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ETC eTag弊案


arteriole wrote:
我認為不可能!

我們清廉的政府絕不會有這樣官商勾結的情事發生!

妖言惑眾者請負起法律責任!
(恕刪)


那只是你認為而已~~~~
那我也可以認為一下~~~
我們腐敗的政府絕對會有官商勾結的情事發生!
掩蓋事實及坦護犯罪者請負起法律責任!


切.......


給我雙北,其餘虛價,大家千萬別上當
rogerforid wrote:
弊案何其多? 大家對ETC窮追猛打,怎麼沒人算算高鐵這筆爛帳?
徐XX偷雞不著蝕把米,每日都有人照三餐問候修理,
心中不免怨嘆:只是隻雞,塞牙縫都不夠!
殷X等五大原始股東吃飽喝足拍拍屁股走人卻可全身而退?
...(恕刪)


請問大大, 高鐵這筆爛帳所謂為何 ?
接任高鐵董事長的歐晉德表示,高鐵興建期遇到了921大地震必須變更設計,但台灣高鐵只比當時預期晚一年通車,預算只超支了6% 。
目前政府的交通部長毛治國認為台灣高鐵品質不錯,五大原始股東貢獻值得肯定。

比起公安頻傳的五楊高架,短短四年多,預算從原先不到五百億元,一口氣追加80%之多,追加預算增加到882 億,比雪山隧道還要貴。
新竹內灣線鐵路捷運化工程(臺鐵新竹內灣支線改善計畫), 短短11km , 計畫經費:63.15億元 , 最後也是追加到82.59億。

高鐵通車2年8個月之後,虧損2/3實收資本額,負債超過4,400億,財務虧損超過700億。
但是
1.政府在招標BOT之初, 原預估日運量28.9萬人次,營運後實際運量為8萬多人次而不如當初預計,現在政府接管3年多, 每日運量也不過10萬 , 遠遠低於預估。營收自然也不如預期。

2.折舊公式不合理,因合約特許期是35年,但高鐵在興建8年多後才通車,等於所有設備在營運20多年時間內都要折舊完,比起其它BOT案的50年特許,這相當不合理,若不延長特許期年限,註定虧損。

3.自有資本不足而且融資成數過高,導致無法負荷利息支出。
殷琪讓高鐵破產了嗎 ? 停止營運了嗎 ?
她選擇辭去董事長, 讓政府來做大股東。這樣,不願意降息的銀行團終於降息,銀行的態度不一樣了,給政府的利息很低,期限也拉長,一年就省掉兩百多億的利息支出。高鐵嚴重虧損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高鐵的爛帳在那裏 ?

4.當初為了配合政府政策, 帶動土地開發,高鐵的車站大都位於郊區,政府原本承諾的捷運接泊,當時並未全數完成。政府承接之後,所謂"新竹輕軌","桃園機場捷運 "才陸續開工或完成。 
搭乘不方便,不僅乏人搭乘, 商店也不願在高鐵車站展店。

以今天的狀況來看的話,可以說這是個成功的高鐵,失敗的BOT

ETC 和高鐵是完全不同的 BOT
高鐵有廠站設備,土地等等資產, 有土木建築,有車輛, 由無到有的。使用壽命還有35年以上。

ETC只有電子收費設備的"接收端",它是沒有任何"資產"可言的。
高速公路是原本就蓋好的. 車上機OBU 是用路人出錢買的 。
現在的 e-tag 雖然不用錢, 但是電子的東西一定會壞.它的壽命有多久?
只要壞了 , 成本只有15元的eTag,每個卻賣250元, 可以連本帶利賺回來
而且電子收費設備, 日新月異,遠通由紅外線的OBU車機, 改到微波的eTag, 還偷偷在用"車牌辨識. 一直在變.

高鐵沒有追加很多預算, 營運也都上軌道. 政府現在得到一條"蓋好的","可以營運"的高鐵
但是 ETC 呢?營運問題一大堆, 35 年之後,不!就算現在政府接收,得到的,不過是一堆"過時",沒人要用的電子"破銅爛鐵 "而已!

政府態度也是不同的,
政府事前袖手高鐵虧損,不改善其經營困境,事後卻很高興的立即接手營運。
ETC 屢次違約 , 政府卻一路護航, 無意開罰 

兩者要怎麼比.

 
 

herblee wrote:
請問大大, 高鐵的爛...(恕刪)

當年人家也是要捐etc給政府,是政府不接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