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這天,OPPO在北京舉辦了4G全明星家族的新品發佈會。因應中國通訊市場的4G商用化,OPPO也在第一時間全面將旗下產品4G化,並且依照現今多數使用者習慣使用手機拍照記錄生活的習慣,強化了手機拍照的功能與成像品質。這次亮相的全明星家族有哪些新產品?讓我來跟大家分享吧!

發佈會地點在北京竟園藝術園區,趕緊簽到後進入會場,佈置還是維持OPPO一貫的高水準,相當具有科技感。

引領4G,至美一拍,這就是今天發佈會的主軸。點出了兩個重點,也就是開頭跟大家提到的產品全面4G化,以及拍照功能的提升與優化。

簡單開場後,由OPPO副總裁吳強先生帶出了今天的主題。2013年算是中國的4G元年,2014年將會是4G產品爆發的一年。4G是一個必然的時代趨勢,也是OPPO這樣的手機廠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一點,在台灣也是一樣。針對這波4G浪潮,OPPO立刻決定停止3G產品研發,並且削減3G產品生產計畫。因此前一陣子OPPO的3G手機處於缺貨狀態,這轉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OPPO也在五月份的時候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的4G旗艦手機OPPO Find7,並且規劃在六月底前推出七款15個版本的4G手機產品,價錢從低到高,囊括低中高等級的產品,佈局相當全面且快速。

第二個主軸為"至美一拍",OPPO對於拍照的重視,來自對於用戶使用手機習慣的研究。臉書上一天大約會上傳3億五千萬張的照片,instagram上的圖片每秒將近有8000個人點擊按讚。這反應了多數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來拍攝記錄生活,並且透過手機的網路上傳分享。

而OPPO的手機在拍照這方面也一直相當用心,包括跟大家介紹過世界首款前置500萬畫素的U2、首款旋轉鏡頭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N1,以及首款搭載超清畫質功能,可以使用1300萬畫素鏡頭拍攝出5000萬畫素照片的Find 7。在吳先生的眼中,如果讓他把OPPO比喻成一個人,那麼他認為OPPO就是一個善於捕捉創造生活之美的藝術家。

在拍照這方面,OPPO持續自主研發,也已經獲得了132項的影像專利,核心的PI原畫引擎同時也升級到了2.0版。許多朋友可能還停留在大陸廠商都沒有自主開發,不重視研發的印象,這個真的要修正一下了。官方也持續推動與攝影有關的活動,像是搭配即將來臨的世界盃,就推出了Find巴西至美一拍與至美一拍大講堂這兩個活動,讓用戶能更有參與感。

接著是由合作夥伴高通的王總上台跟大家致詞,為什麼特別要介紹到王總呢?理由很簡單,因為王總幫OPPO跟台下所有的O粉、貴賓與媒體們公布了6/11號OPPO將會正式在台灣舉辦發佈會啦!公開發佈了台灣的訊息,當然要給王總一個特寫,哈。

換手由產品戰略經理Thomas來介紹這次發佈會的主要內容,他先跟大家分享手機升級到4G後,有三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分別是通話品質、顯示效果以及電力續航的問題。

在通話品質這部份,OPPO持續投入大量的財力建造實驗室自主研發,光在通訊這部份也取得了64項的專利。根據官方數字強調OPPO的天線性能,比中國的國家標準高出50%以上。當然這個數字參考一下就好,實際的體驗與使用,OPPO手機的確是在通話品質上讓人滿意。

Thomas介紹了其中一項技術~智能動態饋入。簡單的說,這項技術是OPPO幫手機專門設計了智能分級天線。它使得手機內部天線可以依據信號的強弱智能地調節主天線的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握持時人手或頭部對信號的影響。加上比起業界更高的測試與生產標準,讓OPPO的手機都能有良好的通話品質。

其次是顯示效果,Thomas分析好的硬體,加上好的調適,才會有最好的顯示效果。

在好的硬體方面,螢幕面板的選擇一直是OPPO堅持的,最早開始OPPO就堅持只使用日立的螢幕面板,之後日立與日本其他面板廠商合資成立JDI後,OPPO也只使用JDI的產品。並且在與最佳的面板廠商合作下,推出了中國首款Full HD解析度螢幕的手機Find5,與前一陣子上市業界最高538PPI的Find7標準版。

為了獲得最好的顯示效果,OPPO在螢幕亮度、均勻性,對比度和色座標精准性等硬體參數的調試上也都依循了業界最嚴格的標準。除此之外,OPPO還擁有Smart color、Color Enhancement與動態Gama等調試技術,在最佳的硬體面板,與最好的調適之下,提供給使用者最好的視覺效果。

