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s00554 wrote:
由理論來說,確實如果...(恕刪)
除了節省硬體成本外,每一門架感應的數據是一個BIG DATA,
這BIG DATA是一個重要的資源,它可以即時顯示哪個區段的行車流量,
將來自行發展GPS可顯示國道的交通狀況,任何GPS硬體廠商想運用這些數
據都必須付錢;再來目前雖然說上面的攝影系統不會用在超速取締,但是國家
缺錢時,找不到理由這會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不管如何這BIG DATA能運用的層面太多了!
chvkimo wrote:
回應一下 50樓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已經回答過了
如果遠通把感應或是辨識系統只設在上跟下交流道處
會有個問題發生
甚麼問題呢~ 因為國道系統很多條 又交錯在一起 是否可能會由原本交流道的交流道上去後 又再從同一個交流道下來呢? (中壢南下 經過不知到哪邊 回到中壢北上 再下交流道)
舉例一下 如果車子上了國道一號 後來又經過系統交流道轉到國到2號
再經過休息區 反向回原本的交流道下去,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甚麼辦法可以避免
這是跟同事討論出 如果只在交流道進行感應 的一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