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ETC 系統架構感覺很浪費資源,增加複雜度~~~(純架構討論)

潛水許多年,就這兩年的ETC事件,在站上看了許多相關的討論,總覺得ETC是個很詭異的東東,加上生活圈在中南部,根本沒啥塞車狀況,所以至今一直沒有裝置的意願,不過感覺ETC事件的煙硝味越來越重,也想上來說說自己的感想
回應主題,我也覺得感應器裝置在匝道會比裝置在主車道上更適合,雖然裝置數量較多,但是支架體積小得多,感應器也可以較少(一組交流道上下出入口各裝置一套共2個感應器,如果怕故障可以各增加一個變4個,當然交流道上下匝道數量不一可能裝置數量須更多,但是北部車道多裝置在主車道上相對感應器也必須增加),未來維護的方便性及安全性相對是較佳的,顯然成本更低
只是回歸高工局對差別費率的要求,身為包商的遠傳電收將感應器裝置在主車道上,卻是不得不然的選擇,最大的癥結點在差別費率的遊戲規則複雜導致收費複雜化,其實應該跳脫原先高速公路人工收費的框架,依照計程收費的精神,重新制定差別費率的規則,比如:像坐火車,每一個交流道就像一個車站,從哪一站上到哪一站下,依照使用的高速公路公里數收費,可以很容易訂定價目表也容易換算,至於因應重大節日的免收費機制,可以依出入匝道的時間及使用公里數(包括休息站)依照折扣比例收取,至於免收費時段遇塞車(即車輛停留車道時間異常久)只要統一增加折扣比例讓用路人不覺得被坑了就好,
話又說回來,高工局為什麼要訂定各式差別費率,還不是來自各方偉大人民的壓力,要比照人工收費時部分免錢路段的好康,多出來的成本只好轉嫁到遠程或車流量相對小的中南部,結果又引來另一群人民的砲轟,使用者付費,用多少就給多少,不是很公平??!!但是在台灣!!事情真的不是憨人所想的,就是有一大群想鑽漏洞,想吃免錢飯的人,所以整個系統就要有很多例外處理,再加上很多的稽核機制來防弊,所以造就了這個ETC大怪物
而遠傳電收從ETC一開始設置就處處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最簡單的邏輯就是,省了一堆收費員的薪水和退休金,還有其他有形無形的設施設備成本,為什麼我們的過路費(指一般正常用路人)完全沒少收?本來交給政府的錢,卻多了一堆分錢的(啥代收費.手續費.儲值利息.....)?當初ETC建置的立基不是要降低成本,用路更快速方便??!!省下來的不是要回饋給用路人??還是我想太多了??

oldman2008 wrote:
ETC 目前是在高速...(恕刪)


那間公司的認知.....

用最低的成本..賺最多的錢...

給個..爛設備..有錢賺就好...








‧°∴°☆﹒°☆﹒﹒‧°∴°﹒☆°∴°☆﹒﹒. °.﹒‧°∴°☆‧°∴°﹒☆ ☆°.﹒‧°∴°☆°

chihung1105 wrote:
其中一個匝道感測失敗時,會變成全線收不到錢


那就在匝道多做幾道感應器就好了阿,再用程式篩選只選一次訊號做處理

總比價了一堆,浪費一堆電好

Pierre1126 wrote:
因為OBU要即時在下交流道時算出你走了多少,需要扣多少錢是比較困難的..(恕刪)


這不可能吧
那我在大陸那邊坐車上下高速公路
司機進入閘道拿計費卡
出閘道的時候交給收費員
費用就出來了.馬上就繳了
有那麼困難嗎??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主線道沒有感應門架,.主線道沒有感應門架,你這個幾點"行經"要怎麼判別?..(恕刪)

不會吧!從苗栗到台北 走高速公路 難道不需經過新竹到台北? 下交流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了!從哪裡入 從哪裡下 交流道!!
多裝幾百支門架, 系統搞那麼複雜, 只為了抓折返跑的人, 也未免太工程耗大, 有必要嗎?

有多少人會這樣? 又不是油錢太多, 被罵剛好而已, 這就是遠通的宿命!!

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為不夠

ako wrote:
不會吧!從苗栗到台北 走高速公路 難道不需經過新竹到台北? 下交流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了!從哪裡入 從哪裡下 交流道!!
...(恕刪)


哪裡出哪裡入當然知道
但是8點整時車在哪個點知不知道?
這可關係到費率計算喔....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ludwick wrote:
這不可能吧
那我在大陸那邊坐車上下高速公路
司機進入閘道拿計費卡
出閘道的時候交給收費員
費用就出來了.馬上就繳了
有那麼困難嗎??
...(恕刪)


意思就是大陸的高速公路,駕駛在要進閘道要把車停下來(或把車速降到很慢),拿計費卡,要出閘道時,駕駛要把車停下來(或把車速降到很慢),把計費卡交給收費員,並且繳費。

台灣若這樣搞,鐵定會被罵的比搞ETC還慘,幸好你不是台灣交通部的官或更高階的官。
感應門裝在主線道衍生許多問題
當然裝在 交流道也有一些問題
但那得看看 那些問題直不值得

但裝在交流道
最大的優點:
車速慢 易於辯認 每個交流道的車次少 易於計算 人工處理比較簡單
感應門 可以分開 比較遠 免於南北感應門 誤認

就算在交流道 沒有辨識成功 以現在寧可錯殺一百的態度 引起的民怨 還不如
沒辨識成功 優待一下 民眾 也不錯 然後慢慢想辦法改善缺失 盡可能辨認到! 政府何必對百姓斤斤計較!!

而且 感應門裝在 交流道 小支很多 甚至不用門 只要感應柱 即可
可以同一向交流道 連續裝兩隻 做確認 以防沒有感應到 !!

至於分段 分時匯率 那就得看 那樣的政策 有沒有意義 是否絕對必要 ?
免費時段 也只是為了分散車流 難道分散車流就沒有其他辦法 ?

與其現在民怨沸騰 算錯的 感應錯的 ......
還不如沒有這樣複雜的設計好些 !!
交流道與交流道 費用固定化 可以免去 計算的麻煩 還是按里程 但可少一高二高間的差別費率

例如從頭份到 中正機場 無論走 二高 轉 2 號 跟 走一高 接2號 費用 只算 最省的錢 (走一高)
把頭份到機場的費用固定化 這樣 使用者可以彈性運用走哪一條 計算也簡單多 也不須差別費率

主線道 感應門那樣多 每個門 每個時間 感應的車次多 人工處理錯誤的機率也會增大


比較擔心的事:浮動etc

由於高工局,經年虧損,所以每星期調整etc

然後大發5個月年終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