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這套車牌辨識系統真的有嗎??

omniyeh wrote:
整個說來, 只說明一..
重點還是, 不裝感應車機的的車, 你讓他上路, 匝道入口就要分車道(要用光學, 悠遊卡, 人工..隨便啦, 會 work 就好), 那中間十個收費門架要不要降速, 要不要分車道呢 ? 原有的匝道需不需要拓寬呢 ? 拓寬匝道的土建工程, 這筆錢誰要付 ? 或許有人會主張遠通買單, 但我覺得那不 fair. 遠通不付, 只好民眾納稅錢付, 還有交通黑暗期. 接受嗎 ?
.(恕刪)


並不須要拓寬匝道 , 這個宝町料金所,是在一堆高樓之間的東京中央區, 只設在入口,另一端的出口沒有料金所

宝町料金所google街景圖

他只是分成兩個入口, 一邊是 ETC, 一邊是取票口, 匝道本身並沒有改變
有的時候,料金所只開一邊一個通道,變成ETC和人工取票共用一個收費通道, 一樣可以
問題是日本人會排隊, 而台灣人不排隊嗎?
只有上去前要排隊,上去後,中間都不必停下來繳費
只要規劃有排隊的地方,不會佔用到平面車道就可以了。如何拉長排隊等候的車道,其實高架橋下是很好的空間

人工收費要恢復
排隊一下, 當場就付款完成,還拿到收據,不必事後花時間去補繳
當場繳費, 就不必怕變造車牌,不必怕車牌不清楚,或看錯車牌,變造也收的到, 沒收到錢就不放行

遠通這種死板的擴充原收費站的作法,不過是照著之前收費站的老招,根本就只是把收費站增加了,每一個門架就是一個收費站,把收費站換成很多個門架,缺乏設計上所需要的一些巧思

以趨勢來看, 採用GPS定位收費,是最不需要加裝或改變收費亭的方法

在德國Lkw-Maut收費制度當中, 沒有裝GPS車上機的車輛, 必須採取預先繳費制,可以手機,NB或休息站的公用電腦,或自動繳費機,連上收費網站,選擇起點/終點,
繳完費用後,印下單據及繳費密碼備查即可

這樣,系統只要查核,是不是由這個起點/到達該終點, 大大降低系統的負載

如果系統的功能夠強,不必等3天, 不必到特定商店去列印繳費單, 下了交流道, 就可以馬上自己上網繳費,或上網印下明細去商店繳費,問題少很多

beviswu wrote:
門架裝在主線上, 是高公局的規格要求, 不是遠通選的

另外關於合約規定的正確率不是99.99%, 可看高公局的新聞稿,
...(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87&t=3738934&p=7#48331034
二、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為BOT案,遠通電收公司負責建置及營運,契約規定計程收費門架建置設於出入閘道兩兩交流道間兩種方式(主線),遠通電收公司選擇收費門架設於兩兩交流道間設1處收費門架,而非設於出入閘道。
jacktung大發電子郵件向高公局求證
收到高公局回函,遠通電收公司選擇收費門架設於兩兩交流道間設1處收費門架,而非設於出入閘道。

是遠通因有利自己的考量,而自行選擇收費門架設於兩兩交流道間設1處收費門架方式
並非高公局的規格要求
jhu88 wrote:
遠通如果改用超級電腦來跑etc計費,應該可以達到即時的要求吧?...(恕刪)


抱歉, 說明一下.

"雲端計算" Cloud Computing, 並非用貴森森 "超級電腦" 來做, 相反的, 可能是用很多部, 但便宜的電腦主機就能做.(Google 就這麼幹, 很多雲端計算教科書都有提) 這是虛擬主機與平行計算方面的課題

此時硬體設備 "一分錢一分貨", 不見得成立. 只要品質不是太差, 合乎規範. 許多便宜硬體有 bug 或沒有的功能, 都可以用軟體做掉.(當然還是要在硬體物理限制之內) 做過嵌入式系統的人都有這種經驗.

ETC 一看就知道是 "雲端計算". 不是甚麼 eTag 門架+ Web 伺服器 + 7-11 ibon 那麼簡單.

"雲" 才是靈魂, Sensor 不是. 糾纏在 sensor 怎麼 deploy 是解決不了問題, 又引發更多想不到的問題.

不幸的是, 台灣在 "雲端計算" 的軟體應用開發上, 很弱. 不是技術學不學得會的問題上, 而是我們小國寡民, 先天上少了 "巨量資料" 與 "超大流量" 這樣的環境與經驗. 當處理資料與流量從數十萬, 百萬, 千萬, ...到億萬等級以上. 每個不同的量級, 背後所代表的技術能力就是不同重量級技術力的突破. 我們很多經驗不夠的軟體工程師, 能做到讓系統一下子處理數千筆資料就已是極限了.

這也是遠通的系統, 大家會問, 為何這沒有, 那也沒有, 這沒想到, 那做不到的原因了.

omniyeh wrote:
抱歉, 說明一下.".
ETC 一看就知道是 "雲端計算". 不是甚麼 eTag 門架+ Web 伺服器 + 7-11 ibon 那麼簡單.

"雲" 才是靈魂, Sensor 不是. 糾纏在 sensor 怎麼 deploy 是解決不了問題, 又引發更多想不到的問題.
..(恕刪)


Sensor,是指感應門架?, 在RFID, 就是 Reader 讀取器
"雲端計算"是指他的後端處理器(main control unit, MCU)?

