合指尖形狀。從設定中可發現指紋能用於解鎖、加密 APP、檔案保險箱以及安全驗證 4 種用途,新增指紋則是與一般手機差不多。實際解鎖的偵測速度與反應算是相當迅速,且指頭不需完全覆蓋感應器,大約碰觸按壓約半個指頭就能順利解鎖。

至於因應取消 Home 鍵而因應而生的臉部辨識,發表會登場的時候大家多少都有股 Hen 像 iPhone X 的感覺吧?不過 OPPO 目前定義這個功能比較像是另一種解鎖螢幕小工具。怎麼說呢?因為此功能目前在 R11s 上,只能拿來解鎖螢幕,從設定欄位下方也能看見 OPPO 對臉部辨識的安全性還是有些保守,直接說了指紋辨識還是比較安全。

臉孔建檔在發表會時也有做一些簡單介紹,不像 iPhone X 要轉臉掃描多個角度,R11s 僅需正面就能完成掃描,本次拿到手機時也做了速度上的測試;而且就和發表會的結果一樣,只要手機有對到臉孔正面,就能瞬間解鎖螢幕,還能搭配往上就自動開啟螢幕的功能,做出一氣呵成的解鎖效果,可以看看下面的示範影片看看速度。
- 臉孔辨識建檔
- 正面即可掃描臉孔不需轉頭
整體來說 R11s 在指紋與臉孔辨識解鎖螢幕的表現都算是不錯;但以最短的使用步驟來看,指紋辨識可能還是方便一些。此外,在本次我也有用 iPhone 7 自拍照對準手機看能否解鎖螢幕,結果失敗。下次拿到台灣上市機種時,再來用彩色列印的方法來試試看.....
移除 Home 按鍵影響的不僅指紋,其實也還有 Home 鍵原本的操作方式,這次 OPPO 也用了激似 iPhone X 的手勢操作方式,雖然沒有其來的複雜,只有四種方法(左側上滑開啟控制中心、右側上滑返回、中央上滑回桌面、中央上滑停留 1 秒是多工);其實蠻快就能習慣的;但真的不習慣,想要原本 Android 的按鍵,也能從設定中開啟,而且還有為了美觀的隱藏功能!(但真的只是隱藏,並不會因此改回手勢操作.....),以下也附上操作的影片。
- 可選手勢或虛擬按鍵操作
- 手勢操作1
- 手勢操作2
- 手勢操作3
- 手勢操作4
*2,000 萬雙鏡頭有差異
R11s 這次同樣是配置 2,000 萬 + 1,600 萬的雙主鏡頭配置,不過有別於 R11 採廣角 + 望遠的解決方案,不僅光圈升級至 f/1.7、維持同樣焦距(這個在下面會詳細說明),也主打可以按照光線切換鏡頭拍攝。且有趣的是 1,600 萬畫素反而是主打白天拍攝,畫素較高理論上在夜拍會比較差的 2,000 萬畫素鏡頭,OPPO 則是會以 4 個畫素合一,把像素單位提升至 2.0μm,連帶讓感光度提升 4 倍。

簡單來說,R11s 的雙鏡頭可當作一個專拍白天、一個專拍黑夜的解決方案,雖然官方沒有特別說明切換的詳細原理(只說了低於 50lux 亮度會自行切換),而且 2,000 萬畫素輸出的照片居然是一樣的 1,600 萬畫素?這樣誰看得出來啊!!不過在詳細測試後,還是有一些端倪可循。先來看看下面這個影片,有沒有覺得相機移動到暗的地方時,好像怪怪的?
雖然 OPPO 官方說兩顆主鏡頭焦距相同,從上面的影片可以發現,再暗處切換時,似乎焦距有稍微推進一些,更近一步檢視下面這組建築物的照片時;雖然都是晚上拍的,從 EXIF 資訊可以發現,居然有 4.10 和 5.50mm 兩個焦距。進一步對比照片的亮度之後,可以發現 4.10mm 是 1,600 萬白天鏡頭,而 5.50mm 則是原生 2,000 萬,不過最後還是會輸出 1,600 萬畫素照片的夜拍鏡頭,要是網友未來入手實機的話,從 EXIF 資訊就能得知是哪顆鏡頭拍的。
那為什麼同一個建築場景、都是晚上,會讓手機偵測成白天呢?從發表會的資訊可得知,在低於 50lux 亮度時,就會切為 2,000 萬畫素鏡頭。筆者自己推測可能是因為路燈和變焦時整體照片亮度的關係,即使晚上亮度也超過 50lux,因此才不會作動夜拍鏡頭。
- EXIF 資訊可發現焦距不一樣
- EXIF 資訊可發現焦距不一樣
- EXIF 資訊可發現焦距不一樣