最後是電力續航,這是個相當重要的課題。在原本3G時代就被大家抱怨的電力續航問題,進入到4G高速時代遭遇更嚴苛的考驗。針對這個問題,手機廠商普遍的解決方案都是增加電池的容量,但這樣會讓手機的體積與重量隨之增加。消費者解決的方式則是攜帶移動電源,而這方法也會增加負擔。OPPO推出了VOOC閃充這個讓人激賞的解決方式,改由"大幅縮短充電時間"來解決續航力這個問題。

快速充電這並不如想像的簡單,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加大電流或電壓後,隨之產生的發熱等安全問題,否則只是增加用戶手機電池爆炸的危險性。VOOC閃充的價值就在這邊,不只是一小時內從0%到100%,不只是30分鐘可以充到75%,更重要的是安全性也同樣沒問題,甚至更好。台灣這陣子也有不少部落客取得了台灣版Find 7a測試機,對於VOOC閃充的評價同樣是一面倒的好,也都確認充電中不會有明顯的發熱。

用過Vooc閃充的速度,真的就回不去了,感覺跟坐國道客運上台北與搭高鐵上台北一樣,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這項技術在月底會升級到2.0版,年底更會提升到3.0版,到時候會有什麼樣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相當讓人期待。

良好的通信品質、好的螢幕與調教,以及VOOC閃充的快速充電解決續航問題,這就是OPPO對於4G時代來臨所做的應戰規劃。

那麼Thomas對於另一個主軸"至美一拍"的看法呢?他提出了OPPO獨家的原畫引擎"Pure Image 2.0",並認為這項技術讓鏡頭會思考。之前分享OPPO手機時也跟大家提過,OPPO的拍照介面其實可以設定的選項並不多,用戶只要專心於取景與按下快門,剩下的就由手機韌體來取得最佳化。

那麼PI2.0原畫引擎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為什麼有些場景別人拍出來的照片相當美麗,而我們自己去拍效果卻沒有那麼好?主要差異除了個人的拍攝水準不同之外,分享出來的那些美照多數還是經過攝影者的後製修正。PI2.0原畫引擎就是這種功能,根據大量的圖片分析調整的原畫引擎,可以在照片中的每一個部分調整顯示出更好的顏色與效果,例如肌膚就會更紅潤。另外透過獨家的曝光算法,也可以修正畫面中過曝或是太暗的區域。

更有創意的是OPPO將原畫引擎設計成開放式平台,接下來會把原畫引擎的相機功能元件APP化,拆成多個APP,像是HDR、慢速快門、RAW檔拍攝等等,讓用戶可以自由組合,選擇自己需要的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拍攝介面。

目前OPPO的手機可以分成三大系列,依序是全能旗艦的Find系列、旋轉鏡頭創意拍攝的N系列,以及鮮薄外觀的R系列。不過這樣看來,原本專門為女性打造的U系列產品線好像就消失了?

拍照來說呢?Find系列打的就是超清之美。搭載超清畫質的功能,可以拍攝出5000萬畫素的照片,呈現出更精細的細節。

N系列主打則是旋轉鏡頭的角度之美,這次的發佈會也首次曝光了N系列的新機,也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N1 mini啦!覺得N1太過於巨大,手感不好的朋友們,N1 mini終於來臨了!

為了縮小N1的旋轉鏡頭結構,同樣耗費了工程師大量的心血。縮小後的N1 mini旋轉鏡頭轉軸零件增加到了72個,長度減少了8.2%,手機重量比N1減輕了63公克。會後的體驗場上實際把玩了一下N1 mini,手感真的非常的棒!N系列的N1問世後,根據官方統計,N1的使用者自拍的次數增加了55%,而且也因為旋轉鏡頭與遙控快門小叮噹功能,增加了更多樣的拍攝視角,是款相當成功的產品。

N1 mini的大致規格,採用了5吋的JDI IPS電容觸控螢幕,不過較為可惜解析度只有720P。採用的也是目前頂級Sony二代堆棧式IMX214鏡頭,以及高通驍龍400四核1.6G的處理器,走的是中規路線。

顏色部分除了標準的白色,還會有清檸黃跟冰幻藍兩種色彩,兩款新的馬卡龍色系可以吸引女孩子的目光啊!

