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esign wrote:
現在還得擔心是否有誤收款項的情況發生......
如果真的等了三十幾天,恐怕連哪一天是怎麼開的都忘得一乾二淨了,看樣子得寫個紀錄程式每天自己手動登記了......
所以已經設計一個表格,放在車上紀錄
例如
日期 國道 閘口 里程 國道 閘口 里程 小計 合計 金額
01/03 國1 水上 270 國1 下營系統 299 29
國3 官田系統 334 國3 關廟 357 17 46 31(對照速算表)
當然如果有人發展GPS+計算APP,應該是很好的方式!
去年底被強迫寄來eTag
為了不想浪費OBU機歸還的680元
只好先勉為其難的貼上去
等裡面的儲值金用完
就要把eTag給退掉
實在是不懂
國道是全民共享的道路
是用納稅人的錢蓋的
屬於全民公共財產
使用的過路費收歸國有,既國道基金
用來維護、養護道路與相關工程及其他管銷費用
是再合情合理、天經地義不過
好比水、電、瓦斯,也是全民共享共有的民生必須
用多少繳多少,支付水電瓦斯單位的各項支出與成本
也是合情合理
國道收費在過去時代的回數票
可選擇過站給現金
或是預購10張一本、或100張一本的回數票
表面上來看預購一本回數票
好像也是預儲值
其實非也
重點是這買回來的回數票
是屬於國家印製的不記名有價證券
多少錢買來的
可以原價賣出去,也可以便宜賣、或貴賣
全看買賣雙方意願如何
一手交錢一手交票,銀貨兩契
賣出去後,現金又回到自己手上
沒賣的可以過站支付
賣調轉回的現金,可以付現過站、也可再買回數票
根本就不是預儲制
國道基金有因此不夠用嗎?
人工收費站的人事成本有因此不足嗎?
好像沒有吧
現在ETC電子收費是趨勢,我非常認同
只是這BOT獨厚一家的弊端作法
實在無法認同
對於這預儲制的ETC收費機制更感不公
eTag感應良率、車牌辨識效率如何我不管,那是廠商要去面對與處理問題
我只在意
1.為何用預儲制的儲值金,存在高公局監督的信託帳戶(這點OK),帳戶內金額產生孳息是規廠商所有?
不是已經有支付委辦服務費給遠通了,為什麼高公局監督的信託帳戶,裡面產生的利息是遠通賺去?
這不是官商勾結,那什麼才是官商勾結?
依照合約? 這合約拿去給所有企業、公司行號,誰會這樣訂!
2.為何不能月結過路費用? 水電瓦斯都是用多少,之後再繳多少就可,國道收費為什麼不行?
電話費多少用戶,不也都是月結制嗎?
全國所有各級車輛,從罰單、稅金、保險、規費...等,全都是有費用,後產出帳單(紙本、電子帳單),最後再依帳單去繳費就可,且各處代收金融機構、超商持單繳費都免什麼手續費
有人說悠遊卡也是預儲制,沒錯
但是,悠遊卡是有需樣用的人再去辦就好
也可隨時在每次交易時可由驗票機上螢幕之顯示得知卡片扣款金額及餘額
且一般悠遊卡為不記名現金卡,裡面有多少錢,可以轉賣
eTag可以嗎?
過去OBU是認機不認卡,所以OBU儲值卡也等同是不記名現金卡
一樣可以轉賣,視同現金 缺點就是萬一遺失了,就都沒了,只能重辦新卡
但至少不像現在eTag用戶的預儲制,利息還要給遠通拿走,我寧願給高公局拿去
有500萬輛汽車裝eTag,每台都儲值400元,立刻有2億在信託帳戶裡,利息有多少啊!
用1.0%來算,利息就有200萬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