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經過鶯歌,龍潭,後龍,大甲和員林收費站,特別注意了一下,安裝位置在一進站的天花板,一個車道有兩片,灰色方形,非水平而是有點角度,照片不好拍,行車紀錄器向前拍恐怕拍不到,但進站一瞬間抬頭就看的到,大甲站最明顯。--------------------------------補圖,手機錄影檔擷取的。
vanhazar wrote :所以eTag貼天窗應該是最佳位置...(恕刪) 對啊。收費站天線即然在頂部,eTAG貼在天窗應該很適合。不知道遠通在堅持什麼。同樣地,貼前擋上方近後視鏡的地方理應也OK才對。
今天下午經過斗南、新營、新市、岡山收費站,發現與二高不同,是裝在出站那端與屋頂同高的外邊。其實有些人提出遠通因為即將計程收費,為了節省成本不在現有收費站增設eTag感應裝置的說法,我今天想了想,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現有的感應器,到時拆下來移到新的收費點就好了,要不然當作備品也可以,沒必要省這個來落人口實。
因為貼天窗人工辨識會看不到而且etag感應成功率不敢報出來一報出來你們又要說成功率未達99%又不要讓我賺所以貼在前檔etag感應到時最好感應不到時人工辨識還可以用看是否有貼etag看到沒貼就可以少給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