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全世界 各國針對eTag(微波技術)高速公路計程收費 有溢波情形的解決之道?

jerryred168 wrote:
結論:系統未受良好的測試就開放上路!政治凌駕專業死好!)


我印象中在開放計程收費之前,遠通的門架已經架好很久了,E-TAG也半拐半騙讓民眾安裝少說也將近百萬台。
這段期間就是遠通測試的時機,如果那時候有好好做事情的話,今天所發生的每個低級錯誤都不會產生

真不知道遠通在幹嘛!!混真兇~~


這等級的資料處理系統結構,都會讓任何一個在資訊軟體相關行業的人懷疑遠通是不是把學生的畢業專題直接拿來用!!??
現在這樣的亂象,真的讓人很清楚的看到遠通的專業度嚴重不足

講難聽點,我跟我以前公司的做商用軟體團隊來做這套系統也會比現在好上百倍!!
日系車主流的台灣,為何高速公路不去參考日本的做法,真是不懂?!設在交流道,有上有下,開了多少沒有爭議

平面道路被感應到,也沒差,因為有上沒下 or 有下沒上,上下兩種訊號對不起來不扣款,這不是很簡單嗎?

坐東京的電車時,進站刷卡是不扣款的,出站才扣 這應該不難懂吧

遠通啊遠通,你們真的有認真的去規劃過嗎?
以材料數量來算 設在主車道 如國含路肩至少4線道*2向=跨越8車道 而且跨距寬 鋼架要比較粗
設在出入口跨月1~2車道*4處=跨越4~8車道 其實算上材料跟施工難易度 成本根本沒差多少

而且我剛經過 國道5號宜蘭交流道 它的鋼架就設在入口處啊 真是自打嘴巴
多收錢就好了,誰管你溢波啊。
有人反應,就說是個案。扣回去就好了。沒反應的就是賺到。算是給送錢出去的一點補貼。
所謂細水長流,我們不僅要長流,還要改成大水管!
coopers0201 wrote:
設在交流道有人工跟電...(恕刪)


台灣的交流道大多沒甚麼腹地
這樣搞,應該上高速公路的匝道前還有下高速公路前的減速道會塞到爆炸

另外只設交流道會有個問題:
今天晚上八點從台北開到高雄半夜一點到,若費率是以時間點(假設00:00)作費率變換,
只知出發時間和到達時間,不知道00:00點車在哪裡,那麼此時以里程計費該如何計算折扣?
(假設晚上八點到零點是正常費率,零點後是折扣費率)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我搞不懂這個問題有什麼難解的,現在不是微波+車牌辨識嗎? 不然沒 etag 的,有 etag 但沒感應到的,eTag登記和車牌不符的,這些識別怎麼做到的??

只要微波+車牌辨識二者都有才判斷成立,你管它溢到那裡去.

溢到對向的會拍到車牌嗎? 溢到橋下的會拍到車牌嗎? eTag 放在貨車寄送被誤感應,拍到的車牌也不對啊,所以有這麼難嗎?


唯一的解釋是遠通系統能力不足,只能處理部份的車牌辨識,無法照單全收,所以真要反遠通,其實也不用退 eTag ,只要把 eTag 拿掉,讓它都用車牌辨識,很快他就會抖起來了,但我不建議啦.





kennyhuo wrote:
各國對於微波溢波的解決之道都是裝在交流道,降低彼此的干擾。

是台灣自作聰明,目前是騎虎難下了。...(恕刪)




台灣人最喜歡小聰明...





遠通更聰明..玩死自己...

‧°∴°☆﹒°☆﹒﹒‧°∴°﹒☆°∴°☆﹒﹒. °.﹒‧°∴°☆‧°∴°﹒☆ ☆°.﹒‧°∴°☆°
只要一討論到門架架設在交流道或國道上的優劣比較,總會有人提出交流道會塞車的觀點,這點我百思不解,都已經能高速通過門架為何還會塞車?又不是要停下來收費,就按正常速度開,怎會塞車?可否請高人指點一下?

Pandion wrote:
微波照到對向車道有什...(恕刪)


功率打太高無誤,朋友告訴我(朋友在RFID廠上班),車上所貼的ETAG直線距離有效讀距才10米,而且是用Alien 9800 plus 1w+ 9dBi天線,還要在空曠無干擾的情況下才有機會讀到,像是這樣子天線與橋下距離15米,而且還是非直線距離(訊號彈來彈去會衰減~溢波衰減的更嚴重吧!),微波還可以回覆訊號給天線?! 朋友嚴重懷疑遠通機器輸出功率應該是開到2w,經小弟上網查證遠通用的這款機器輸出功率也的確可以開到2w(朋友告知的網站"http://www.barcodesinc.com/sirit/identity-5204.htm"); 再者這麼大片的天線,Gain值也一定很高,經多方查訪及檔案搜索,終於找到這個天線的規格(檔案如連結” http://www.filedropper.com/sirit30degreeantenna”) ; 而根據台灣法規,應該是只能打到 2w/4w EIRP (室內或特殊場所最大峰值輸出功率1W,室外0.5W以下,若發射天線
增益大於6dBi,應依超過之dB數,等量降低峰值輸出功率.。 節錄自” http://www.gs1tw.org/twct/gs1w/pubfile/p10-30.pdf” 第28頁) ,(“http://rfid.ctu.edu.tw/8_lab/RFID_reference/1/RFID_GLOBAL.pdf”); 也就是說,若是遠通的機器是打1W輸出功率,配上現有的15dBi天線,其等效全向輻射功率= 31.62278W (EIRP),超出現有室內規範的8倍, 若是遠通的機器是打2W輸出功率,配上現有的15dBi天線,其等效全向輻射功率= 63.24555W (EIRP), 超出現有室內規範的16倍 , 就算機器功率只有0.5w, 其等效全向輻射功率= 15.811W (EIRP), 還是超出現有室內規範的4倍; 即便是將機器設定到最小輸出功率0.1W,在天線15dBi的情況下, 其等效全向輻射功率= 3.162W (EIRP), 還是超出現有室外規範近1倍, 但這是不可能的! 要是如此, 又怎麼能夠讀到非直線距離至少15米以上的溢波? 甚或還可以穿透車子讀到郵差車內信封袋尚未黏貼的ETAG? 更何況車用的ETAG有效讀距還不到10米?
Tigra6510 wrote:
只要一討論到門架架設...(恕刪)


因為有人提到非etag用戶
改用人工上交流道拿卡,下交流道付錢

所以就用這一套回復
----------------------------------------

其實以前換新車牌前就有研議過在新車牌加入RFID(直接直入或者是防偽第三車牌型式)
不過因為種種"大人的因素".....生出來的就現在的鳥車牌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