雖然,以現在看, 最後是後端沒把錯誤抓出來
如果前端的 Reader沒有記下正確的數據, 雲端/後端再怎麼厲害, 也算不到正確的數字

他還有照相, 人工判讀車牌? 可是明明,過去的收費站,1990泰山收費站就已經使用影像辨識車牌的技術來查緝贓車, 高公局已經花錢,早就已經裝有"車牌識別 "
拆光光? 東西到哪裡去了?

錯誤或模糊的車牌圖像送到雲端, 再強的雲端也讀不出來

遠通是 Sensor/Reader 和後端處理, 通通都有問題

但如果遠通想的不是正確收費, 想的只是搜集個資, 消費資訊可以拿來賣錢

才能解釋為何弄出一個這樣奇怪的系統


herblee wrote:
Sensor,是指感...(恕刪)


對資料處理,我是不及格的那一班,
不知道有沒記錯,
所謂資料量大,好像是指瞬間的流量,
如果是一般的大量資料,就是批次處理,
不過這是老方式了,但還是廣氾在應用,
瞬間巨大流量的即時處理,在北捷上的運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捷運的資料量也是上百萬筆的,
很少聽到有出錯,
前端的資料穩定無誤的進來,後端正確的計算,
一整套也是感應與處理,
計算機不是甚麼超級不超級的,
現在的電腦已經是很快了,
雲端說穿了就差不多是類硬碟矩陣!!!

ill49 wrote:
現在的電腦已經是很快了,
雲端說穿了就差不多是類硬碟矩陣!!!...(恕刪)


認同你說的

所以......

軟體不及格羅????

那砍掉重練會比較快...
畢竟.....系統除錯..會更困難吧??!!除非是從頭到底都有參予
一笑天涯
紫衣劍少 wrote:
認同你說的所以......(恕刪)


看現況,能給pass嗎???

前後端都......悽慘!!!!

前端的困難解決,後端不會是問題......




omniyeh wrote:
與本樓題目無關...(恕刪)


我繳費還得3天後才能繳,而且還要記憶力超強我前3天去了哪裡?
個人猜想他是要讓你懶得去查,多扣款也不會被發現,然後2/10起在直營門市印明細要1張2元
讓你不想花這錢,多扣款也不會被發現

ill49 wrote:
看現況,能給pass嗎???

前後端都......悽慘!!!!

前端的困難解決,後端不會是問題......
...(恕刪)


要銅板嗎?????

有人知道.....前後端哪裡出狀況嗎???????

知道...應該好解決了

慘的是...掌權的搞不懂(技術部門)或不給搞(給錢部門)

哪知??@@?????


*****************
(唐朝分店開張日)

史提芬周:檯子要多窄有多窄,椅子要多擠有多擠不用太舒服,讓他們吃完就可以走啦,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要多大有多大,一杯汽水一下喝完就會再買第二杯囉。

你是新來的啊什麼事都要我教,聽懂了還不趕快到後面做事去!

********

一杯這麼..可愛的汽水

檯子要多窄有多窄,
椅子要多擠有多擠不用太舒服,
吸管要多粗有多粗,
冰要多大有多大

你可以告訴我
如何改成.....麝香貓咖啡
還能......跟客戶收費數萬元服務費?????

有杯子
有椅子
還有吸管
跟桌子

能用嗎?????最好杯子是夜光杯!!!




一笑天涯
ill49 wrote:
所謂資料量大,好像是指瞬間的流量,
如果是一般的大量資料,就是批次處理,
!...(恕刪)


不是 ! "資料數量" 與 "資料流量(或瞬間流量)" 是兩碼子事.

一般雲端計算所探討到的資料量都超過 TB/PB 級了. 先不管資料怎麼來的. 放在哪裡.

光這些巨量的資料, 還可能分散在不同處. 要能 real-time 立即撈出 exactly 你要查詢的資料, 可能就會牽涉到將工作切割, 分配到不同 Server 去計算, 資料庫存取, 結果合併, 才輸出結果.

而資料流量的問題則是指湧入大量的資料, 有可能超過你本來可以 "處理" 的能力. 這牽涉到動態資源分配議題.

應該聽過吧 ! 向 Google 發出一個搜尋, Google 將此任務分散到全球數千台以上的 Server 進行網路搜尋, 立即傳回搜尋結果. 這是巨量資料處理

全球很多人同時上 Facebook 打卡, 1 秒內瞬間流入無數筆資料, 這可不能批次搞吧. 這是流量.


ETC 系統, 雲端系統做得好, 你的車剛過個門架(管你設在主線還是交流道, it doesn't matter), 手機可立即收到短訊, 手機上網立即可查出明細(包括剛過的那個門架), 還可線上繳款, ...還可...大家自行想吧. 可以有許多想像空間, 都可以做. 不用更動硬體設備. 當然有些 sevice 該付錢, 不能叫人家白幹.

這樣知道三天後才有資料是怎麼回事了嗎 ? 搞不好真的是批次處裡, 我猜的.

那種區區要求要寄月帳單的小事, 在雲端內不過就是設定後按 schedule 寄 report 而已, 簡單的很. 不過郵差不在雲端範疇之內





ill49 wrote:
雲端說穿了就差不多是類硬碟矩陣...(恕刪)


No, 不要認為雲端只是 DropBox, SkyDrive, 或 Google 雲端硬碟

是一切的 resource (運算, 儲存, S/W, 服務...) 都在雲端.

包括某段時間, 你想做某件運算的工作, PC不必買 ,PC 機, DRAM, Storage 都是 "虛的" 浮在雲裡面, 不用買, 付租金, 用多少 Power 給多少錢, 像付電費, 自來水費一樣.

離題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