這次曝光的新品除了N系列的N1 mini,還有主打夜拍神器R系列的R3。R系列本來就是主打超薄機種,R3也是目前全球最薄的4G手機,機身僅有6.3mm的厚度。

R3的工藝設計這方面OPPO官方也使用了影片來跟大家介紹。
R3並沒有一味追求高像素,R系列一直強調的是夜間低光源拍攝的成像品質。R3還是維持了800萬畫素的主鏡頭,感光元件面積為1/3.2英吋,單像素尺寸為1.4微米,光圈為F2.0。加上原畫引擎2.0的調整,R3同樣維持了夜拍神器的傳統。

今天除了新亮相的N1 mini與R3,OPPO官方也介紹了一款影像軟體O-Video。這功能跟vivo的Photo+相當類似,主要也是拍攝一小段影片,然後上傳到OPPO的官方網站上,使用者可以拍攝一張照片對應影像,之後只要拍攝同樣的照片,就可以連結到網站上去觀看之前錄下的影片。

O-Video的功能OPPO官方也拍攝了形象影片來跟大家介紹,OPPO的廣告一向拍得不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瞧瞧。
Thomas總結OPPO在4G新時代所整合的產品競爭力,包括了強大的技術實力、頂尖的影像方案與至美的4G產品。

最後由吳副總再上台跟大家介紹OPPO在中國4G開台後推出的OPPO 4G全明星家族,包括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的Find7、R1S,今天曝光的N1 mini、R3,還有R6007、R2017、R831S共七款。高中低階層完全普及,全面進入4G化。

大家關心的售價部分呢?N1 mini這週末開始預購,售價為2699人民幣,換算台幣約為13500左右。已中規4G的產品路線來說,的確還是維持貼近一線大廠的價位路線。不過旋轉鏡頭還是非常有賣點,加上縮小後的尺寸有著非常好的手感,應該還是可以吸引不少消費者。

R3呢?月底上市,售價為2299人民幣。

發佈會結束後,也有體驗區可以讓大家接觸OPPO這幾款4G機種,重點當然是放在這次首度曝光的N1 mini與R3。先來看看N1 mini吧,正面乍看跟N1幾乎一樣。

實際拿取就知道,5吋螢幕,體積真的是小了不少。以我男性的手掌來使用,一支手要輕鬆持取使用沒問題。

實際比較一下去年底跟大家介紹N1時的照片,就能感受到大小的差異了。寬度差了一公分,長度少了2.2公分,小了一號。

跟輕薄的一加手機比較一下,由於一加手機是5.5吋的螢幕,所以正面來看,仍然是N1 mini較小。

背面,延續N1的設計風格與樣式。

特色當然就是手機上端這個旋轉鏡頭了,使用過的人才知道這鏡頭的設計使用起來有多方便。各種角度隨你拍,而且鏡頭旋轉順暢,各角度停止都沒問題,到目前為止N1的使用者也沒看到在網路上反應鏡頭鬆動的情況發生,設計相當棒。



底部的三個觸控按鈕,也有背光設計,夜間使用不用擔心。

採用高通驍龍1.6G四核心的CPU,2G RAM/16G ROM。

側面的設計稍微與N1不同,更加圓潤,中間的金屬框架與機身完美整合,線條也更加柔和。


麥克風收音孔、揚聲器、耳機孔與充電/傳輸線接口都集中在下方,這角度也可以看到機身兩側有圓弧設計,拿起來相當貼手,手感很棒!

R3,一改R系列正反兩面都是玻璃的設計,背面主體灰色背板上下搭配黑色邊條。


前方還是500萬畫素,搭配美顏功能,自拍也相當容易。

下方觸控按鈕,同樣有背光設計。

背後800萬畫素搭配補光燈,鏡頭這邊的設計相當有意思,凸起的造型也可以避免正面像上平放手機時磨損到鏡頭。


揚聲器則是在背後底部。

兩側,按鈕有電源鍵跟音量鍵,插槽則有Sim卡槽與Micro SD卡槽,支援記憶卡擴充。


機身上端有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下端則是micro usb充電/傳輸線接口以及麥克風收音孔。金屬框架上也可以看到隔斷來安放天線,對於收訊不用擔心。


可惜的是R3走低階路線,記憶體還是1G啊!ROM 8G無所謂,可以記憶卡擴充,但是RAM 1G這個真的是不太夠用,對使用者來說也無法自行更換擴充。成本應該不會增加多少,希望OPPO在全面4G化同時,也可以全面提昇一下手機記憶體的搭配。

這次OPPO 4G全明星家族的北京亮相,除了宣示OPPO對於4G時代來臨的規劃與雄心之外,亮點當然是很多人期待的N 1 mini與R3。而關於這兩款新機的詳細測試,我在取得測試機後,也會儘快詳測後與大家分享,請各位期待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