有辦法強制開啟夜拍鏡頭之後,就能在短短的瞬間,在同一場景與 1,600 萬日拍鏡頭做簡單比較。以筆者的角度看來,2,000 萬畫素因為畫素合併、感光度較高的關係,再比較昏暗的地方色溫、現場的還原感比較強,意外的是放大檢視一些物件的細節,可以發現比起 1,600 萬畫素還要銳利一些。不過官方目前也沒說明合併畫素,以及相關原理,可說還是謎團重重,未來台灣上市時,有機會我會再詳細問問。
以下也提供更多夜拍範例,以筆者的感受來看,在一些主體較亮的情境之下,雜訊和建築、植物的細節表現還算不錯(縮圖絕對可用);但要是環境真的很黑,雜訊和油畫感一樣會無所遁形;另外,由於雙主鏡頭還是沒有光學防手震,手持夜拍的穩定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比較特別的是,R11s 在相機介面與 R11 整體差別算是相當小,像是靜音快門、浮水印還是要另外到設定的相機功能中做開啟;不過多了可加註作者名稱的功能,可以炫一波了,日後拿到台灣正式版本,再來做比較詳細的介紹。


*主相機日拍、變焦、人像模式
講完夜拍,接下來談談 R11s 在日拍的表現,正如同夜拍時的調性,日間拍攝的色彩風格一樣是較為鮮豔的感受,從日光下的綠葉、採光算不錯的室內中,紅色擺設物的顏色也很不錯,這樣的色彩設定用來拍食物也相當游刃有餘,從餐盤、再到炸蝦,甚至水煮魚的紅油光澤、燈籠椒與青椒的討喜發色,下方也有多組範例可以參考。
至於 2x 的變焦模式鍵一樣可在相機 APP 中看到,但因為這次雙鏡頭焦距幾乎相同,所以在 R11s 的 2x 變焦,其實就變成一般的數位縮放。看到這邊先不用覺得畫質好像就弱掉了,以下也提供日間和夜間的拍攝範例。從芝麻菠菜的細節就能看出,2x 變焦畫質其實僅有些微減損,而夜間拍攝路燈時,本體細節也維持的不錯。
至於可虛化背景的人像模式,這次分成了全身、半身的切換設定,不過半身並不是 2x 變焦,而是介於 1x 與 2x 之間。而 OPPO 這次也為 R11s 加入了「梯度虛化」的演算法,會讓散景按照距離遠近調整模擬強度,藉此提升真實感。
- 人像模式半身
- 人像模式全身
*2,000 萬前鏡頭、AI 智慧美顏懶人必備
前鏡頭部分 R11s 一樣是維持 2,000 萬畫素與 f/2.0 光圈的規格,不過在自拍美顏則新增藉人工智慧強化的「AI 智慧美顏」,從先前發表會可知道可偵測人臉約 254 個特徵點,並會分區做美顏、細紋移除以及膚色強化等,拍攝介面上則是把智慧美顏移到最左方,右方則是 1-6 級的美顏設定。
- 主鏡頭有 6 級無 AI 智慧美顏
- 前鏡頭左方有 AI 美顏選項
*小結
在短短幾天的實測中,R11s 算是延續前代優秀的握持手感,也具備目前很夯的全螢幕規格,雖然 Home 鍵消失了,但導入的指紋辨識與螢幕辨識解鎖實用性都算上乘,雖然雙鏡頭不是 2x 無損變焦,但本次的表現也不會差太多,且在原本較為詬病的夜拍也因新的雙鏡頭解決方案,雖然手邊沒有 R11 可以比較,不過第一印象算是不錯,且還有超懶人的 AI 智慧美顏等優勢。
不過 R11s 在整體介面設計上,iPhone 的影子還是有點重,又搭上全螢幕的操作手勢與臉孔辨識,實在是很難不難跟 iPhone X 聯想(至少螢幕沒有那個瀏海啦!),而且主鏡頭雖然拍攝特色大改,但還是沒有光學防手震,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這次的測試時間不算太多,未來台灣版本上市時我們也會做更完整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