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改成電子收費 還比較貴?
就算打九折 還是比 有收費站的時候貴
從台北到彰化
BingKang wrote:
是不是改成電子收費 ...(恕刪)
當然~~~~所有超過20KM的過路人都在補貼20KM以下的~~~
台灣的公路建設歷史就是個好笑的悲劇........
高速公路的基礎本為~~~讓遠程用路人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結果卻變成~讓近程的用路人~增加遠程用路人的負擔
(高速公路建制是提供整體服務,並不是用純商業角度去看待或是政治角度.這就是為何高速公路管轄於中央~)
可悲的是~在各縣市的~各交通網絡中概念中~~高速公路扮演的是何種角色???
不就只是~哪段在我縣市~哪段可以被我利用就好的狹隘觀念~~~
完全無視於跨縣市的用路人~
這就是台灣高速公路的奇特之處~~
遠程用路人在舊收費站體系下~根本不可能存在沒被收過路費的狀態~
反之短程用路者~才會是舊收費體系下~幽靈使用者
改換體制後~才更是讓真正長期使用的短程使用者~更不用付出使用費
高速公路到底是為了讓長程使用~~~更有意義
還是只是讓短程使用者只是多一項選擇~(快速道路 一般道路 省道 鄉道 縣道????)
所以說句難聽點的.....
一天跑5KM~15KM~一年下來也少說750KM~4500KM(以150~300天計算)~
佔掉的車流量~所要支費給遠通的計次費用~
這些都是誰去負擔????
計程收費對於這些短距離使用者~根本就是補貼短距離使用
當然~這樣的狀況之下~
鼓勵短程使用率提升~~對於遠通而言或稱為圖利而言~當然是跑不掉的利潤操作模式
高公局對於此一用路習慣~~說過半句話嗎???
當然啦~~~這些人都是住在那些短程區域範圍內~
可稱之為利益中心......
所謂的收費標準~不就應建立在使用的"歷程"~
而這些歷程~才是真正國道活化利用~而非以多數人欺壓少數人的模式
在以都市地區的交流道建制~~
未來都會地區交流道只會越來越多~~~因為都會地區的收費站延遲車流效應~會轉嫁到交流道去負荷
這又會是個短程使用者搞垮高速公路的元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25/today-life3.ht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