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小多 wrote:世界衛生組織WHO說...NCC說eTag亦採用RFID射頻技術,但使用的是非低功率的設備。....(恕刪) 我信NCC說的~ 沒NCC報告及沒NCC認證! 遠通違法使用非NCC認證設備,透過貼eTAG扣到款的費用全數退回!
如果每天都用高速公路通勤,扣掉假日一年下來也會被照個好幾百次,通勤距離遠的人,一年可能被照個千次以上,如果微波對人體有害就像照X光過量,應該會引發癌症,台灣巳經是全世界洗腎比率最高的國家,因為高速公路電子化收費,未來會不會成為全世界癌症比率最高的國家?如果癌症比率未來沒有顯著提高,就表示這微波系統對人體無害,這就有待時間來證明了
etag因為是被動式,沒有電力,只是一組電子線圈; 無法像日本的ETC卡或美國的E-Zpass, 主動發出訊號給門架NCC核准eTag頻率是922.75到924.25兆赫,剛好能夠跟2G基地台通訊,蓋塑膠片是一種降低電磁波的方法,沒蓋塑膠片產生的電磁波,高達1000多微瓦, eTag發出電磁波的範圍可達15公尺,基地台通訊範圍是以公里計的, 民眾將會在不知情的情狀之下,暴露於電磁波的影響內也就是說, etag不是只接收到門架的訊號並反射,也會接收附近2G基地台通訊訊號, 並轉換成etag的訊號反彈出去只不過沒有機器會接收這樣的訊號所以它雖然沒電池, 卻可以不斷發出訊號是的, 其單次的能量強度,是不足以裂解細胞DNA的鍵結但是,報告當中, 干擾細胞的修復是可能發生的這就像棒球, 是投手投球, 打者再擊球讓投手接 .主動式的Tag talk first ,則是投手和捕手相互傳球,沒有打者在擊球. 如E-Z Pass.它不需要反彈訊號, 功率反而可以下降發射器將這組新訊號解碼,得到該etag的編號,編號再和電腦中的資料對比, 找出車號.因為不能主動發出訊號, 被干擾的機會還蠻大的.etag周邊有金屬的話, 會干擾接收,或反射出去的訊號不規則.RFID系統工作時,當有2個或2個以上的eTag同時在同一個讀寫器Reader的作用範圍內,向讀寫器Reader發送數據的時候,就會出現信號的干擾。這個干擾就稱為碰撞Collision,其結果將會導致該次傳輸的失敗,必須用適當的技術,防碰撞算法(CT),防止碰撞的產生。目前,ISO/IEC、EPCglobal等國際組織製定的國際標準主要採用查詢樹型算法(QT)、二進制樹型算法(BT)、二進制搜索算法(BS)等樹型算法,以及時隙類ALOHA算法等,進行多標籤識別防碰撞處理。Q-algorithm(Q算法)是在標籤eTag和讀寫器Reader之間不斷的交換Q參數,讀寫器動態的分配時隙;一開始讀寫器Reader向標籤eTag放送查詢命令,同時發送參數Q,標籤收到命令後,隨機的在1 ∼ 2Q範圍內選擇一個時隙發送ID號碼到讀寫器Reader上,同時傳送參數c回讀寫器Reader上,如果某個時隙只有一個標籤eTag使用,那麼讀寫器Reader便能成功識別標籤eTag,如果某個時隙多個標籤eTag同時回應讀卡器Reader的查詢,就發生標籤碰撞。讀卡器根據標籤的應答信號和參數c不斷調整參數Q,重新放送查詢命令,直到所有標籤都被讀取為止。其實Q-algorithm(Q算法)就是動態Aloha算法的一種,它可以識別任何數量的標籤,但是Q算法中參數Q的更新,要在一個時隙之後,而且讀卡器Reader和Tag標籤之間頻繁的進行信息交換,會大大的降低了系統效率,如果車輛數目過多,車速又過快,那麼讀取的速度就會變慢。這就可以理解, 為何大多數國家,讀寫器Reader要設在"匝道"口就是要設定打擊區,讓打者擊球就算設於主線車道,也是分成一個個的車道在主線上讀取, 不分車道, 如同一堆打者擠在一起擊球,打擊者可能揮棒落空 , 或擊出球卻兩球相撞往反方向彈,球彈跳不規則,造成投手漏接一般悠遊卡感應,只有幾公分的距離, ETC則是加強功率,感應達到 60公尺2G基地台則是明明打者還站在打擊區外面 , 球就投過來了 , 還丟在打者的球棒上, 反彈被其它不相干的觀眾接殺 ?問題是, etag是反彈 ETC門架, 功率還小一些人體不只接收etag反彈的電磁波,還會直接接收ETC門架發出的電磁波
herblee wrote:etag因為是被動式...(恕刪) 那........................................對身體影響很大囉?到底遠通的感應器發射功率有沒有超出NCC的規範阿?
tonycow1234 wrote:好像感應超強 ......(恕刪) 拜託~etc才瞬間的電磁波是會多強???你手機講一分鐘都不知道能跑過幾次etc了??你刮鬍刀用一分鐘都不知道可以跑幾圈高速公路了??你電腦、電磁爐、電視機、吹風機每天都在用都不擔心了竟然會擔心這瞬間的電磁波???更何況,電磁波強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你離感應架比較遠還是離刮鬍刀、手機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